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裡斯很認真地傾聽著。
深夜的時候,鮑裡斯才終於從房間裡麵走出去,趙玲已經困得兩眼睜不開了,回去之後,倒頭就睡。
第二天起來,當然是和薇塔麗亞一起逛街買買買,因為所有的私人物品都掉進海裡去了,總得采購一些,等到這天晚上,克裡斯蒂安打來電話,赫爾穆特坐晚上的飛機回來,克裡斯蒂安明天帶秦濤他們去呂貝克工程設計所看看。
這天早晨,秦濤一行人來到了目的地的時候,才發現這個設計所,居然是建立在大學裡麵的!
周圍的環境非常的典雅,建築很古樸,時間已經是深秋,所以,道路兩邊的大樹樹葉已經飄落下來,在地上形成了厚厚的一層,不過,沒有清潔工去掃,就讓人這樣在上麵走著,顯得充滿情調。
一座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樓,居然就是德國的潛艇設計機構,讓人難以置信,赫爾穆特就站在樓門口,看著汽車開動過來。
“聽克裡斯蒂安說,你們是乘坐私人遊艇過來的,結果在海上發生了碰撞,真是個壞消息,不過,好在你們沒有受傷,感謝上帝。對了,你們也去潛艇裡麵看過了吧?有什麼感想?”
感謝上帝?當咱們掉下水的時候,可沒有看到一個叫做上*帝的家夥來遊泳救咱們。
秦濤的心中有些腹誹,不過,聽到赫爾穆特這麼說,他也隻能點頭:“是啊,死裡逃生,不過,上去之後,我們隻是在後麵的動力艙裡麵晾乾了衣服,當時的心情糟糕透了,哪裡還能去看什麼艙內。我的朋友,您這麼說,是不是要帶我們上去看看啊,反正隻是出口型的潛艇。”
赫爾穆特點點頭:“可以。”
秦濤還真沒有說錯,209潛艇,是德國人在七十年代就開始設計建造的潛艇,已經出口到了很多國家,甚至還能允許一些國家自己建造,德國海軍也沒有裝備,所以,壓根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既然話都說到這種程度上了,帶上去看看,貌似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克裡斯蒂安也沒有反對,他們倆這樣統一了意見,秦濤想要蹬上209考察就沒什麼問題了,隻是不知道那些思密達們會是什麼感覺。
估計現在造好的,能允許參觀的,就是泡菜國那艘了。
“走吧,我們去會議室。”赫爾穆特說道:“秦,你的方案真是個天才的設想。那天晚上,我就已經把你的方案傳遞回來了,我們這裡,有了一個設計小組,專門研究你說的這個方案,初步認為是有可行性的。”
果然,鋰電池的方案將他們給忽悠住了!
秦濤帶著趙玲和薇塔麗亞,進入了會議室,果然,裡麵已經有幾個人等在那裡了。
“這位,是我們潛艇動力係統設計處負責人,斯蒂芬,這位,是我們潛艇電力供應設計的專家米勒。”赫爾穆特給秦濤介紹了幾個人,看來,秦濤那些話,還真的讓他們動心了。
其實,現在的鋰電池才剛剛出現,性能完全沒法和後世的鋰電池相比,現在的18650電池,容量僅僅有800毫安,和後世動輒3000毫安的容量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
但是,即便如此,也比蓄電池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重量。
普通的蓄電池叫做鉛酸電池,是把純鉛和二氧化鉛浸泡到稀硫酸溶液中做成的,這兩種的密度都不小,所以,鉛酸電池很重。可以搬一下電動車上的鉛酸電池試試。
柴電潛艇為了能夠在水下擁有足夠長的續航能力,使用的鉛酸電池數量很多,類似於那種汽車啟動電池的大小,至少有幾百塊甚至上千塊,全部都塞在潛艇的最下麵,這樣可以讓重心靠下,方便潛艇平衡,所以,彆看潛艇外觀圓滾滾的,甚至還有指揮塔在上麵,但是潛艇這種東西絕對不會翻,因為最重的電池就在下麵壓著呢!
如果用18650電池來代替鉛酸電池,那麼,他們的潛艇將節省下來可觀的重量!
同等體積的18650電池塞進去,重量節省至少三分之二,容量少說也能提升一半。
所以,他們還真的動心了,但是,在仔細研究了之後,他們又發現了很大的問題:怎麼塞進去?
一塊潛艇用的鉛酸電池,就和一塊長城的城磚差不多大,所以可以方便排列組合起來,但是,一個單獨的18650電池,就和人的手指差不多,這要塞滿的話,得塞進多少去?
所以,坐下來之後,米勒就迫不及待地開口了:“請問,我們要如何把這些電池安裝進去?”
