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讀到這則評論,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做死去的記憶在攻擊他。
黑曆史絕不再提,專注眼前的問題。
剛剛看視頻時就有疑惑,咕咕說“倭鉛”冶煉技術是在明朝中期得以實現,那時竟有凶猛倭寇擾邊?
倭寇指的不僅是日本海盜嗎?
朱元璋知道元朝時期倭寇侵犯高麗。洪武初期,倭寇也頻頻侵擾大明沿海邊境。
當時,大明初建,北麵有元軍殘部、東南有其他勢力殘部等問題尚未肅清。對於倭寇來襲,他曾經想與日本政府聯手打擊,幾次主動派出了使團。
豈料前兩次出使,使團成員大多殞命東瀛。
第一次是洪武元年,使團在日本五島附近被賊子截殺。
所攜帶的明朝建國文書自是沒了蹤影。日方沒有就此給出任何反應,沒有主動表示要捉拿凶手。
很快,大明第二次派遣使者,向日方傳遞三則消息。
其一,大明建國,日方應來朝貢;其二,通告倭寇危害大明邊境,日方理應采取嚴厲措施取締倭寇;其三,如果日方不作為,大明則會出兵討伐。
這段文書的內容很過分嗎?
朱元璋毫不認為哪裡有錯,讓日本來朝貢是給它臉了。
日方政府主動討伐日本海盜,是它該做的事。
如果仍有倭寇危害到大明邊境安全,大明選擇反擊打回去,甚至把不作為的日本掌權者給一鍋端了,一點毛病都沒有。
不料日本的懷良親王斬殺了五位大明使者,把其餘使團成員扣押三個多月。
這一舉動把朱元璋氣得火冒三丈。
如果不是明初朝局未定在多麵作戰,他真想要渡海把懷良親王給宰了。
第三次,洪武三年大明再派出使團進入東瀛。
這一次終是達成合作的基礎。洪武四年,懷良親王派使臣來大明,奉表箋向大明稱臣,依製納貢。
然而,朱元璋沒能高興起來。
那會他才終於理清了東瀛混亂的內鬥局麵,原來懷良親王不是正統意義上的日本國王。
元末明初,東瀛處於南北朝期間,戰亂不斷。
懷良親王之所以轉變對大明的改變,是因短短幾年東瀛的內部格局發生巨大改變。懷良親王的勢力大不如前,才會向大明稱臣,都是妥協之舉。
明朝當然不願認可這樣的懷良王。
再派使者去東瀛,想與日本的正統掌權者建立外交關係。
兩國之間卻未因此步入穩定往來狀態。
由於東瀛內鬥不休,割據勢力不臣服於天皇。
那些地方勢力抵達大明後,朱元璋拒絕承認其合法性,不與進行朝貢貿易。
洪武十四年,懷良親王竟是厚著臉皮也派來使者,但被大明拒之門外。
此子以前犯下殺害大明使臣的舊賬,怎麼可能給他好臉色。懷良親王對於過去的錯誤毫無悔意,還在回信中頻頻挑釁。
朱元璋早就受夠了東瀛的反複無常,在意識到日本內鬥不止沒能力處理倭寇後,他就改變了對於倭寇的處置策略。
實施海禁,令部分沿海居民內遷。製造無人地帶,不讓倭寇一靠近沿海就能搶掠財物。同時增加大明的海防力量,巡視海上對抗倭寇。
其實,這樣做仍有令人不悅之處,沒有對東瀛本土加以強力回擊。
偏偏礙於元朝的前車之鑒,蒙古兩次東征日本失敗了,皆因海上氣候環境多變。
朱元璋不願讓大明重蹈覆轍,索性有了徹底與日本斷絕往來的想法。
隨著胡惟庸、林賢等案爆發。查到其有私通倭寇之嫌,借此徹底斷了與東瀛的外交,把它逐出了朝貢體係。
時至今日,與東瀛斷絕往來已有七年多。而在大明海防的提升後,倭寇擾邊已是少有發生。
朱元璋盯著水鏡。明朝中期,倭寇又卷土重來了嗎?具體啥情況?這種不是釣魚的評論,而開門見山地提問,真的會有人回答嗎?
往下看,憋屈的事來了!
此前,他用儘心機卻釣魚不得。
今天,「為賦新詞吃豬蹄」直接問,居然得到了一段詳細回評。
朱元璋深呼吸。
不氣,不氣,不和後世人一般見識。他還能怎麼辦,當然是認真看下去,學習新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