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第 44 章 【國之利器】(2 / 2)

醫漢 春溪笛曉 8140 字 8個月前

霍善聽後覺得也是這個理,便轉頭催促司馬遷快些開講。

司馬遷很快讓霍善理解什麼是春秋筆法。

太子劉據此前開始學《春秋》,所以司馬遷是跟著太子劉據的學習進度來的,接著給他講起了魯桓公時期的事。

魯桓公是弑殺了魯隱公繼位的,所以按照《公羊傳》的解讀,魯桓公這部分記載基本都暗含譏諷。

比如桓公三年末尾特意記了兩個字:有年。

一般彆人都是記“大有年”,也就是今年糧食大豐收的意思,結果他隻是個“有年”就記了下來。意思是對於這位桓公來說,糧食僥幸小有收成就很值得高興了!

這就是讀書人慣用的譏諷手法了,看起來是在誇你,實際上是在罵你。

司馬遷繼續給霍善幾人解讀《春秋》裡頭言簡意賅的記載。

比如這個“春正月己卯,烝”又是為什麼記下來?

古人很注重祭祀,四時祭祀都有自己專門的名稱——春祠、夏礿、秋嘗、冬烝。

不僅名字不同,供奉的東西也不同。

像春天來了,萬物萌生,便該供奉韭菜和雞蛋。

所以你搞的到底是春祠還是冬烝,有文化懂禮儀的人一眼便能看出來。

這裡寫的是“春正月”,記錄的卻是“烝”,譏諷之意就很明顯了。

冬天剛烝過,才入春你又烝,要麼是你沒文化胡搞瞎搞,要麼是你心不誠胡搞瞎搞,自己選一個吧。

到底是自己國家的君主,罵又不能罵,打又不能打,我們這些讀書人能怎麼辦,隻能暗中從各種角度把你從頭到到腳諷刺一遍了。

霍善:?????

讀書人心真黑!

中場休息期間,霍善便和太子劉據討論起來:“秋天也有韭菜,等鍋做好了,我們吃韭菜炒雞蛋!”

這是李時珍昨晚給他介紹的,他說鍋不僅可以用來炒栗子,鍋可以炒的東西可多了。據傳有記錄以來的第一種炒菜,就是《齊民要術》中的炒雞蛋!

司馬遷:“………”

敢情你聽了半天,就記住了韭菜和雞蛋?

司馬遷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來了,忍不住追問:“炒是怎麼個說法?”

這個問題霍善恰好也問過,其實相比於用在菜名上,炒這種做法還經常用於食材和藥材的加工。

不同藥材有不同的炮製方法。

許多藥材須得炒製過後才能發揮出更好的藥效。

在食材加工方麵用處就更大了,據說明代士兵帶的軍糧就是把各種“炒麵”帶在身上當乾糧,餓了隻要抓上一把就能吃飽,嫌棄太乾了還能取水拌好了吃。這樣的軍糧不僅攜帶起來輕便許多,吃起來也方便許多。

要說非常好吃那可能言過其實,但總比背著大袋大袋的米糧並且得生火煮熟才能吃上要強。

隻是磨麵這種加工之法在民間還不太流行,所以炒麵粉自然也無從說起。

提到炒鍋的用法,霍善那叫一個滔滔不絕,把自己知道的都講給太子劉據幾人聽。

聽得太子劉據一陣恍惚。

越聽越覺得炒鍋這東西乃是利國利民的國之利器,大漢沒有它著實太可惜了。

……他是不是應該去建議父皇集中力量造大鍋?

司馬遷也聽得一陣恍惚。

聽霍善這麼說,這韭菜炒雞蛋好像確實挺重要的。

師生幾人的心都飛到了彆處,課自然也講不下去了。

太子劉據提議去尋劉徹說說炒麵的妙處。

不就是多用些驢子磨麵嗎?就算不能讓所有人都把軍隊的乾糧磨成麵帶上,叫負責輕裝簡行搞遠襲的急行軍配上也是好事。

餓誰也不能餓著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先鋒隊伍不是嗎?

要數軍中誰最經常帶人長途奔襲,那當然是霍去病這位冠軍侯了!

這不得給霍去病的軍隊配上這種方便攜帶的軍糧?

霍善在太子劉據這裡坐著聽了半天《春秋》,也覺得有些待不住了,二話不說同意了太子劉據的提議。

一行人興高采烈地去求見劉徹。

結果劉徹和衛青去看霍去病練兵了。

上林苑這邊是包含練兵場地的,霍去病來上林苑後便負責去檢閱這邊的駐軍。

難得劉徹過來了,總得搞個小型閱兵儀式給劉徹看。

閱兵這事兒也不稀奇,剛才司馬遷講魯桓公的時候便提到過“大閱”二字,記錄的是桓公在八月檢閱他們魯國的兵車和步卒。

霍善一路上聽太子劉據說起劉徹他們做什麼去了,一下子睜圓了眼睛。

好哇,劉徹幾個看閱兵不帶他們!

太子劉據見他氣鼓鼓的,隻能說道:“我們要上課,本就去不了的。”

霍善才不管那麼多,拉著太子劉據往內侍指的方向跑去,生怕自己去晚了趕不上看熱鬨。

太子劉據哪曾這麼沒儀態地跑起來過,可見衛登幾人也跟著一起呼啦啦地往前跑,很快便不糾結這種小事了。

不知道為什麼,感覺還挺開心的。

眼睜睜看著一群小孩越跑越遠的司馬遷:“………”

他們大漢是不是即將失去一位端方守禮的太子了?

真是令人痛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