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殲二十的暢想(2 / 2)

大國軍艦 華東之雄 10603 字 10個月前

殲二十的呼聲很高,覺得國產的黑絲帶必須要上艦,這樣才叫過癮。

反對的聲音也很多,比如說,有的說法是殲二十的尺寸太大了,這個理由其實是站不住腳的,殲二十的尺寸比殲十五還要小。

殲十五全長22.28米、翼展15米、最高5.9米、最大起飛重量32.5噸。殲二十全長20.3米、翼展12.88米,最高4.45米,最大起飛重39噸。

至於殲二十的機翼折疊的問題,也不叫個事,後麵三角翼的外緣可以設置專門的折疊機構,就算是不折疊,也可以和法國人的陣風戰鬥機一樣,通過正反交替放置來縮小占地麵積。

最大起飛重量是個問題,不過問題也不大,有了強悍的電磁彈射器,再加上殲二十的發動機和氣動布局的優勢,在航母上起飛沒問題,降落的話,不可能上天就回來啊,等到回來之後,燃料消耗得差不多了,自重也就下來了。

不過在後世,殲二十幾乎沒有見到上艦的畫麵,這其中是有很多問題的,並不是成飛沒有這個能力,最大的問題是殲二十的產量低,哪怕用了脈動生產線,每年也就三四十架而已,到了後來,為了能夠提升殲二十的產量,成飛把殲十的生產都直接交給貴飛了,專門生產殲二十。

到秦濤穿越之前,國內的殲二十也就裝備了幾十架到一百多架的規模,對於龐大的空軍來說,根本就不夠用,捉襟見肘,空軍還沒滿足呢,又怎麼會給海軍使用。

所以海軍也隻能捏著鼻子,繼續購買比殲二十還貴的殲十五。而沉飛也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壓力,等到了隱身機時代,蘇27和它的衍生機型停產之後,他們難道要變成代工廠嗎?他們也是著急了,搞出來了殲三十一的項目,而且造勢說要上艦,但是,海軍卻從未表態過。

現在呢?

如果殲十完成了全部的試飛科目,宋老就帶隊搞殲二十,搞不好在下一個十年,就把殲二十給搞出來了,這樣生產也會逐漸提升,海軍是否需要殲二十當隱身機?

秦濤的腦子裡在思考著這些問題,而看到秦濤不回答,宋老眼睛中的希望也慢慢地變成了質疑。

“秦總,是不是我們的要求太多了?如果我們的殲二十要考慮到上艦需求的話,那就會和你們的殲三十一a形成競爭關係…”

宋老的話把秦濤的思緒給拉了回來,話語在腦子裡又傳輸了一兩秒,才到達了秦濤的大腦,他立刻笑著搖頭。

“當然不是。”秦濤說道:“我們的殲三十一a從設計階段開始,走的就是國際合作的道路,這就意味著我們這款飛機的性能會被外界熟知,這樣的一款飛機已經不具備保密性了,所以,咱們國內的軍隊如果饑不擇食,采購一批,我們當然歡迎,但是如果軍隊有顧慮,那還是不會大批量采購的。”

當初國內沒有資金,想要把這種飛機搞出來,就隻能是用商業模式,海空軍也不能發牢騷,性能被外界知道了,所以,海空軍就算是裝備,估計也不可能大批量的裝備。

這款飛機是一個引子,通過這款飛機的研發,帶動國內軍機上一個新的台階,什麼大推力發動機,相控陣雷達,隱身塗層的技術,都會通過這款飛機的研製進入快車道,這樣就給國內的其他隱身機的研發提供了機會。

就算是主打軍售,那也是有好處的,軍售從來都不是單獨的,通過這款飛機的銷售,就可以把很多國家拉到東方的陣營中來,就算是不明顯表態支持,至少也不會和那些陰謀家同流合汙啊。

“我們預計,垂直起降的版本可能會適合海軍的需求,等到以後,海軍有了大量的兩棲攻擊艦,必然會選擇我們的垂直起降的版本,常規的彈射版本,還有陸基戰鬥機的版本,國內市場應該不大。”

宋老的眼睛裡又露出希望的光芒來了:“秦總,您的意思是說,海軍可能會選擇我們這款飛機?”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我剛剛隻是一番客觀的分析而已,我認為,隨著未來海上形勢的逐漸惡化,海軍應該需要重型雙發隱身戰鬥機。”

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美國老的海軍會搭載js戰鬥機,現在還不知道是哪款會最終走向成功,這款戰鬥機也會裝備在其他國家的航母上,耀武揚威。

己方呢?

到時候己方要是把殲二十給搭載上去了,美國老會不會哭著喊不公平?

