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的皇後堂妹 封嬪×廢後(1 / 2)

李治迷迷糊糊聽到有人啜泣, 睜開眼睛,就看見賀蘭敏月坐在床頭垂淚。

賀蘭敏月眼中泛著點點淚光,眼尾釀出一抹流霞般的紅暈, 香姿玉豔中透出七八分楚楚可憐。

李治突然覺得一覺醒來, 看見這樣一幅美人心碎垂淚圖竟然是如此賞心悅目。

罪過, 罪過。

李治心中有些鄙棄自己。

賀蘭敏月見李治怔怔地盯著自己, 以為他為自己的容顏所惑 ,心中得意,對所求之事更添信心。

珍珠似的眼淚從賀蘭敏月小鹿般的眼睛泣出,順著光潔細膩的臉蛋滾落, 最終在小巧的下巴處彙合成一滴。

“嘀嗒”一聲, 淚珠兒落在李治的肩膀,帶著尚未散去的餘溫。

賀蘭敏月自恃美貌,嫌棄脂粉俗氣, 經常淡掃蛾眉前來伴駕。

因而她哭泣時, 無一絲妝痕闌乾的汙跡,反而像玉人垂淚, 鮫人泣珠。

“敏月, 怎麼哭了?”李治終於回過神來。

賀蘭敏月哽咽道:“沒什麼, 隻是想到以後。”

“以後?”李治重複了一遍,心中有了猜測。

賀蘭敏月:“敏月仰慕陛下, 侍奉陛下的這幾年沒有不用心的。陛下待我之心, 敏月心中清楚,隻是流言傷人。敏月不求為妃為嬪,但求陛下給個名分,也好堵上那些好事之徒的嘴。”

李治聽罷,心中鬆了一口氣, 原來賀蘭敏月不是想離開自己,而是求一名分。

李治張嘴剛要答應,腦海中就浮現了媚娘緊皺的眉頭,話頭一轉道:“後宮之事由皇後掌管,我與皇後商議此事。”

“封妃之事不是陛下一句話的事情?當年姨娘的昭儀,陛下也不是張嘴就封了?”賀蘭敏月的聲音急促起來,就像夏日驟雨。

姨娘一直不讚同她們母女進宮,陛下找姨娘商議,姨娘怎會答應?

李治聽了,心中不悅,但念及賀蘭敏月年紀小,解釋道:“皇後是一國之母,後宮之主,後宮之事不能越過皇後。”

當年媚娘進宮也是經過王皇後同意的。他阿耶雖然女人如雲,寵妃如過江之鯽,但對他阿娘長孫皇後一直敬重信任有加。

寵妃再受寵,也沒有人能越過他阿娘。

賀蘭敏月咬著唇,哭道:“我難道就無名無分一直跟著陛下嗎?”

李治起身,宮女太監魚貫而入,為他更衣洗漱。走之前,李治回頭道:“我把這事和皇後商量一下,皇後允了,我封你做婕妤。”

李治走後,賀蘭敏月氣衝衝地回去找韓國夫人商議。

李治下朝,來到武媚娘宮中去探望小公主。小公主長開之後玉雪可愛,舉著粉嫩嫩的小拳頭,捧在兩腮邊,睡得正香。

“媚娘,敏月進宮這麼久,是不是可以給她個名分?”

李治此話一出,沉默就吞噬了殿內所有的聲音。

“哦。”

良久,武媚娘輕不可聞地說了聲。她手一揮,蘭娘趕緊過來抱起小公主帶人去了後殿。

圖窮匕見。

武媚娘的心被這把終於亮出來的匕首割成一條條,扔到地上任人踐踏。

李治透過武媚娘平靜的眼神,仿佛看見了底下翻天的巨浪。

“其實沒什麼,媚娘你當我沒說。”李治不願意因為賀蘭敏月壞了夫妻情分。

武媚娘突然歎了一口氣,道:“臣妾想起了徐賢妃,她曾經說過以色侍人難得長久。”

“臣妾是皇後,臣妾不會攔著陛下去寵幸誰。敏月和徐賢妃相比如何,陛下心中自明。可臣妾也是敏月的親人,臣妾希望敏月一生能夠平安快樂。陛下,你能保證能寵愛敏月一輩子嗎?”

“如果陛下能保證,臣妾立馬給敏月封賢妃。”

李治被武媚娘熾熱的目光燙了下,氣勢削減了幾分。

“事事難得雙全。臣妾阻止不了陛下寵幸敏月,但臣妾也不希望敏月一輩子寂寞老死宮廷。”

武媚娘上前握住李治的手,哀求道:“敏月伴駕這麼久,陛下你就給她一個幸福地度過後半生的機會。”

李治被武媚娘的話牽著走,聞言,遲疑道:“可是敏月她被流言所傷……”

武媚娘緩緩搖搖頭:“不過是些流俗之言罷了。你我百年之後,就憑敏月這丫頭的表兄弟們,誰還能欺負她不成?”

