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覺
得閱兵台肯定是視野最好的地方,但是讓他爹一說忽然就覺得這地方還不如樊樓。
閱兵台的視野的確最好,但是除了官家和少數幾個人外其他人都隻能站著,哪兒有樊樓裡小酒喝著小菜吃著舒坦。
小小蘇沒法跟著爹娘姐姐去樊樓,隻能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硬說看的清楚最重要,他就不信皇宮炸起來後還有人能坐得住。
什麼酒水茶菜,不掀翻就不錯了。
對,一定是這樣。
趙仲針身為皇長子其實是有座位的,但是他嫌坐著看不清楚,索性和蘇景殊一起站在圍欄裡麵說悄悄話。
炸皇宮啊,這場麵所有人都是頭一次看,還怪激動的。
趙曙笑吟吟坐在主位,看上去和先帝一樣溫文爾雅沒脾氣。
閱兵儀式之前需要皇帝說幾句,他也沒說太多,隻說希望宋遼兩國能夠永結同好,聽的在場的遼國使臣心花怒放,越發覺得割地和添歲幣兩件任務都能完成。
直到他們看到了幾門奇形怪狀的火炮出現在宣德門外。
遼國使臣:???
大宋官員:???
高台上能看到宣德門的百姓:???
什麼玩意兒?
“今日閱兵,朕欲與文武百官以及遼國使臣共同檢閱火炮。”趙曙溫聲道,“諸位皆知皇宮如今不能住人,恰好廣備攻城作造出新炮亟待檢閱,朕想了想,不如就用皇宮大慶殿來檢閱火炮,如此也好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年輕的官家說話溫聲細氣,溫良恭儉讓五種儒家崇尚的美德看上去讓他占了個遍兒,如果他說的不是要炸皇宮就更好了。
遼國使臣全都傻了,見過檢閱士兵的,沒見過上來就拉著彆國使臣一同觀看炸皇宮的,這位新即位的皇帝是不是有病?
不明所以的大宋朝臣也有些傻眼,但是看官家和相公們若無其事的模樣,心裡再多疑問也都隻能壓下去。
現在有外人在場不好說,有什麼事情都等閱兵結束才好開口。
蕭禧僵硬的扯扯嘴角,拱手回了幾句,心裡莫名有種不祥的預感。
眼前這位年輕的皇帝是個傻子的話對大遼百利而無一害,但是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皇帝隻是看上去軟乎乎沒脾氣,他身邊那些宰相卻都不是簡單之人,尤其是前些年鎮守北疆的韓琦,大遼沒少在那人手底下吃虧,他不信皇帝可以在幾個宰相眼皮子底下犯傻。
即便要犯傻也不會任他在遼國使臣麵前犯傻。
他們有什麼依仗?剛才推出來的那門奇形怪狀的火炮?
小小一門火炮能有多大威力?鬨著玩也不能這麼鬨。
蕭禧忽然想起來被殺掉的副使說的南國造出威力巨大的火炮的話,威力巨大?能有多大?
士兵帶著炮彈火炮停在宣德門外,從宣德門到大慶殿一路毫無阻隔,空空蕩蕩非常適合炮轟大殿,但是這個距離是以往的火炮絕對炸不到的距離。
莫說火炮
停在宣德門,就是再往前走,走到大慶殿門外開炮都不一定能炸出個坑兒。
那是皇宮正殿,俗稱金殿的正殿,有多堅固可想而知。
但是皇帝隻是拿起旁邊準備好的口罩,讓一同觀看閱兵的其他官員也都做好防護,免得待會兒炸起來被煙氣毒氣熏到。
蕭禧:……
蕭禧看著手邊用好幾層紗布縫出來的小東西,麵色黑沉,“都戴上。”
他倒要看看宋人的火炮到底有多厲害,還能炸翻天不成?