想到那種那種笨重的肥電一架架被打下來的場景,還真是賞心悅目啊!

22隻是陸基戰鬥機,而且生產線還關閉了,美國老沒彆的,隻能靠js打天下,欺負一下三代機還行,在黑絲帶前麵就是得跪啊!

“秦總,秦總?”宋老又好奇起來了,秦總今天為何總是心不在焉的樣子,他在想什麼?

“嗯。宋老,有關殲二十上艦的問題,我認為你們不用過多考慮,目前首先還是將陸基戰鬥機做出來,畢竟美國人的22也是陸基戰鬥機,空軍的市場也是最大的,等到以後,時機合適了,再將它改造成為艦載機。”

陸基改造艦載,肯定是要增重的,在目前的情況下,先搞陸基的空優戰鬥機是最合適的,等到以後,比如說新的發動機研製出來了,重量降低,推力提升,正好可以抵消掉改裝艦載機的增重問題了。

這句話按說應該很尋常,但是,宋老卻睜大了眼睛:“殲二十?殲二十是啥?是我們剛剛說的這款飛機嗎?”

秦濤又給說漏嘴了,自己怎麼把型號也給說出來了?

不過,既然都說出來了,也就隻能是繼續胡吹亂侃了。

“沒錯,就是。”

“但是目前我們的型號才剛剛排到殲十五啊!殲十四還空缺呢。”

“嗯,我們就是留幾個空缺的型號,給外界猜想,認為我們有多個型號。”秦濤說道:“而且,這款飛機的研發成功肯定是下一個世紀了,20幾幾年的項目,給個殲二十的代號也非常合適啊。”

到了以後,有運二十,直二十,殲二十,清一色的二十家族,也都不按照序號來排列了。

宋老點頭,算是默認了,秦總在很多方麵有天賦,二十這個編號也的確不錯。

“我已經老了,一輩子能搞兩個型號,已經很滿足了,就是不知道隱身機時代之後,下一代戰鬥機會是什麼樣子的啊!”宋老又感慨起來了。

下一代?

如果要還是冷戰時期,那武器的更新速度會非常快的,到了二十一世紀,五代機,六代機,甚至是七代機都可能會出現,現在嘛,殲二十哪怕到了2020年,都可以保持絕對的空中優勢,下一代的戰機恐怕要到了2030年,甚至是 2040年才會出現。

既然是暢想,那就乾脆陪宋老一起做做夢好了。

“可能會有兩個方向。”

秦濤不是航空專業的,但是秦濤有著後世的見識啊。

“哦,請講。”

“首先一個方向,就是無人駕駛。”秦濤說道:“飛行員讓戰鬥機有了靈魂,但是同時飛行員的存在也拖累了戰鬥機,過載永遠被局限在10左右,如果沒有了飛行員,那戰鬥機就可以做更多的高過載機動,躲避導彈會更加容易。”

宋老點點頭:“是啊,這是一個方向,不過,沒有了飛行員,那戰鬥機怎麼操作?”

“依靠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也就是電子計算機技術,配合上地麵操作員的遠程操作來作戰。”

在後世,無人機已經大行其道了,不過大部分就是偵查和扔炸彈的,想要具備和戰鬥機格鬥的能力,還差得很遠。

“沒錯,你說得對,那另一種呢?”

“另一種,就是依賴於發動機技術的突破。”秦濤介紹起來:“比如說,變循環發動機。”

“是啊,如果能在渦扇和渦噴之間來回切換就好了,隻可惜,咱們還沒有這種研發能力。”宋老說道。

在發動機上的差距是很大的,全球第一款變循環發動機,是sr71黑鳥使用的j58發動機,它在第四級壓氣機上引出了氣流,通過發動機外部的幾根管子,在達到2倍音速時直接引入加力燃燒室,米格25飛超音速是開加力,三馬赫的速度隻能飛幾分鐘,黑鳥則是可以長期保持這種速度飛行。

當然了,這種變循環發動機很簡單原始,而在四代機的競標中,失敗品y23裝的y120發動機就要更先進了,屬於雙外涵變循環發動機,兩個涵道分彆從lds低壓軸驅動的大風扇和cds高壓軸驅動的壓氣機引出後送入rvabirear variable area bypass ior:後可變旁通噴油器。

不過估計美國老對這種發動機也沒有信心,22靠著常規方式成功競標,而y23因為太過先進而被束之高閣,也真是夠可笑的了。

“現在沒有,以後會有的,或許以後我們的實力強大了,還能搞出空天飛機使用的發動機來。”秦濤笑著說道,反正現在也是在暢想未來,可以無限製地吹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