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速射炮的炮彈出炮口的速度是1250米每秒,也就是一秒飛行一千多米,如果對三公裡外飛來的目標進行攔截,那炮彈就需要三秒鐘才能到達,而對於3馬赫速度飛行的來襲目標來說,三秒鐘也能移動兩三公裡的距離!
當然了,這兩三公裡主要是向軍艦奔襲,橫向移動的距離或許就幾百米,但是就算是幾百米,也會帶來巨大的誤差。
如果不提前測算目標位置,那就算是一萬發每分鐘的射速也不夠用!更何況備彈隻有2500發。
把目標放近了再攔截,可以降低目標的機動範圍,但是同時,也意味著更大的危險:就算是攔截成功,把目標打爆,那些碎片也可能會洶湧地飛向軍艦,砸在軍艦上!現代軍艦都是薄鋼板建造的,有可能擋不住這種攻擊。
火控係統在飛速地計算,下一秒,準備工作全部完成。
“開火!”
“嗡……嗵嗵嗵……轟!”
1130近防炮是外能源驅動的艦炮,所以先得用液壓馬達驅動它轉動起來,接著就是開火,30毫米炮開火的聲音是嗵嗵嗵的,但是射速過快,這些聲音彙聚到一起,就變成了爆鳴聲。
11個炮管高速轉動,炮口射出炮彈,冒出火焰,這些火焰彙聚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一個特大號的打火機,而30毫米的炮彈正在用每秒183發的速度飛出!
1130炮的射速世界第一,炮管旋轉起來之後,每分鐘射速一萬一千發!
隻有這麼大的射速,才能製造出來足夠多的彈幕,才能夠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它的射速已經遠遠地把對手拋開,排名第二的近防炮射速也不過每分鐘四千五百發而已。
這種恐怖的射速也意味著恐怖的消耗速度,1130炮一響,絕對的黃金萬兩,為了追求殺傷力,它采用的可不是普通的30毫米高爆彈,而是專門研製的尾翼穩定脫殼鎢合金穿甲彈!
這種炮彈的彈頭整體采用鎢合金製造,保證在三千米的距離上也能擊穿所有反艦導彈的戰鬥部!要知道,反艦導彈一般都是半穿甲戰鬥部,戰鬥部也很硬,所以近防炮的炮彈要更硬!
彈芯的後麵帶尾翼,中間還需要有馬鞍形的彈托,用數控技術加工,成本可想而知:一枚炮彈就價值兩千塊錢!
如果對付亞音速目標,隻要打一個短點射,17枚炮彈過去,就能成功解決,這樣也不過就是幾萬塊錢的事,但是,對付超音速反艦導彈,使用的炮彈就得多了,現在為了追求殺傷效果,更是整整打了兩秒鐘,三百多枚炮彈飛向目標。
幾十萬就這樣燒出去了!這玩意兒可不比紅旗十便宜,但是,這氣場很強大,絕非紅旗十能比的,僅僅這開炮的場景,就夠震撼的了,而炮彈飛出去,更是壯觀!
密集的炮彈飛向目標,在軍艦到目標之間構成了一道彈幕,這場景,隻有古代作戰時候弓弩齊射才能有這種景象!又如同密密麻麻的蝗蟲一般,讓人不寒而栗。
近防炮的作戰方式就是組織彈幕,擋在目標的前方,目標想要飛過來,就要穿過這片彈幕,然後就會被擊中,這次的日炙反艦導彈也不例外!
最後一枚日炙導彈了,當然了,它並不知道擋在自己前麵的是什麼,當彈幕出現的時候,它的雷達受到了乾擾,大量的回波充斥到了它的雷達內,然後傳遞給了彈載計算機,片刻之後,彈載計算機就做出了判斷:鉑條乾擾,繼續向前飛!
對付紅外導彈用熱焰彈,對於雷達製導的導彈,自然就得使用鉑條乾擾,讓雷達接收到無數回波,從而無法分辨目標。
不過,日炙導彈沒有上當,它決定繼續向前飛,隻要穿過這片鉑條乾擾區域,它就能狠狠地砸上目標!
此時,距離目標還有三公裡,對它來說,就是三四秒鐘的事情,而在這段時間裡,目標哪怕是全速航行,也不過航行幾十米的距離,絕對不可能開走半個艦艇的長度,依舊在它的打擊範圍內!
