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5 章(1 / 2)

醫漢 春溪笛曉 9921 字 5個月前

這次診金結算,霍善照例先看獎池新增了什麼,定睛一瞅,他赫然發現獎品欄多出個【泛舟高手】。

懷揣著滿心好奇,霍善打開這個一次性技能道具的介紹。

原來這技能是由李淵貢獻的,在玄武門事變發生的時候,李淵正在湖上泛舟。等到玄武門那邊殺得差不多了,他才讓人把船靠岸,問身穿甲衣、手執兵器、滿身殺戮氣息的尉遲敬德:“今天是誰在作亂?你怎麼跑來這裡?”

據傳這是李淵覺得手心手背都是肉,聽到殺聲震天都沒有回岸邊,準備等幾個兒子殺出結果來再做打算。這不,張口就問“今天是誰在作亂”,顯然是把解釋權交給了拿著武器殺到他麵前的人!

所以這個一次性技能道具的效果是這樣的:假如你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大可以用用它去泛泛舟。等到一個時辰的泛舟時間結束,一切興許就有了結果!(注:該結果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如不能接受切記要慎用。)

霍善:?????

不愧是你,總是出些啥用沒有的技能道具。

“還是看看新商品吧。”霍善嘀咕了一聲,打開了商城,隻見上頭出現的是一把琵琶。

還有提示說假如一口氣買十把的話可以獲得隨機曲譜一本!

霍善一邊暗自腹誹哪個傻子會一口氣買十把這玩意,一邊把購買數目選到最大。

很快地,他獲得了十把琵琶,以及一本《段師琵琶曲譜》。

這位段師的相關記載出自《樂府雜錄》,講的是有次大唐長安遭遇大旱,皇帝下詔讓兩市奏樂祈雨。天門街上的百姓特彆好勝,奏著奏著雙方開始以樂曲比鬥。

先是東街蓋了處高高的彩樓,請來當時公認的琵琶第一人康昆侖登樓奏樂。康昆侖亦是自負盛名,並沒有推辭,上樓就彈起了自己新編曲的《綠腰》。

大家都認為西街那邊必然要輸了,結果隻見一妙齡女郎抱著琵琶登上對麵的高樓,笑著說:“我也彈一曲《綠腰》吧,但是會把這首曲子移入楓香調中。”

眾人聽不懂什麼是楓香調,可這種事都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女郎”抬手一下撥便有風雷之聲,聽得滿街百姓如癡如醉。

瞧瞧這弱質女流,彈起琵琶來居然比康昆侖這個西域漢子更有氣勢!

投她!

必須投她!

事實上這一曲折服的不僅是聽眾,連康昆侖這個當事人都大為歎服,當場顧不得什麼東街西街的勝負了,一話不說跑過去表示想拜對方為師。

對方聞言微微一笑,回去換了身衣服出來。

大夥這才知道原來這“女郎”居然頂著個鋥亮鋥亮的光頭。原來他乃是莊嚴寺的僧人,法號善本,俗姓為段,江湖人稱“段師”。

西街的商賈跟風築樓時被東街那邊嘲諷必輸無疑,咬咬牙下了血本去請段師出馬!

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是有錢能讓和尚當女裝大佬和人鬥琵琶!

霍善看得大為震撼。

不愧是大唐人,連祈雨都能這般熱鬨。

霍善麻溜抱著個大大的琵琶去找李長生。

一見到人,他張嘴就來:“師父,我想看鬥樂!”

李長生:?

霍善把琵琶拿給李長生看,還學著李淵那樣抱著它瞎彈了一段。

他記性好,又愛了解新鮮事物,李淵彈的時候他看得目不轉睛,所以他隻是看李淵彈了一遍,自己便能學個七七八八。

就他這本領,哪怕不學醫也絕對是天賦異稟。

在漢代琵琶還不算太流行,據傳是遊牧民族比較愛抱著它在馬上彈,而且樣式也和後世不太一樣,還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漸漸發展成後世熟知的模樣。

比起需要很好的臂力才能扛起來的琴瑟,琵琶的重量還是比較友好的,抱著到處彈給人聽都沒有問題。

李長生聽了霍善的彈奏,又聽他仔細講了康昆侖與段善本鬥琵琶之事,笑了笑,無奈地說道:“我們這裡都還沒有會彈琵琶的人,如何比得起來?”