火炮準備妥當,埋在大慶殿各處的炸藥也都放好,高台外的禁軍拿著厚紙板卷成的喇叭讓百姓捂住口鼻,連喊三遍之後也不管上麵的百姓有沒有照做,拿出提前發給他們的口罩戴的嚴嚴實實。
各處皆以準備妥當,皇帝朝旁邊的傳令官點點頭,命令一層一層傳到宣德門外的炮手處。
萬眾矚目之下,炮手強忍緊張點炮發射,炮彈在空中劃過一道拋物線,落下的順下便是轟隆一聲巨響。
隨著火藥炸開,大慶殿內埋好的炸藥也相繼爆炸,陽光下金光閃爍的大慶殿轟然倒塌,滾滾濃煙自坍塌的宮殿中泛出,炸開的磚石甚至崩到了外麵的城牆上。
隨著爆炸聲的響起,地麵甚至隨著發生振動,仿佛底下有地龍正在翻身。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這是象征著權利的金鑾殿,無數人拚了性命也要擠進去的金鑾殿,就算汴京城被洪水泡壞了大半座城池,也依舊能穩穩佇立的金鑾殿。
就這麼塌了?
炮彈哪有那麼大的威力?方才是天降神雷了吧?
可是現在晴空萬裡,除了轟然坍塌的大慶殿外其他宮殿都好好的,他們這些圍觀的人也完好無損,總不能是官家和老天商量好什麼時候要降下神雷好給他們觀看吧?
高台上的百姓難以置信,閱兵台上的遼國使臣更不敢相信。
能出使大宋的臣子地位都不低,他們看到的不隻是坍塌的大慶殿,而是那門遠在宣德門外就能將大慶殿轟塌的大炮。
皇宮的堅固比之城牆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是皇帝自己住的地方,肯定怎麼好怎麼修,之前出使汴京都會到皇宮覲見宋帝,這次雖未來得及進宮,但是也可以看出皇宮依舊是那一座。
大遼在汴京安插著探子,皇宮有毒的消息是真的,宋人也沒有先把皇宮推倒之後倉促建間不結實的來騙他們,剛才炸掉的大慶殿的確是他們熟悉的那座大慶殿。
火炮能從宣德門打到大慶殿,這個距離令人心驚,炮彈的威力大到足以將天下最結實的宮殿夷為平地,更是讓他們無法接受。
這還隻是一門火炮,若是宋人能造出千百門火炮,大遼的騎兵在這些大炮麵前無濟於事,戰馬還沒衝過來就已經被炸死,這仗還怎麼打?
天要亡遼!
天要亡他們契丹!
蕭禧臉色煞白,看著依舊泛著煙塵的大慶殿廢墟渾身冰涼,再看到眼前皇帝那笑吟吟的模樣也感受不到軟弱
可欺,隻覺得一股子涼氣兒從腳底泛上來,怎麼看怎麼可怖。
彆說蕭禧,連趙曙自己都看呆了,為了震懾契丹人才強忍著作出不過如此的樣子。
在場真正淡定的可能隻有蘇景殊一個。
小小蘇看完爆炸淡定回神,戳戳旁邊驚的嘴巴能放下雞蛋的小光國公讓他有點反應。
這種時候契丹人看傻了很正常,大宋這邊也沒有動靜很容易讓對麵覺得他們也沒見識。
趙仲針打了個激靈回過神,立刻拍手鼓掌叫好。
有皇長子帶頭鼓掌,其他人也都如夢初醒般跟著拍手,越拍越用力,拍到手都紅了也沒有停下來。
閱兵台上的動靜傳到周邊,高台上百姓的反應就比大臣們火熱多了,要不是台子上地方小施展不開,他們怕是能捶胸頓足仰天長嘯然後扛著大炮衝到北地轟了契丹人的老家。
大炮開兮轟他娘!
炸炸炸炸炸炸炸!
百姓不願從軍當兵不代表他們不願意保家衛國,要是能收複失地光宗耀祖,就是刺上字從小兵做起又能怎樣?