“串並聯。”秦濤回答得很簡單:“這些電池,可以豎著放到一起,比如說五十或者一百個電池為一組,做成一個長方形的電池箱,然後再把這些電池箱組合到一起。”
怎麼安裝,還用說嗎?肯定是串並聯啊。
“這裡麵會有很大的問題,如果這些電池的一致性不夠好,內阻不同,在串並聯之後,充電和放電的時候,都可能會出現意外,某些電池可能會過度充電,就會過熱,甚至會起火爆炸。”
雖然鉛酸電池重,但是好歹安全啊。
“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電池管理係統。”秦濤說道:“要對每一個電池的充放電進行監控,也需要有安全裝置,比如說,每一個電池都得焊接上保險絲,一旦充放電電流過大,就會熔斷。”
這就和後世的電動車一樣,想要能穩定使用,最重要的就是電池的這套管理係統。
但是,隻要想想其中的複雜程度,就能讓人頭皮發麻了。
秦濤看著在場的人,這套係統,得等待造電動車的人給弄成熟了才行,不過現在,給他們宣傳一下還是可以的。
“鉛酸電池發展到現在,已經到了極限,想要繼續提升性能是很難的,但是,鋰電池就不同了,這種電池才剛剛開始商業化推廣,以後,這種電池會逐漸進步,發展,容量會翻好幾倍,所以,它一定是很有前景的。”秦濤說道:“隻不過,我不是這方麵的專家,所以,隻能想到這麼多了。”
秦濤現在的身份,就是個普通的記者,他又不是專門的電池專家,所以,沒必要回答太多的問題,如果要是回答太多的話,那豈不是顯得他太厲害了?
“能談談你們的209潛艇嗎?我計劃寫一個專題報道的,現在正好采訪一下各位。”秦濤來這裡,是套取他們的情報的,所以現在,很快就開始反客為主了。
“你想知道什麼?”赫爾穆特問道。
“你們一直都采用單殼體結構,這種結構在遭遇到撞擊等意外情況的時候,會非常危險,你們用什麼方式來保證潛艇在撞擊中的可靠性?”秦濤向赫爾穆特問道:“就從我們被撞擊這次事件說起吧,如果我們乘坐的不是一艘小型的遊艇,而是大型的幾千噸級的軍艦,比如現代級,恐怕那艘209潛艇是無法開回來了。”
秦濤提出的問題很尖銳,這幾乎也是所有的潛艇設計師都會遇到的第一個問題。
老毛子的潛艇都是雙殼結構,裡麵是耐壓殼,人員之類的都在裡麵,外麵還包裹了一層非耐壓殼,這樣一旦撞擊,受損的是外殼,哪怕就算是遭受魚雷攻擊,也是外麵的殼子先被攻擊,裡麵很可能會幸存下來。
西方的潛艇,進入冷戰時期之後,用的都是單殼體,就是外麵一個殼,這樣在同等武器裝備的情況下,西方的潛艇排水量更小,靜音性能也更好。
“我讀過很多資料,說西方的卷壓焊接技術高超,可以把耐壓殼做得直徑很大,所以就是單殼體,尤其是用了瑞典的大型卷板機,而蘇聯的技術落後,沒法焊接大直徑的耐壓殼體,所以得做個小直徑的耐壓殼,外麵包裹個非耐壓殼,各位覺得呢?”
總有一些人會貶低蘇聯的軍工技術,說蘇聯造不出太大直徑的耐壓殼,秦濤並不是這樣認為的,老毛子的雙殼結構,是為了頂開北極的冰蓋來發射導彈,要說精密加工方麵老毛子不太行,焊接個潛艇耐壓殼,有啥問題?
“我們造的潛艇,不是用來撞的。”赫爾穆特有些尷尬地說道。
撞上了怎麼辦?看運氣唄,運氣好了,回去接受軍事法庭的審判,運氣不好,那就直接葬身大海。
這就和某些人開車一樣,車是用來開的,不是用來撞的,問題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潛艇也一樣,萬一真的撞了呢?
海麵的船隻,海底的暗礁等等。
“萬一要是撞上呢?”秦濤繼續追問。
“那就…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你們說,如果在潛艇的中部做成單殼結構,在前後做成雙殼,會不會更好一些?”
赫爾穆特眼前一亮,的確是個方案啊!眼前的這個人,果然思維很開闊啊。
“這個怎麼設計?”也有人開始懷疑了。
單殼便宜,節省排水量,但是不耐撞,在前後做成雙殼結構,從而就成了單雙殼混合結構,絕對是潛艇技術的一次革命啊。
但是,具體怎麼做?
“我也隻是剛剛有這麼一個想法,要不,你們把大比例的209潛艇設計圖紙拿出來,我們一起研究?”
赫爾穆特皺了皺眉,遲疑了片刻,然後點頭:“好,我們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