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三章 領先全球的技術(2 / 2)

大國軍艦 華東之雄 10295 字 10個月前

“沒錯,您剛剛說要在後麵戳個米波雷達天線,這種布置太落後了,我們的米波雷達也可以繼承到陣麵上,承擔搜索隱身機的作用。就和以前一樣,米波雷達發現目標,然後送給我們的s波段精確定位。”

米波雷達的優點是能探測隱身機,缺點是誤差太大,所以需要配合工作,要麼和其他的軍艦組網,形成一個米波雷達陣列,要麼就在粗略觀測到目標位置之後,調動s波段雷達,將大量的電磁波輻射過去,反射的回波更大,這樣就能探測到具體位置。

但是,米波雷達還能相控陣?在大家夥的印象中,米波雷達天線都是架子,有的類似八木天線,有的類似蒼蠅拍,就是沒見過相控陣樣式的米波雷達。

大家對這個還是抱有懷疑的。

“秦總,這米波雷達也能有相控陣?”

“當然了,不要懷疑咱們軍工研發的創造力嘛。”秦濤說道。

“秦總,這可是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啊。”

“沒錯,這麼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當然要交給14所了。”秦濤說道:“相信他們,一定會完成綜合射頻技術的,我們全新的0軍艦,也將會成為全球第一種具備先進綜合射頻技術的軍艦,遠遠甩開其他軍艦一大截,讓外國人看看我們的實力。當然了,我們明州集團也會配合的,我們負責設計一體化桅杆的樣式,他們負責在上麵安裝雷達設備,我們先在陸地上建造一個模型。”

“這可不容易啊!會不會耽誤咱們0的研發時間?”武勝利問道。

“那得看看海軍的選擇了,把現在的02的電子設備移植上去,當然會很快,但是,如果要是這樣的話,那還能叫跨時代的戰艦嗎?是要簡簡單單的放大,還是要性能更上一層樓?等到這種技術研發成熟,以後咱們的003航母的艦島上,也可以應用這種技術。到時候就簡潔多了。”

秦濤生怕這些人沒魄力,乾脆把003航母給拋出來了,這可是核動力航母,建造的樣式還得改變,設計工作肯定還是明州集團來做,海軍現在沒魄力,以後就沒有先進的航母!

“好,為了咱們的003,也要研發這種先進的技術,隻是不知道要花多少錢啊。”

“錢不是問題,咱們的技術越來越成熟,這些雷達陣麵的成本也會越來越低。”秦濤說道:“我還聽說,咱們的這種技術已經市場化了,有專門的單位研發和生產這種部件,咱們造所有雷達陣麵的價錢,都比英國人那一麵桑普森雷達便宜。”

成本低的優勢再次顯示出來,咱們最擅長的就是把西方高大上的東西做成白菜價!

“好吧,那就把這個技術交給14所去研發吧,希望他們不要讓我們失望,現在這艘軍艦的大致參數都確定下來了。”武勝利說道:“接下來,你們明州集團是不是該給出設計圖了?”

“不。”

“不?”

“還沒有說完呢,還有一些裝備,需要安裝到這種軍艦上,既然綜合射頻係統都要研發,不妨也等等其他的項目,這樣的戰艦才是跨時代的。”

“你不會是說電磁炮吧?”武勝利皺起來了眉頭,那東西什麼時候能成熟,大家夥都不知道啊!

電磁炮這東西聽起來是高大上,射程遠,威力大,甚至還能打衛星,但是這種全新的武器研發起來也難,甚至超過了電磁彈射器,如果等待電磁炮上艦,還不知道要多少年呢,而海軍最理想的進度,是等到002服役之後,就能有這種戰艦護航的啊。

秦濤搖頭:“不是電磁炮。”

“那是什麼?”

“紅旗十。”秦濤說道:“目前來說,我們的近防武器還有火力空白,需要靠紅旗十來填補。”

遠程紅旗九,中程紅旗十六,再近了呢?再近了就得靠730炮!垂直發射的紅旗十六夠不著的話,就隻能等著飛近了之後使用730來攔截!