實在不想刺字也有彆的法子,先去考個功名然後去軍中當監軍或者直接棄文從武,身上有功名乾什麼都行,文人掌兵比武將掌兵更容易,帶上大炮轟就完事兒了。
連大慶殿都扛不住火炮的威力,契丹人血肉之軀敢攔就敢死。
不怕死的就都來試試!
高台上山呼海嘯,高台下的百姓沒看到爆炸,但是他們聽到了剛才的爆炸聲也感受到了地麵的震動,激動很快傳到高台下麵,這時候說什麼都難以表達他們的心情,沒一會兒底下所有人都在高呼“萬歲”。
趙曙聽著百姓們欣喜若狂的聲音眼眶微熱,但現在不是感動的時候,先把眼前這些礙眼的遼國使臣弄走才是正經。
年輕的官家麵上笑意未減,語氣也是和剛才一樣的溫和,方才的火炮林牙也看到了,希望林牙能將今日見聞如實彙報回遼國。大宋如今捉襟見肘,連皇宮都無法再住人,國庫空虛無力重修宮室,朕和家人隻能住在京郊彆院,希望遼帝考慮考慮取消歲幣之事,大宋會派使臣隨林牙一同前去遼國。?”
大宋已經窘迫到連皇宮都沒有,宋遼乃是兄弟之國,遼帝深明大義,得知兄弟家過的艱難肯定會施以援手對吧?
蕭禧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厚厚的口罩也沒法掩蓋他的臉色。
取消歲幣?
他出使汴京是為了增加歲幣以及討要關南十州,若是來這一趟什麼都沒要到還把到手的好處給丟了,他連他自己的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繼續往上爬?
可是不表態也不行,宋帝今天準備這一出就是為了威嚇,他們見到的隻是一門大炮,誰也不知道大宋還有多少門大炮。
這個皇帝明顯不是省油的燈,不像他的養父一樣麵對遼國處處求全,宋室如今有此等神器在手,一旦談判不順恐怕真的會開戰。
遼國那邊什麼情況他很清楚,雖說每次威脅宋室時都動
輒幾十萬大軍,但是真打起來他們也會傷筋動骨。
大遼已經不是蕭太後和聖宗皇帝主事時的大遼,如今的大遼也是內憂外患,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年年都想著增加歲幣。
?本作者醉酒花間提醒您《[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兩國真要開戰的話,遼國絕無還手之力。
蕭禧掐著掌心強作鎮定,深吸了好幾口氣才找回自己的聲音,“不知剛才的火炮是什麼時候造出來的,倒是第一次見。”
趙曙眉眼彎彎,“才造出來不久,恰好遼使到來便拿了出來。朕剛繼位不久,不知該如何對遼國表達友好之情,翻來覆去隻想到將廣備攻城作的最新成果展示出來,林牙覺得如何?”
蕭禧聽到這話幾近吐血,但他是正使,要是連他都穩不住,大遼的麵子才是真的被宋人踩在腳底下。
風水輪流轉,宋室接連兩位主和的皇帝,怎麼忽然出了這麼個怪胎?
他真想開戰不成?
蕭禧腦子裡還是剛才的爆炸的聲音,轟隆隆聽不見彆的動靜,隻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此物威力甚大,臣下定會將所見所聞如實稟報我國陛下。”
趙曙笑了笑,“有勞林牙。”
遼帝這次派出的使臣很不錯,有本事才好,有本事才知道怎麼談判,要是換個隻知道耀武揚威卻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主的使臣過來他反倒要煩心。
官家和遼國使臣說話的時間閱兵台上的大臣們也反應了過來,難怪各位相公那麼淡定,他們要是早知道大宋有這般神器他們也淡定。
此等神器用來攻城再合適不過,什麼八牛弩什麼霹靂彈,在大炮麵前都不夠看。
軍中要是多配幾門大炮,遼國引以為傲的騎兵在他們麵前討不到半點好處。騎兵衝鋒需要時間,他們的大炮隔了老遠都能開炮,大刀長矛在他們的大炮麵前屁都不是。
天大的好事兒啊!
