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楊國忠就曾力邀安祿山一起誣陷李林甫造反,一生好學的安祿山受邀參與了那麼一場誣告,感覺獲益良多。眼看楊國忠都跟李隆基說他要造反了,安祿山麻溜回去加快了招兵買馬的腳步,有樣學樣地打著清君側的旗號於天寶十四載起兵。
短短半年,潼關就被攻陷了,李隆基隻得匆匆拋下長安西逃。
李隆基聽得緊皺眉頭,不太相信地說道:“長安怎麼可能隻能守半年?哪怕安祿山反了,軍中還有高仙芝他們在,難道他們全都反了嗎?”
霍善看了李隆基一眼,在蘇軾場外支援新舊唐書的內容的協助下給李隆基講起他應對安史之亂的高超戰術:他聽信讒言把我方兩員大將給斬了。
一個是他自己說的高仙芝,一個是軍中另一員大將封常清。
霍善還把封常清死前那封血淚寫成的“即為屍諫之臣,死作聖朝之鬼”表文以及高仙芝死前的哀歎念給李隆基聽。
一直到臨刑之前,封常清都想把前線的情況整理出來上報朝廷。
可惜朝廷不想聽,還說他們誇大叛軍的實力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唉,自斬前線大將這種事,一般人可做不出來!
李隆基:“………”
雖然很離譜,但聽起來怎麼很像是自己會做的事。
霍善繼續給李隆基細講他接下來的操作。
雖然失了兩員大將,但兵還是在的。
至少在第二年他還集合了二十萬兵馬拱衛長安。這麼多兵馬聽起來完全可以高枕無憂對吧?
李隆基也這麼想的,於是李隆基就派人……把中風後病家中的哥舒翰抬上了前線。哥舒翰,這二十萬兵馬就交給你了,你給我率兵衝出潼關打跑安祿山!
哥舒翰都中風了,還能怎麼辦,隻能讓底下的人協助處理軍務。
了解完前線情況以後哥舒翰一再表示安祿山狡詐善兵,此時不宜出關,李隆基卻不管專業人士的發言,催促哥舒翰趕緊上。
朕不要你覺得,朕要你馬上把安祿山打跑!
哥舒翰無法,隻得強行帶著毫無士氣的二十萬兵馬出關去。
結果就是二十萬兵馬玩剩八千,哥舒翰也因此而被俘虜。
沒錯,短短半年,你就親手送走了大唐三員大將以及二十萬兵馬!
戰績之輝煌遠勝於安祿山!
這長安還怎麼守?
守不了咯!
隻能逃跑!
區區長安,不要也罷!
李隆基:“……………”
霍善繼續給李隆基介紹起他兒子李亨在安史之亂中的傑出戰績。
本來安祿山很快就被他兒子殺死奪位,為什麼還有後麵四五年的禍亂呢?
因為李亨趁亂登基以後忙碌得很,又要對付自家兄弟,又要清理朝堂,還要把控軍隊。
在朝堂上,他把曾經跟著李隆基入蜀的朝臣全部清算了一遍(杜甫就是因為極力給引薦他入朝的老上司房琯求情才被貶出長安的)。
在軍事上,他怕有人擁兵自重,特意把主帥給撤了。彆人都說戰術這種事“運用之妙在於一心”,他不一樣,他讓每支兵馬都有自己的心,彼此之間相互牽製、相互製衡,多聰明的辦法對吧!
這就導致哪怕湊了好幾十萬兵馬也沒法迅速平叛。
沒有正確的指揮,人再多也隻是一盤散沙。
我要是上了,友軍背後襲擊我怎麼辦?
還是讓傻子先上吧!
這種情況下可不就磨蹭了好幾年才徹底平息這場禍亂嗎?
李隆基父子倆當真是安史之亂持續足足七八年的大功臣,立下的功勞簡直不分伯仲!
不愧是親父子呀!
杜甫:“……”
李持盈:“……”
楊貴妃:“……”
完了,她們今天不會走不出這龍池殿了吧?
霍善講得有點累了,又吃了片西瓜潤了潤嗓子,才繼續給李隆基講起安史之亂的尾聲。
還得是李隆基和李亨在同一年先後病故,才由皇孫李豫上位結束這場動亂。可惜李豫接手的大唐已經是個巨大的爛攤子,政治、經濟、軍事都處於癱瘓狀態。
天下破破爛爛,代宗縫縫補補。
彆看代宗這名頭聽著不像什麼好詞兒,實際上後世給他選的廟號是“世宗”,是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才取“世代”之意改為代宗。
人在做,後人在看,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