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1 / 2)

醫漢 春溪笛曉 5384 字 5個月前

唐代人對昭陵都有著深厚感情,這一點是為人至孝的高宗皇帝李治起的頭。

李治在位時一旦在戰事上取勝,就會把獻俘儀式安排在昭陵舉辦,好叫李世民在泉下也能看到大唐正在開疆拓土。

由於李治對昭陵的看重,時人一旦有什麼冤屈就愛去哭昭陵。

都冒天下之大不韙跑老李家祖宗的墳頭哭了,冤屈能不大嗎?有關部門都得火急火燎地介入處理,生怕慢了一步自己要人頭落地。

要知道此前有人隻是誤砍了昭陵幾棵樹,就差點被李治給砍了頭。還是狄仁傑極力勸阻之下,李治才勉為其難地把犯錯官吏流放去嶺南自生自滅。

興許是由於李治這份看重,又或者是昭陵的“昭”字天然帶著幾分鼓舞人心的力量,反正哭昭陵這個活動一直到宋朝都很有幾分神聖色彩。

杜甫這個大唐人也不例外,所在的環境越是黑暗,人們就越是愛回憶明主所在的時代。

所以杜甫每次路過昭陵都要寫詩遙遙吹捧一下李世民這位貞觀雄主,深深懷念李世民“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的風姿。

眼下杜甫雖還沒有遭逢巨變,卻已經深刻地感受到風雨到來前的昏暗。

對於天上掉下個文武大聖皇帝這種事,杜甫雖還沒有完全消化完畢,卻也莫名地激動起來了。

杜甫已經從李時珍那兒得知大唐即將迎來為期八年的動亂,此時見了年輕的李世民,眼睛裡不由滿含熱淚,和他說起天寶年間的種種變故。

如今的皇帝李隆基,開元年間也是個英明神武的帝王,可惜到了天寶年間就徹底變了樣。

後宮那點破事不提也罷,主要是他怕自己人心眼多,所以信任胡人將領,信任到什麼程度呢,他把範陽、平盧、河東三鎮全劃分給胡將安祿山了。

今年這個安祿山還上書跟朝廷討要個通管全國馬匹的差使,朝廷還同意了。

也就是說一個胡將不僅兼任三鎮節度使,還擁有調度戰馬的權限,要人有人,要馬有馬,要地有地,你說他不反,誰相信?

李隆基還真相信了。

連背靠楊貴妃的國相楊國忠都動搖不了李隆基對他的信任。

當然,這楊國忠沒好到哪裡去就是了。天寶年間朝廷之所以滿堂昏昏,也有他貢獻的一份力量。

他們這些人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可惜沒有權限在禦前建言,哪怕湊在一起日罵夜罵也沒法罵出什麼結果來。他們上達天聽的路,早就已經斷了啊!

據傳就是李隆基跑開了頭,以後大唐的皇帝遇到強敵就跑,他們的都城長安被胡將叛軍之流進進出出許多回。

怎麼能不叫人痛心!

連杜甫尚且心痛不已,李世民就更不用說了。

早在武德七年朝廷就在討論這件事:長安太危險了,北邊的人隨時會打過來,不如我們遷都吧!

所有人都讚同這個想法,誰都不想直麵驍勇善戰的草原民族,總擔心突厥人隨

時會打過來。

唯有李世民堅決反對遷都,他向李淵表示霍去病隻是漢廷的將帥而已,尚且還曾立誌要消滅匈奴,我這個秦王卻讓您生出想要遷都的憂慮,實在是我的責任,不如放我出去剁了那個頡利。一兩年內我拿不到他的首級,你們再討論遷都也不遲!

?本作者春溪笛曉提醒您最全的《醫漢》儘在[],域名[(

父子倆為此大吵了一架,最後李淵打消了遷都的想法,但沒放李世民去打突厥。

可以說要是李世民不堅持,長安興許就被當時還算是才剛建立沒幾年、瞧著還是個草台班子的朝廷給放火燒了。

因為當時有人建議李淵說:“突厥之所以打過來就是因為我們的府藏子女在長安,我們要是遷都去彆的地方、把長安一把火給燒了,他們不就不來了嗎?”

這人敢建議,李淵還真敢聽,二話不說派出宇文士及去考察秦嶺以南有沒有適合遷都的地方。

長安可是李世民親自保下來的國都啊,得知它後來被各路人馬來回糟蹋,李世民怎麼能不震怒。

……可震怒也沒什麼用。

李世民苦笑道:“目前我的處境也是內外交困。”

他昨日赴了場鴻門宴,喝到了來自自家兄弟的毒酒,他們的父親李淵得知後隻對他那位兄長說了句“秦王素不能飲,更勿夜聚”,還說不想見他們兄弟不和準備安排他去洛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