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PPT神機哪家雄,二毛北方找安東(2 / 2)

大國軍艦 華東之雄 9156 字 10個月前

“沒錯,是啊,昨天你說要有新項目,我就提出了這個建議。”

“那您現在怎麼?”

“我說的是大客機的發動機,我說大客機了嗎?”秦濤說道:“我明州集團是造船的,造飛機也隻是航母的艦載機,我造大客機乾什麼?”

一眾人啞口無言。

沒錯,人家是造船的,唯一的飛機也是艦載機,人家造什麼大客機!

“秦總,那有了發動機,總得有飛機裝配啊。”博古斯拉耶夫說道。

“是啊,是這樣的。”秦濤點頭:“但是,我們都知道,在航空工業上,發動機的研發周期遠遠超過客機的研發周期,所以,我們得先有發動機,再有飛機,現在就算是研發起來了客機的發動機,客機也得五年,甚至十年之後再說,巴拉布耶夫先生,您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設計師,應該知道這一點吧?”

對一架飛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發動機!東方一直都缺少合適的發動機,所以在飛機的研製過程中困難重重,現在,東方想要搞客機的話,那也得先解決了發動機的問題再說!

“可是,你們既然研製了發動機,那總得有客機來用啊。”巴拉布耶夫說道:“否則你們投入巨額資金搞研發,最後沒有市場,那不就打水漂了?”

“是啊,肯定得有客機來用,我們東方的經濟不斷發展,也需要大量的民航客機,我們是有著很廣闊的前景的。”秦濤說道:“所以,國內相關部門肯定會看到這一點的,以後肯定會上馬大飛機項目,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明州集團就可以把自己的發動機獻上。”

“你們真的沒打算研製大客機?”

巴拉布耶夫非常失望,他還以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呢,聽說之後立刻就過來,搞了半天搞錯了,秦總對這個項目根本就不感興趣!秦總壓根就沒想過研製大客機!

“的確沒有想過。”秦濤說道:“而且,更沒有想過國際合作,巴拉布耶夫先生,貴方的優勢在於軍用運輸機,這個和民航客機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在五六十年代,的確有軍用運輸機甚至是轟炸機改裝客機的先例,但是那些都是暫時的,之後,因為需求不同,這些飛機的差異就越來越遠。

比如說,軍用運輸機講究的是野戰起降能力,為了避免發動機吸入雜物,機翼都是上單翼,離地麵很高,而民航客機起降的機場都很乾淨,為了讓客機的發動機維修方便,用的都是下單翼。

機翼的翼型是飛機最重要的氣動參數,這個不一樣,飛機就不一樣。

安東諾夫設計局在運輸機領域裡的確很強,但是客機的領域嘛,那就嗬嗬嗬了。

聽到秦濤的話,巴拉布耶夫連連搖頭:“不,不,秦總,您錯了,我們安東諾夫設計局設計客機也很在行的!不用說紅色帝國時代的安24支線客機,紅色帝國崩塌之後,我們也設計了一係列的客機,從安218到安318再到安418,我們有著一係列的客機設計方案,在客機的領域裡,我們也是最強的!”

秦濤笑了笑,如果要說PPT神機哪家雄的話,肯定是二毛北方找安東!

紅色帝國崩塌之後,安東諾夫設計局當然也意識到了再像以前那樣過日子已經不行了,他們也在改變,決定研製民航客機,打開新的銷路,PPT神機就開始了。

首先出現的安218是一種對標波音777的神機,不過看大小,西方把它稱為了波音767斯基,這架飛機計劃使用兩台祖傳的D18T發動機的改型D18TM,單台推力250千牛,據說是放大了外涵道得來的,還計劃采用西方先進的航電,雙人製駕駛體製,不過,老毛子就造了個模型,沒原型機,也沒有駕駛艙的圖片,其實就相當於西方八十年代乾線客機的水平。

至於飛機的容積,裡麵能按照雙通道的布局擺下350人的座艙布局,極限情況下甚至能達到四百人,隻是不知道老毛子的體型是否能舒服,類似孫月那樣的體型,肯定得買兩個座位才行。

這飛機不僅僅載客量大,油耗也很低,比老毛子的伊爾86能低百分之五十,而且還有很牛的舒適性,還有很高的出勤率等等,反正是PPT項目,想怎麼吹就怎麼吹。空客的A330都沒法和它比。

按照原定計劃,安218在94年就會首飛,但是安東諾夫設計局沒錢,這個計劃一直就無法進行下去,不過二毛們再接再厲,為了能忽悠到客戶,在98年的時候還用木頭做了個全尺寸模型,可惜還是沒忽悠到客戶。

不過,安東諾夫設計局可沒有氣餒,既然安218不行,那咱們就接著設計新的,於是,安318橫空出世,這是三發寬體民航客機,用了三台D18T發動機,他們不是不知道三發魔咒,但是手頭沒有彆的合適的發動機,隻能湊合著用三台,和同樣的DC0客機相比,這種安318的第3台發動機安裝位置較低,屬於嵌入到後機身裡的,他們宣稱這樣有利減低重心,減少側風乾擾,但是誰會信!

