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 35 章 【為母剛柔】(2 / 2)

醫漢 春溪笛曉 7385 字 8個月前

他們隻能祈求華佗快點吃完來給郡守開藥。

可惜他們的祈求注定要落空了,等到郡守兒子把滿車謝禮裝好,華佗就留書一封大搖大擺地離開。

那封留給郡守的書信霍善是湊在旁邊看著華佗寫,看著看著眼睛又睜圓了。

上頭全是罵郡守的話!

一老一少坐到車上的時候,霍善還大為驚歎:“沒想到罵人還能治病!”

華佗見霍善恢複了一貫的活潑,笑著說道:“這裡頭的門道多得很,一般人要是胡亂學了去,說不準真把人給氣死了。”

師徒倆隨著滿車禮物回到落腳處。

華佗看都沒看那些財貨半眼,領著霍善去淨手並為自己換上乾淨的衣物。

霍善倒是不用換,他本就是“入夢”來的,便是去泥土裡打幾個滾兒也不妨事。

華佗給霍善提起為什麼要保持身上潔淨,人在病中比平時要虛弱許多,外邪很容易趁虛而入。

就像那小到肉眼不可見的寄生蟲蟲卵那樣,他們雖做不到不把任何“外邪”往裡帶,也得儘量減少這種可能性。

霍善本就是個愛乾淨的小孩,聽後認真把華佗的話記在心裡。

華佗掀簾走進去。

霍善緊隨其後,很快便瞧見華佗所說的那個患者。

患者是個在當地頗有名望的士大夫,已經四十多歲了,讀了半輩子書,見多了士林中的風風雨雨。

東漢末年的讀書人大家都懂的,甭管辦事能力怎麼樣,首先要比誰的名頭喊得響亮,接著還得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這樣才能順利成為蜚聲朝野的名士、掌握足夠大的話語權。

當然了,掌握這個話語權的風險也很大,比如被抓起來蹲大牢或者砍頭。

這位士大夫的前半生就是這麼精彩紛呈走過來的,本來他覺得經曆過士林這麼多年的洗禮,縱使真有一天大難臨頭也能從容應對。

結果這病才來沒幾個月他就撐不住了,苦苦求著華佗給他治病。

可見不管覺得自己意誌力多麼強大,最好就是不生病。

華佗此前已經給他診斷過了,準備給這位士大夫開腹解決病灶。

其實華佗也很有醫德得告訴過這位患者,表示這病灶不致命,不切也行,反正你也隻剩下十年壽命了。我就算給你切了,你也是十年就死,何必受這破腹之苦?

隻要忍著這種痛區區十年就好!

患者:?????

患者堅持要華佗幫自己取病灶。

這就是漢代醫家常下達的“死亡通知書”了。不是華佗特立獨行,而是《黃帝內經》也是這樣寫的,據傳厲害的醫家能夠通過診問估量出患者的病大概啥時候要人命。

隻是有的醫家說話比較委婉,有的醫家說話比較實誠而已。比如愛說大實話的華佗經常這麼告訴患者家屬:準備後事吧,就這三天/五天/十天的事了。

有時候心情好,華佗還會把死前的症狀詳細描述給患者家屬聽。

可見華佗生前沒被追著打實在不容易。

華佗簡略地把患者情況跟霍善講了。

這種治法非常傷身,一般華佗是作為最後的治療手段來使用的,若非患者自身有強烈的破腹意願,他基本不會給人動刀子。

霍善震驚不已。

居然還能把人肚子剖開嗎!

華佗道:“取病灶可以這麼取,取孩子自然也可以,隻是創口可能更大,恢複起來可能更麻煩。若非摸出胎位不正、難產可能極大,這法子絕不能隨便用。”

他問霍善能不能跟。

不能的話隻要自己出去玩就好。

霍善本來有點害怕,可想到自己早逝的阿娘忽地又不怕了。聽華佗說,就算是想以後讓他來操刀,也得他全程跟診一次才能獲得這方麵的權限。

能多學點當然得多學點。

要是以後他身邊有重要的人遇到這種情況呢!

霍善勇敢地說道:“我不怕!”

得了霍善這個答複,華佗心中欣慰。

他的兩個徒弟都沒學到他這方麵的臨床技巧,聽李時珍說到後來這方麵的技藝已經近乎失傳,隻有少數醫家還敢動刀子,但他們會的大多也隻是割瘡縫合之類的尋常外科手段而已。

與李時珍同期的醫家之中倒是有個不錯的後生,名為王肯堂。

王肯堂是個讀書人,還中了進士當了官,他曾因為母親生病而開始研究醫理,後來學有所成、內外兼精,他不僅會治病,還會歸納總結,曾經詳細記錄了頭麵唇口損傷的縫合之法,稱得上是明代的口腔頜麵外科專家了。

隻是破腹這種大手術,李時珍同樣沒親眼見過。

這會兒拇指大小的三個小老頭兒站在霍善肩膀上,齊齊探頭看向患者露出來的肚皮。

華佗馬上就要把它切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