朝中主和派比主戰派多的多,但是大部分人都是覺得大宋打不過遼國才主和,如今看到這等攻城拔寨的必備利器立刻改換陣營,忽然覺得其實和遼國開戰也沒什麼。
以前覺得打仗費錢費力還不討好,打了勝仗要花錢,打了敗仗不光要花錢還要賠錢,怎麼算怎麼不劃算,不如直接不打。
現在他們的大炮能直接奠定戰局勝負,直接沒有打敗仗的可能,這還有什麼不敢打的?
契丹人能不講臉麵來劫掠他們,他們為什麼不能反過來讓契丹人賠他們錢?
他們可以打完勝仗然後去找遼國要錢,把遼國曾經對他們做過的事情都做一遍。彆說什麼大宋禮儀之邦不乾那種事情,講理也得看是什麼時候,契丹人先對他們不講理的,他們憑什麼對不講理的人講理?
孔夫子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他們大宋的文人熟讀聖賢書,不會連這句話都不知道。真宗皇帝當年簽訂澶淵之盟是不確定接下來能不能打得過才簽的,雖然打了勝仗還賠錢簽盟約飽受詬病,但是之後幾十年使邊疆百姓免受兵燹之災亦是大功。
功過相抵,不管怎
麼說,澶淵之盟對大宋而言並不是壞事,對宋遼兩國的百姓而言更是好處遠遠多於壞處。
邊境榷場每年經手的金銀何止三十萬,宋遼兩國打了二十多年的仗,隻軍費就花了超過三千萬。隻要忍得下花錢買平安的恥辱,三十萬的歲幣對大宋而言完全不算什麼。
如今和真宗皇帝時不一樣,大宋不是當年的大宋,遼國也不是當年的遼國。現在不是能不能確定接下來打不打得過,而是遼國那邊要擔心他們的戰馬跑的夠不夠快。大宋的炮彈不長眼睛,跑的不夠快被炸死在戰場上他們可不賠。
原本主和的官員在看到大炮的威力後倒戈了一大半,另外一半沒有倒戈不是覺得大宋打不過,而是腦子裡在計算打仗要花多少錢,這些錢花出去到底值不值。
文臣的反應略顯複雜,武將們那邊就簡單多了。
反正大宋不需要武將有腦子,既然讓他們看見火炮了那就沒有再收回去的道理。
隻要朝廷願意把火炮給他們拉到大營,就算以後還得天南海北的跑、就算辛辛苦苦練出來的兵要留給繼任者、就算運氣不好水土不服中道崩殂,隻要有大炮在身邊他們都願意打打打打打!
什麼都彆說了,就問什麼時候開戰!
他們帶著大炮轟完遼國轟西夏,收拾完這倆總是搞事兒的鄰居後再看看周邊還有哪個不聽話。
唐時的武將沒有滅國的功勞就不好意思稱名將,他們大宋的武將也想感受感受滅國的風光。
就算打完仗直接收回兵權也沒關係,隻要有滅國的功勞在,他們凱旋後照樣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武將們眼裡泛著興奮的光,看著席位上的遼國使臣像是看大肥肉,好像已經看到將來收複燕雲滅掉遼國的威風時刻。
這哪兒是遼國使臣,這分明都是他們的戰功,都是他們的大寶貝。
蕭禧的心徹底涼了。
他頂著身後如狼似虎的眼神,已經不知道是回到遼國後被遼帝拖出去砍了好,還是直接在汴京的驛館中自殺好。
左右都是死,要不直接死在這裡算了。
隻要他死了,什麼糟心事兒都追不上他。
那部《武經總要》他們大遼的重臣都看過,裡麵分明沒有真正有殺傷力的武器,怎會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