34. 第三十四章 。(1 / 2)

『三角函數值:殉葬製度止步明英宗, 是他唯一能拿出來誇的地方了。不論目的是什麼,但結果是做了好事。

123344:這畜生把除了朱祁鈺廢後汪氏之外的其他嬪妃都殉葬了,再跑出來講“用人殉葬, 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 後世子孫勿複為之”。①

朱祁鎮有臉講不忍人死?冤死在他手上的人還少嗎?要是真有地獄,他妥妥就是進八十一層地獄。不要謝我, 多出來的六十三層地獄, 是我出紙錢給他加蓋的。

(回複999+)

△:咕咕閒聊[up主]:視頻裡忘說一段,在這裡補充說明。

提起朱祁鎮, 是從正統十四年的曆法詭異變動說起。直到正統年間才將《大統曆》的標準時間從南京值改成北京值, 因為北京被定為京城的決策出現了反複。

朱棣想要守邊定都北京, 永樂十九年完成遷都。把北平的稱呼從行在改為京師, 但朱高熾更傾向於南京作為首都。

理由主要是從經濟方麵考量, 比起北京要麵對北方勢力不斷擾邊, 當時南京顯然在文化經濟上發展更繁榮。

洪熙元年三月,朱高熾提出遷都南京,把北京變回行在。五月,他突然病逝, 再遷都就擱置了下來。②

朱瞻基繼位不改父製, 依舊稱呼北京行在卻沒有遷回南京,南京就是名義上的首都。

朱祁鎮繼位, 正統六年親政。同年對於皇宮幾大殿的加蓋完成, 這才正式定都北京。

那幾十年裡,不僅皇帝們的想法不一,官員們也是意見不統一。

晝夜標準時的測量需要配套大型天文儀器設備,再去進行一係列複雜計算。

朱祁鎮繼位時, 北京沒正式的觀象台,欽天監的正式辦公地點也沒定下來。

正統二年,朝臣提議鑄造天文儀器。正統四年開始造,但造成後又沒法正常使用。

正統十二年,彭正清提議造銅儀等來搞檢測。正統十四年,欽天監才有能力獲得晝夜標準時的精準數據,這才有了在土木堡之戰發生前改南京值為北京值。

後來,朱祁鈺繼位後很快把數值修改回去。

理由很簡單,曆法變而國運變是傳統思想。土木堡之變的發生與曆法變聯係在一起,改回南京值仿佛能讓大明回到從前使用南京標準時的國運興盛模樣。

然而,決定王朝興衰的關鍵絕不可能是“不問蒼生問鬼神”。

研究天文的目的,比起為占卜運勢,將它運用到水文、農耕、自然災害預防等等方麵才更重要。

明朝對發展天文學的態度側麵反映出這個王朝的底色。

朱元璋本人確實注重學習天文知識,但作為王朝的開創者,他身上找不到求變求新的勇氣與意識。

在他劃定的規矩下,欽天監在發展之初就走偏。簡化計算過程,搞出了一套詳細數據以供查詢。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是把九九乘法表應數字都記下來,但不知道公式。

是對初學者有利,能夠快速記憶。可人都是有惰性的,能夠按圖索驥交差,沒有考核要求,誰會去深入研究計算原理。

幾代人之後,計算原理的知識傳承斷層,出現倒退現象。明朝欽天監不如宋元時期,更不提有進一步的認知與發展。

時至正德年間,欽天監不懂曆法計算過程的官員比比皆是。由此說來,明末出現曆法危機其實不足為奇。③

危機,又豈止是隻出現在曆法編撰上。(End)

這瓜保熟不:朱元璋就是標準封建大家長,把什麼規矩都給框死了。但凡他做的安排都是好的,天下都要聽他的。

從他那本《皇明祖訓》能看出來,活著把後輩的名字都給排好了,到頭來有個X用!藩王大占土地不納賦稅,可不就是以此祖訓為尚方寶劍。民不聊生,不反才怪。

抽獎的分子:我其實不懂,就算從迷信的角度思考,日食月食彗星流星意味不祥,咋不想想殉葬對氣運的影響。

把一批活人給殺了陪葬,這些人難道會對他感恩戴德?就該是怨氣衝天,變成厲鬼日日夜夜詛咒朱明快點亡國。

如果要朱元璋給彆人陪葬,他能不怨恨?

彆的皇帝能強辯沒換位思考的基礎,無法想象底層有多苦,但朱元璋底層出身,他是懂的,做了皇帝徹底拋棄百姓了。

殉葬廢了那麼多年,他以皇帝的身份重啟。上行下效,那些怨氣衝天也能把朱家給淹了。千秋萬代,夢裡也沒有。PS審核彆刪評,我沒傳播迷信,就是舉例子做假設。

(回複100+)

△快去上分:我話就放在這裡了,你說是時代局限性也好,朱元璋就是沒那個能力,一輩子小農思想。

這不是思想被禁錮,是壓根沒改變的種子落下能開花結果。何談搞出工業革命,以自然科學的發展帶去生產力進步。

我的精神還正常:樓上也不必如此絕對,萬一呢?你怎麼知道絕對不存在平行時空?曆史直播曾經火過,說不定就有一個老朱在窺屏呢?

你吃了嗎:替古人操心能改變啥?不如想想今天的奶茶喝哪種口味。

(回複100+)

……』

水鏡評論區到此結束,然後冒出來一段話。

【兌換反複觀影的新活動火熱進行中,請將參與活動的書籍放到鏡麵前。

把有字跡的頁麵朝向鏡子,請勿遺漏書頁。開啟上傳口令“876號啟動”,結束上傳口令“上傳完畢”。

倒計時一分鐘,倒計時結束時,不做選擇則視作自動放棄。60、59……】

朱元璋與朱棣沒有立刻動,僵直地站在原地,雙目茫然地看著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