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給妃母請安。”
十四福晉對德妃福了福身, 姿態十分恭敬。
德妃叫了起,對十四福晉德妃的態度算得上不錯,叫人賜了座, 又問道:“十四最近怎麼樣?”
“他啊,什麼都好,就是最近忙,有心想乾出些業績出來。”十四福晉落座後, 一臉無奈地說道:“兒媳也不是沒勸說過阿哥,可阿哥說他比不上哥哥們當初有機會立軍功,而今想為子孫後代掙個前程,隻能靠自己努力, 好讓皇上封個貝子貝勒,子孫後代將來也有爵位可襲。”
“十四就是懂事。”德妃深感欣慰,她道:“我這兒前陣子得了些蟲草,我不喝這些, 等會兒你拿了去隔三差五給十四頓頓補湯,彆叫他傷了身體。”
“這這麼好,兒媳聽說蟲草難得, 這些補品妃母您還是留著吧。”十四福晉推拒道, “我們爺還經常說要給您找些補品,隻可惜現在好人參不好找。”
聽到兒子這麼孝順, 德妃心裡越發熨帖。
這幾年四阿哥越發受重用,宮裡頭常常有人笑話她偏心眼,丟了西瓜撿芝麻, 現成有本事的雍親王不疼,卻去疼吊兒郎當不當事的十四阿哥。
德妃聽在耳朵裡,惱在心裡。
“你們有心了, 讓他不必,我在宮裡什麼也不缺,隻盼著他辦好差事就好。”
“您不缺是您的事,我們爺孝順兒媳卻是攔不住。”
十四福晉嘴甜地奉承道。
跟德妃婆媳多年,她要是還按不準德妃的脈,那她就白活了這麼多年了。
要是她真順著德妃的話說,德妃當然不會惱十四阿哥,可卻會覺得她這個兒媳婦不孝順。
果然,德妃臉上笑意真切了幾分。
十四福晉見狀,這才說起正事,“說起來,我們爺最近還有件發愁的事。”
“什麼事?可是錢財不湊手?”
德妃關心地問道:“我宮裡倒是還有幾千兩銀子,要是他用得著,等會兒就叫人拿出來給你帶去。”
宮裡規例,妃子每年宮份也有三百兩白銀,這三百兩白銀相當於零用錢了,畢竟妃嬪在宮內的日常都有內務府供給,德妃以前得寵過些年份,得到賞賜也不少,再加上烏雅氏的孝敬,根本不缺錢。
十四福晉笑道:“哪裡是錢的事,是八貝子的事,您也知道,八貝子跟我們爺感情好,八貝子最近被皇上冷落,我們爺心裡也替他發愁。兒媳也沒什麼本事,想不出主意替我們爺分憂解難。”
十四福晉話說到這裡,就識趣地沒往下說了。
德妃什麼人物,這等言外之意都聽不出來就太小瞧她了。
她臉上浮現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陳姑姑見狀,笑著說道:“福晉,您嘗嘗柿餅吧,今年的柿餅可甜了。”
德妃思考片刻,才道:“過幾日皇上就要去暢春園,太後娘娘卻是留在宮裡,皇上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後娘娘的身體。”
聰明人說話都不必說得太明白。
十四福晉一下就明白德妃的意思了,她笑著道:“可不是,宮裡宮外都說皇上是孝子,要兒媳說,我們爺的孝順就是學了皇上。”
德妃臉上露出笑容,卻沒多說什麼。
隔了幾日後。
康熙臨走前去給太後請安,正好碰上德妃帶了燕窩人參來看太後。
康熙掃了一眼,點頭:“你有心了。”
德妃受寵若驚,忙起身回話:“臣妾並不敢居功,這些倒不是臣妾的,臣妾在宮裡哪裡有本事弄到這些,是八貝子聽說太後身子不舒坦,特地尋來托臣妾獻給太後娘娘的。”
“八阿哥是個好孩子。”
太後到了這個年紀,也懶得想太多,除了護著五阿哥一家,旁人她是懶得管,對於八阿哥的討好也不過是誇了這麼一句。
“咱們皇家的孩子都是好的。”康熙見嬤嬤端了藥碗過來,親自接過給太後喂藥,“您老人家可得好好保重,藥再苦也得吃,那些個燕窩人參讓太醫看看,要是合適就做成補品。”
“哎,哀家這些都知道,您可念叨好幾回了。”太後無奈道:“哀家這把年紀了,又不是小孩,還能耍脾氣不成?”
宜妃在旁逗趣道:“您不是小孩,可臣妾看來,您的脾氣跟老五那兩個孩子是一模一樣,都一樣愛吃甜不愛吃苦,老五媳婦前兒個還跟臣妾抱怨說兩個孩子每回吃藥都難纏,臣妾看,這是隨您了。”
太後等人不禁莞爾。
康熙笑道:“讓你伺候太後,你倒是拿太後來打趣了。”
宜妃道:“這不正是因為太後慈愛,才把臣妾慣得這麼無法無天。”
太後忍不住笑,喝了幾口藥,拿帕子拭了下唇角,精神也比剛才好多了,“哀家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成了,哀家以後老實不折騰,給孩子做個榜樣。”
康熙這才放心。
他最怕的無非是太後不吃藥,也不肯好好用膳,太後脾氣素來寬和,可麻煩的就是她愛吃肉不愛吃菜,愛吃甜不愛吃苦,身體沒事的時候還好,這身體不舒坦的時候就麻煩重重。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腸胃不好,甜的葷的吃多了不消化,對身體更加是百害而無一利。
德妃在旁邊坐著,見皇上跟宜妃等人和睦的這一幕,手中帕子早已攥緊。
偏偏康熙這時候又想起一事,“朕記得老四府上的耿氏很擅長做美食。”
宜妃怔了怔,下意識看向德妃。
德妃回過神,露出個慈愛的笑容:“是啊,耿氏是喜歡琢磨這些,她那孩子就喜歡琢磨怎麼做好吃的來掙錢,倒是有掙錢的本事。”
宜妃眼裡掠過一絲了然。
看來德妃這是厭惡耿氏到了極點,當著皇上的麵都這麼上眼藥呢。
喜歡掙錢可不是什麼好名聲,不然九阿哥怎麼被人笑話的,不正是因為時人覺得這些是小道嗎?
康熙不以為意,“那就讓她多進來陪陪太後,也跟太醫商量看看太後適合吃什麼,份例從朕那裡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