所以,日炙導彈還在平穩地飛行,然後,下一秒,它就一頭紮進了30毫米穿甲彈的彈幕內。
巨大的日炙導彈正麵投影麵積很大,所以幾乎沒什麼懸念,瞬間就有穿甲彈擊中了它的彈體,鎢合金的彈頭輕鬆地砸透了它的鈦合金外殼,鑽進了彈頭內部的設備艙,在裡麵翻滾,把所有的電子設備都給攪了個稀巴爛,然後繼續向前,撞擊到了半穿甲戰鬥部上。
對導彈來說,彈頭上來就是戰鬥部,這是最容易攻擊敵人的,但是同時,也意味著製導設備沒法放置了,不管是雷達製導係統的雷達天線,還是紅外引導的紅外導引頭,都需要布置在最前麵,所以戰鬥部隻能後移。
不過這也無所謂,等到命中目標,前麵砸爛了,後麵的戰鬥部自然也就露出來了。
凡是反艦導彈,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半穿甲戰鬥部,外麵是硬質金屬,裡麵是炸藥。
這層硬質金屬有多強?超音速的日炙導彈沒有具體數據,但是國內外銷的鷹擊-8反艦導彈,哪怕就算是以60度角命中軍艦,也能穿透120毫米厚的52號鋼板,然後繼續向前鑽幾米再爆炸。
至於日炙導彈,這個數據隻會更強,畢竟一旦砸到軍艦上,它用2.3馬赫的速度,就能把目標砸出一個大窟窿來,打鐵還需自身硬,它的戰鬥部也絕對強,三百公斤的戰鬥部,恐怕有兩百公斤以上都是這塊金屬的重量。
所以,哪怕就算是30毫米的鎢合金穿甲彈,也不可能把它的戰鬥部洞穿。
不過,能把導彈前麵的電子設備攪個稀巴爛,攔截任務就算是完成了,這枚導彈已經沒有了任何準頭,甚至就連保持正常飛行都不可能,它腦袋一歪,開始向下麵墜落。
就在它剛剛低頭的瞬間,第二枚脫殼穿甲彈飛來,正好砸進了它的彈體中央。
這裡沒有戰鬥部的阻撓,所以,穿甲彈成功地砸進去,又從對麵砸出來,硬生生地將它洞穿,下一秒,白煙從這個窟窿裡冒出。
這枚導彈砸中的位置正好是燃料箱!
其實,反艦導彈都一樣,過了戰鬥部,後麵自然就輪到燃料箱了。
第一代反艦導彈都是液體燃料,使用的是火箭發動機,燃料也都是有毒和有腐蝕性的,所以需要在發射前加注,造成這種導彈作戰準備時間長,不利於快速反應。
所以,第二代反艦導彈不約而同,都使用起來了固體火箭發動機,雖然隻有三四十公裡的射程,但是由於不需要要加燃料,所以準備時間很短,可以快速發射。
不過,為了提升射程,反艦導彈又進化到使用渦噴或者是渦扇發動機,這個時候又需要液體燃料,不過此時已經是航空燃料,可以長時間貯存,沒有第一代液體燃料那麼複雜。
至於日炙這種超音速反艦導彈,用的是衝壓發動機,所以燃料也是航空燃料,便於貯存,也很容易燃燒。
當液體燃料揮發出來白煙之後,下一秒,整個導彈就變成了火球,再然後,噗通!
七米的高度,掉落也就是一兩秒的事情,絕對的說時遲,那時快,整個攔截過程瞬間完成。
不過,距離太近了,三公裡的距離上攔截,當導彈被命中之後落水,距離歐奈宰號隻剩下一公裡左右了!
看著這枚導彈掉落到海裡,卡亞尼鬆了口氣,還好,終於給打下來了,否則……
如果沒打下來,按照預先安排,導彈也會自爆,不過,那畢竟還是有危險的,萬一要是引爆時間過晚,碎片還是能打過來的。
不過,既然敢進行這種演習,那就是有信心的!
四枚導彈,全部被擊落,而且用的還都是不一樣的方式!
當看到這些表演的時候,美國人沉默了。
到目前為止,美國人都沒有太好的攔截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方式,雖然他們的宙斯盾係統很先進,標準導彈也能完成攔截任務,但是,萬一有漏網之魚呢?
他們的密集陣是攔不住的,他們的拉姆導彈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可靠性,至少他們不敢像下麵的那些家夥們一樣做這種實驗。
神盾戰艦的防護力,太強悍了!
阿三更是沉默無語了。
阿三們還能說什麼?他們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無堅不摧,可以乾掉東方人的航母?不用說航母了,就連神盾艦都乾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