當年波音搞777的時候也有三發方案,但是遭到了所有航空公司的唾棄,於是乖乖回去修改設計,安東諾夫設計局搞三發客機,那就更是沒譜的事了。

這個項目最終就隻有一個手持的模型,然後就胎死腹中。

但是,安東諾夫設計局可不會因此就受到打擊,他們手頭還有更大的安418!

這個飛機更簡單,直接就是把上單翼換成下單翼的安124,用了四台D18T,沒錯,除了這種發動機也沒有彆的了,這種飛機屬於對標波音747的改型的,要比波音747400大百分之三十,要說實現起來的話,估計應該是最容易的,畢竟有安124的成功經驗,但是,有人買嗎?這種軍用運輸機改裝過來的客機,油耗不是航空公司能承受的,維護成本也不是航空公司能承受的,而且萬一要是壞了,什麼時候能訂購到同型號的飛機零件,比如說發動機?

所以,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客機項目幾乎都是PPT,沒有幾個能走下來的,算下來也就是一個安148,還是個上單翼的小飛機,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們吹牛皮。

巴拉布耶夫開始講述起來了這些飛機,從小到大,要什麼有什麼!而且,性能指標都比同等大小的西方機型更高!

“秦總,你們明州集團有大筆的資金,完全可以支持我們搞這些項目中的一個,等到項目搞出來,不僅僅可以用在民航上,軍隊上也能用!不管是預警機,還是空中加油機,電子戰機,都有合適的平台!”

秦濤簡單地思考了一下,然後點頭:“可以。”

可以!秦總居然同意了?巴拉布耶夫無比興奮,好,隻要秦總同意了,那安東諾夫設計局就能活過來了!他們有一流的設計能力,他們隻是缺錢,隻要有錢,什麼都能造!

“秦總,您有什麼條件嗎?”博古斯拉耶夫可不像巴拉布耶夫那麼的天真。

“條件隻有一個,就是像我們天驕航空一樣,在這裡建立一個合資企業,在我們這裡生產。”秦濤說道。

巴拉布耶夫瞬間就耷拉下臉來,你說什麼?在你們這裡生產?

秦濤頓了頓,繼續說道:“反正,在你們二毛那裡也生產不出來。”

沒錯,分家的時候,二毛是拿到了牛氣衝天的安東諾夫設計局,但是,那又如何?拿到的隻是一個設計局而已,又不是生產工廠,就算是拿到了生產工廠也沒用,因為拿不到完整的產業鏈!

看看老毛子的三大大飛機生產機構,圖波列夫設計局在莫斯科,但是生產線則位於多地,最重要的總裝工廠是800公裡外的喀山飛機製造廠,這還是好的,畢竟在一個國家裡。

伊留申設計局也在莫斯科,但是主要的生產廠是塔什乾契卡洛夫飛機製造廠,已經是中亞的國家了!不過,那裡畢竟也是大毛的小弟,也還好說。

最苦逼的莫過於安東諾夫設計局。

安東諾夫設計局,原本在新西伯利亞,52年搬遷到了基輔,他們幾乎就沒有定點生產廠,設計出來之後交給其他的航空長,比如說58年首飛的安14,就在遠東地區的阿爾謝尼耶夫航空工廠投產。大名鼎鼎的安124則在烏裡揚諾夫斯克航空工廠生產,由於這個廠也是能力有限,所以一些零件,比如說機翼,直接交給了塔什乾契卡洛夫飛機製造廠,造好了用飛機背過去總裝。

紅色帝國崩塌之後,安東諾夫設計局也照樣麵臨這個問題。

94年首飛的安38型機是在大毛新西伯利亞飛機生產聯合體製造的,97年首飛的安140在哈爾科夫和薩馬拉。

當年土雞曾經計劃從二毛采購安124,二毛一評估,認為根本生產不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