“若陛下念著敏月的好,你現在給她封個國夫人,看誰能小看她?”

李治覺得十分有道理,道:“就封……魏國夫人。”

武媚娘心中一滯,麵色如常道:“臣妾代敏月謝陛下。”

“還是皇後你考慮周全。”李治滿意道。

李治走後,武媚娘跌坐在榻上,將身體的重量放在憑幾之上,眼神不知飄向了什麼地方。

絕對不能給賀蘭敏月名分!

給了名分,她會想要孩子。有了孩子,她會覬覦後位和太子之位。

人總是這樣得隴望蜀。

她就是這樣一步步地走上後位的。

將賀蘭敏月死死地擋在後宮之外,才能杜絕一切危險

想罷,武媚娘叫來心腹宮女,叮囑她要看牢賀蘭敏月以及……韓國夫人。

韓國夫人和賀蘭敏月在宮中住了這麼多年,身邊的宮女進進出出,長久留下地沒幾個,養成的心腹還都是臥底。

就像《紅樓夢》中晴雯說襲人,“連個姑娘還沒掙上去呢,也不過和我似的”。①

賀蘭敏月和韓國夫人連個後宮名分都沒有,就這樣指望宮裡的那群人精賣命,得了吧。

危險高,收益小,又有皇後娘娘這尊怒目金剛在,誰敢捋虎須?

賀蘭敏月名分之事最後以封魏國夫人而告一段落。

就在長安一片祥和中,西北發生了一戰大規模的戰爭。

蘇定方率領涼州和鄯州的軍隊,打退了吐蕃,護住了吐穀渾。

吐穀渾是鮮卑族西遷建立的政權,先從吐蕃,後又歸唐。現首領慕容諾曷(音何)缽娶了李唐宗室弘化公主,與唐朝關係親密,但經常受到吐蕃的攻伐。

這次吐蕃權臣率軍來打,吐穀渾見狀不對,忙派人向安集大使蘇定方求援。

蘇定方得知後,當機立斷,率軍支援,在半路上遇到北逃的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等人。

弘化公主性格剛毅,膽略過人,她說服被打破膽的吐穀渾眾人,重整旗鼓,兩軍合稱一處,受蘇定方指揮,收複失地。

唐軍和吐蕃發生了大規模的戰鬥,雙方互有損失。

吐蕃損兵折將,唐軍糧草告急,雙方約和。吐蕃退出吐穀渾,唐軍受慕容諾曷缽和弘化公主之邀暫駐吐穀渾北部。

這場戰場結束得很快,李治接到戰報沒過一個月,就收到了捷報。

蘇定方在征高麗一戰中無功而返,雖未受到懲罰,但受到了高宗冷落閒置。

若非秦夢年據實以告,他不會這麼快又領兵起用。高宗念其功勞和謀略,就將其派到西北抵禦吐蕃。

沒想到竟然起了這麼大的作用!

吐穀渾處在吐蕃和大唐之間,是吐蕃和大唐的緩衝區。若吐穀渾被吐蕃占領,後果不堪設想。

李治對蘇定方等人加官進爵。秦夢年在此處戰鬥中獨領一軍,出色地完成任務,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被李治封為正四品的中郎將。

東北也傳來捷報,唐和新羅聯軍大敗日本和百濟殘部。

李治在龍朔三年過得春風得意,新添一女,又得捷報。

然而李治的身體卻沒有像唐王朝一樣蒸蒸日上,風疾時好時壞,精力不足支撐獨立處理朝政。

麟德元年,朝堂之上,一道珠簾遮住朝臣窺探的目光。

李治下旨,武後上朝聽政。

皇後垂簾聽政在後世看來是女主當權,禍亂之兆。但從李治這個時代往前推,會發現皇後參與朝政很普遍。

而且李唐皇室本身就帶有胡人風氣,胡人之中婦人支撐門戶是很普遍的事情。

獨孤皇後參與朝政,與隋文帝一起治國理政,時人並稱二聖。

還有,太宗朝的長孫皇後和徐賢妃都曾諷諫皇帝議論朝政,這要放在清朝,那就是“後宮乾政”的大罪名,想活都難。

再說了,相比於朝臣輔政,李治更願意讓武則天臨朝聽政。

李治初開始感覺輕鬆了許多,但隨著武後越來越深入朝政,李治明顯感到武媚娘在朝政上的強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