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第五十三章 。(1 / 2)

毫無頭緒的任務, 當把腦袋給押上了,不想做也得乾勁十足地去做。

徐福帶上那根簡略記載“豆腐”外貌的竹片,不敢休息片刻, 猶如奔赴刑場般去往鹹陽城的方士聚集地。

隨他同去的還有傳旨侍從, 傳達始嬴政的口諭。

命令二十三位給始皇帝打工的方士, 暫且聽從徐福的調度。

口諭的措辭並不強硬,話裡話外似乎儘顯始皇帝的仁慈。

大致內容,朕不再勞民傷財煉不死仙藥,但也不忍你們這群方士失業後去采石場做苦力。

朕從善如流,接納了徐福提議, 換個方士的使用方法。

爾等不再煉仙丹,改為煉出大眾食品, 造福天下。這對諸位而言必是輕鬆許多, 你們連不死藥也能有各種思路,區區日常食品必是不在話下。

本次先煉出「豆腐」, 由徐福自薦帶隊。四天之內,務必拿出看得到的成果。

願諸位齊心協力, 功成之後, 必有賞賜, 名垂青史亦不是問題。

隨著聖諭發出,徐福感覺到芒刺在背。

仿佛這等坑人提議是他妖言惑上,攛掇始皇帝做的決定。

方士們一致向徐福投去想群毆他的眼神,所有人都不認為不研究仙丹而換個研究方向有多值得慶祝。

尤其聖諭裡那句“去采石場做苦力”, 這才不是擔憂他們失業後的慘狀, 而是威脅他們撂挑子不乾的話就要被懲罰。是吧?這一定是威脅吧!

冤!

徐福心底狂喊,但不敢也不想表現出來被嬴政坑了的事實。

自己被始皇帝扣在鹹陽還債,研發各種新品已成為定局。

此種情況下, 必是要爭取一個最有利的身份地位。難道他會傻傻地放著管人的官員不做,而自願聽命於其他方士?

名與利,他終究是逃不出這些誘惑。

第一關就是攻破「豆腐」難題。

竹片記錄,“豆腐以豆漿製成。色白如玉,凝如羊脂,入口易嚼”。

豆漿是液體,豆腐不似堅硬固體,而是軟乎乎的凝膠物體?

徐福按照自己的理解,解讀著竹片對於豆腐的描述。其上,隻字不提豆腐具體製作方式,他隻能死馬當活馬醫般去煉製。

煉丹一道卻是有基本法的。

對不同礦石,區彆其陰陽屬性。

比如黃金是太陽之氣所化的日之精;丹砂有著離火之氣而色澤鮮紅,因為它多生於南方。

再看屬於陰的硝石,多在湖水邊或陰暗的角落被發掘出來,所以常規認知它積藏於凝霜之地。

水銀,從丹砂中煉化而出,呈現銀白液態。其屬性是陽生陰氣,是以能保證屍體不腐爛。

從這些列舉例子可見,當計劃煉製某種丹藥,根據構想中丹藥的陰陽屬性不同,而投入不同陰陽比例的原材料。

方士們將煉丹法化用到豆腐製作上。目標產物“豆腐”,它是哪種屬性呢?

一群人對此看法不同。

大豆偏陽,但食材通過不同的烹飪方式可以改變其固有屬性。

恰如丹砂屬陽,以火萃取出水銀反而歸陰。

將液體豆漿變成凝脂狀的豆腐,這種變化過程是由陰轉陽,還是由陽化陰?

包括徐福在內,二十四位方士都沒把時間浪費在理論爭辯上。

並非不想辯個究竟,是沒有時間口頭爭吵。不足四天的任務期限,沒功夫達成統一意見。

反正各有煉藥室,豆漿與煉丹藥材也是準備充足,那就各自實驗,朝著自認為正確的方向煉豆腐。

各行其法之前,徐福幽幽地補充幾句。

“諸位,容某提醒。豆腐將被端上日常餐桌,吾等必須親自多次驗證其口感。過於奇特的口味,必然是要不得的。”

方士們聽了,都是麵色一沉。

這話講的不僅是豆腐口感好壞,更是在提醒他們煉製豆腐需注意的潛規則。

不是每一條豆腐煉製標準都會寫在聖旨上。

徐福的腦子轉得夠快,讀出了始皇帝的未儘之語。四天後交差,豆腐要滿足幾條標準。

往日煉丹,丹藥求的是物以稀為貴,不可能像粟米那般天天吃。

豆腐卻不同,製作它的最初目標就是讓它能夠隔三差五地出現在大眾餐桌上。

由此有了沒說的潛規則:

一、煉製豆腐要考慮到原材料不能昂貴;二、要注意煉製過程裡的取材毒性劑量問題。

豆漿加了一種或幾種材料變成豆腐,必是要無毒的才行。

誰試毒?

首當其衝就是豆腐製作者。

在場的方士們有一個算一個,都不可能逃出試毒名單。有彆於丹藥,試毒豆腐時很可能按照一日五頓喂食。

因此,煉製時不可一味求快,小心死在自己製造出來的吃食上。

眾人心情沉重地進入煉藥房,開始了通宵熬夜趕工模式。

鹹陽宮內。

嬴政下發煉製豆腐任務,將注意力放到成立西域使團上。

西行使團主要肩負三個大任務:

探查地形地貌、各處風土民俗,采購當地農作物,以及與本地勢力進行溝通交流。

遺憾是張騫生活在數十年之後,現在不可能尋得他去鑿空西域,需另外組織人馬出行。

西行隊伍務必要堅定不移地心向大秦,更有百折不撓的堅定意誌,且有難以活著回到鹹陽的覺悟。

初步計劃,先派出一百人,包括具備各項技能的外交使者、護衛與隨行雜工等。

三個多月前,扶蘇、蒙毅、李斯與趙高觀被特彆傳召,觀看了秦二世而亡的那集水鏡故事。

趙高很快被處死。李斯在禁足兩個月後,主動抓住了修改秦律的戴罪立功機會,官複原職。

嬴政又與蒙毅進行了一場懇談。表達了對他足夠多的信任,令其官拜上卿,繼續處理政務文事。

對於蒙毅是否向兄長蒙恬透露水鏡的存在,特許其“酌情考量”。該怎麼說,透露多少內情,就看蒙毅的說話藝術了。

蒙恬與蒙毅兄弟,一武一文。

嬴政早就有計劃,將曆史脈絡內幕少許透露於蒙氏兄弟知情。

有時候,隻有成為了內幕知情人,才能生出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才會更加忠心耿耿,才能激發出更多工作潛力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