霍善道:“人家也不僅是比琵琶的,也比彆的樂器。”

李長生道:“既然你有興趣,那便給江夏樂師弄個月旦評。說不準等你把這月旦評辦起來了,連周圍各郡的樂師都要來湊熱鬨。”

至於月旦評本來是做什麼的,那根本不重要。

反正都已經被霍善編排進戲文裡去了,挪過來搞鬥樂大會也問題不大。

霍善聽後兩眼一亮,正準備樂滋滋地去找霍光問能不能安排此事,又想起自己剛得了枚新印璽。於是他又倒了回來,一手抱著琵琶,一手摸出李世民塞給他的新印璽,邊跟李長生說明情況邊強調不是他索要的。

是李世民非要給他的哦!

李世民還讓他帶醫學生去巡療!

他覺得他們江夏郡的醫學生都已經學了這麼多年,也可以巡療起來了。

李長生:“……”

知道了,這李世民也是個不靠譜的。

既然人家都給了,李長生也沒有非讓霍善還回去,隻是心裡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感覺還會有人給霍善塞醫官印。

畢竟給個醫官對許多人來說還真不是什麼高官厚祿,除了對醫術有要求以外彆的都挺隨意,曆朝曆代不少民間醫家都曾因為給達官貴人治了病而一躍成為禦醫。

霍善又把李世民提議多朝聯合開發新技術的事講給李長生聽。

李長生在江夏郡這邊主要管著墨家諸事,這些年來墨學院也招收了不少新鮮血液。隻是霍善每次跑出去溜達一圈就繪聲繪色講起各方見聞(並提出自己也想要),他們所有人全力投入研究都有點忙不過來。

比如他有次見了彆人的蒸汽機,回來問他有沒有辦法弄出來;沒過多久,他又說有種內燃機……

跟不上,根本跟不上。

蒸汽機這種外燃機倒是現有技術下能夠實現,因為它的原理非常簡單,而且

在霍善見到蒸汽機的那個時代就連火車機頭的構造都已經公之於眾(霍善回來的時候講的是“師父,我想要火車)。

蒸汽機的作用就像是燒開水?,火在底下燒,水在上麵沸騰,產生大量的蒸汽,而這些蒸汽可以推動連杆帶動相應的機器運作。

經過瓦特改良後的蒸汽機,很快脫離了原本比較單一的煤礦產業,迅速推廣到社會的方方麵麵去。

這東西挺能省人力牛力馬力。

就是比較廢燃料。

對於煤礦資源不發達的地區,還不如多雇幾個人。不過江夏郡這邊倒是可以小小地奢侈一把,因為這邊的礦藏資源還是很豐富的,這玩意可以代替人力去做一些相對危險的工作,尤其是煤礦開采上是非常適用的。

李長生這兩年都在琢磨這件事。

要像霍善說的那樣修一個連通整個大漢的火車網絡,目前肯定是做不到的,但弄清楚原理以後修一點給霍善玩玩完全沒有問題。

反正除了霍善外肯定還會有很多好事者想體驗一下坐這種大塊頭的感覺,到時候運行個一年半載肯定就把投入的製造費用給賺回來了。

既然李世民都提出了多朝聯合研發,那李長生肯定也是沒意見的。

光靠霍善去彆人那兒瞧瞧成品,想讓這些新鮮事物順利落地其實挺不容易的,比如平板玻璃的製造項目就遇到了不少技術瓶頸。

明明隻是那麼簡簡單單一塊透明玻璃,愣是從塑形到切割都需要考慮良久,難怪一直到袁枚那會兒大清都還得花大價錢從洋人那裡采購這玩意。

真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有人願意多提供點摸索經驗,對他們來說當然是件好事。

李長生道:“那就按你自己的想法去辦。”

霍善得了李長生的準話,邊溜達去找他叔霍光邊在交流群裡彙總一些亂七八糟的待研發項目。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