中間這個火力空白,正好是紅旗七的攻擊範圍,但是紅旗七已經落伍了,需要用全新的近距導彈來替換,這就是紅旗十。

垂直發射賦予了導彈全向攻擊的能力,但是同時,垂直發射也讓導彈拖延了很多時間,應對近距離目標也得先飛到天上,再俯衝下來,有些反應不及時。

所以,近程導彈還是得需要傾斜發射。

傾斜發射的紅旗七曾經是海軍主力防空導彈,這種導彈有很多缺點,尤其是缺乏多目標攻擊能力,在日益複雜的海上環境中,紅旗七已經是廉頗老矣。

紅旗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投入研發的,它是一款對標海拉姆的武器係統。

西方麵臨飽和打擊的可能性更高,他們也在孜孜不倦地研究,除了有宙斯盾係統之外,還有密集陣,他們還是感覺到不夠,在八十年代末期,美國和德國一起合作,搗鼓出來了拉姆防空導彈,93年正式裝備,在一百八十多枚的攔截實驗中,成功率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五。

它的射程隻有九公裡,不需要太遠,但是火力密度大,發射裝置有24管,抗飽和打擊能力進一步增加。

之後,美國人再接再厲,搞出來了bloc1、bloc2等等,尤其是采用了紅外焦平麵引導方式,發射後不管,抗打擊能力更強,甚至還戳到了密集陣上,利用密集陣的火控雷達等設備,完全不需要軍艦自身火控係統幫忙。

國內也需要類似的係統!紅旗十的研發就此拉開了帷幕,隻是秦濤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研發成功,他隻是知道,0驅逐艦需要這種先進的近程防護武器,進一步提升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畢竟,它可比02貴重多了。

“紅旗十的研發進展不錯,應該能趕得上我們的0.”一名領導開口。

秦濤點頭:“那這艘軍艦在設計的時候,就要搭載紅旗十了,放在艦尾直升機機庫上方最合適,負責守護後半球,在前方,垂發後麵,艦橋下麵的位置,放一門1130艦炮,這樣更穩妥一些。”

“1130?”

“對啊,730的升級版。”秦濤繼續介紹:“將近防炮從7管升級到11管,這樣射速應該能突破一萬發每分鐘,哪怕就算是這個簡單的近防炮,我們也要做到世界第一。”

目前,全球主流的近防武器有美國的密集陣,射速400發每分鐘,也有荷蘭的守門員係統,射速4200發每分鐘,至於萬發的近防炮,也隻有老毛子的a630m2,不過,老毛子用的方案比較簡單:兩門合並在一起,射速直接翻番。

“這個好像不容易吧,咱們把七管升級為十一管不難,但是,咱們目前七管的射速也就是4200發每分鐘左右,增加到11管,最多也就提升到五千發每分鐘,如果再快的話,供彈係統跟不上。”

國產的730有三種射速,最高可以達到西方同等水平,同時還有2200發每分鐘的中射速和1200發每分鐘的低射速,現在提升炮管數量的確可以提升射速,但是有限,因為有一個基本的問題需要解決:供彈。

730是外能源,不用擔心轉得不夠快,隻要調節外部電機轉速就行,但是這供彈跟不上,照樣打不出高射速來啊。

“我們用雙向交替供彈。”秦濤說道:“單側供彈每分鐘五千發,雙向供彈就能有一萬發了。”

“雙向交替供彈的技術難度很大啊,要求很高的加工精度,如果技術不達標,很容易卡殼,秦總,您確定咱們能搞出來?”大家夥還是抱有懷疑的。

“當然,加工精度高不怕,咱們有先進的加工技術,隻要咱們敢想,就能實現,各位,想要攔截低空掠海反艦導彈,那射速是越高越好,永無止境,現在隻是11管,等到以後,咱們或許還能搞出22管的呢。”

“那打一梭子得多少錢?海軍可消費不起。”武勝利說道:“先預定1130炮吧,給相關單位下達任務,希望他們能儘快完成研發,不要拖累了我們的0.”

安排下了這件事,武勝利看向秦濤:“濤子,後麵戳個紅旗十,前麵戳個1130,這近防炮的火力是不是有些不足?要不要再增加兩座?”

“對啊,反正是搞大的,多兩座近防武器的資金還是有的。”

秦濤搖頭:“近防武器隻是最後一道防禦網,希望永遠都不用使用,因為用它就說明我們其他的攔截方式失效,如果這種武器布置四座,那說明我們對自己的防空導彈也太不信任了。”

萬噸的驅逐艦,可以多放一些防空導彈,多挖一些發射坑,也可以改善一下船員的生活條件等等,但是,沒必要布置太多的近防炮,根本就用不上,用上的時候,再多也沒用。

“這下說的差不多了吧?”武勝利問道。

“嗯。”秦濤點頭:“我們的軍艦就基於這些參數設計,大概一個月內拿出設計圖來,交給海軍評定,對了,海軍還得通知到相關單位,一起來競標,這樣才夠公平。”

“招標?沒錯,的確是該招標,就是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來競標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