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聖母神皇 洛水出寶圖×琅琊王謀反……(2 / 2)

大臣觀賞完瑞石,沒過兩天,神都的百姓就將武媚娘和女媧聯想在一起。

很多人都看過媧皇廟戲樓演的《女媧造人》《女媧補天》戲目。

傳言女媧是人族聖母,手有神器山河社稷圖,繪有人間山河,變化無窮,能盛裝萬人。女媧的丈夫大聖伏羲,有神器河圖洛書,演化無窮,知過去未來。

寶圖會不會就是傳說中的河圖洛書?太後難道和女媧有什麼聯係?女媧伏羲是二聖,高宗太後也是二聖,他們是神仙托生的嗎?

巍峨的宮牆將民間傳言的紛紛擾擾與皇宮隔開,但依然有熱鬨的餘韻飄散進來。武婧兒最近的重心都放到掌控輿論上。

四月,唐同泰獻上瑞石。四月底,武承嗣等人糾集一幫大臣紛紛上書,請求為皇太後加封“聖母神皇”的尊號。

武媚娘托詞才淺德薄沒有接受,但在大臣們執意勸進之下,被迫同意。

聖母神皇,簡稱“神皇”。

這是武媚娘思考了許久才想出的稱號。

身為女性,這不僅是她臨朝稱製的困擾,更是她邁向帝位的障礙。

讀書人學的都是儒家經典,尊男卑女是前人定下的“至理良言”。它們在讀書人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仿佛就是與生俱來的。

在他們看來,太後執政並不是常態,是需要撥亂反正的變態,是需要他們這群仁人義士挺身而出,讓天下回歸正道。

即使是死,那也是殉道而亡,百年之後,汗青之上,是萬古流芳。

那群編史書的人,也是和他們抱有同樣信念的人。

因此,大臣們知道,武媚娘知道大臣們知道,她手中的權利是竊取自兒子。早晚有一天,這個權力要還給兒子。

這就是“返政”的理論基礎。

從男女之彆而論,武媚娘無法以女性的身份在朝廷長久地掌握皇權。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武媚娘從儒家經典中,找到了“孝”,以母親的身份占據道義的高地,應對天下的不滿。

然而,實際上,這還是十分薄弱的。就好比,社會運行中有許多規則,尊男卑女是一級規則,孝順母親隻能算是次一級的二級規則。社會固然要遵守二級規則,但若和一級規則發生矛盾,當然是優先級最高最基礎的一級規則生效。

武媚娘想要稱帝,不僅要手握實權,更要讓自己稱帝的理論和大義無懈可擊。唯有這樣,才能長治久安,才能師出有名鎮壓叛亂。

聖母賦予武媚娘母親的身份和“孝”的武器,神皇則是模糊的詞彙,作為從太後從皇帝的過渡。

神皇,和前麵的聖母結合,可以理解為神皇後,也可以單獨認為皇帝。

不得不說,“聖母神皇”這個尊號十分巧妙,而且匠心獨運。不愧是浸淫政治三十多年的武媚娘想出的絕妙主意!諳熟規則,並利用規則為自己服務。

武婧兒再一次對武媚娘折服。

兩人又一次站在觀月亭上望遠,遠方隱隱可見明堂建起的輪廓,高大巍峨,不似在人間。

“恭賀神皇陛下。”武婧兒笑著說道。

武媚娘眉眼彎起,伸展雙臂,仿佛要擁抱這方天地似的。

“我仿佛聽到這天地對我低語。祂在說,要將這片天地交給我。”武媚娘的眼睛微闔說道。

武婧兒聞言愣了一下,這句話讓她仿佛覺得武媚娘仿佛陷入譫(音瞻)妄的狀態,心一下子揪起了。

武媚娘沒有聽到武婧兒的回話,睜開眼睛,就看見武婧兒一臉糾結和擔憂,突然笑起來道:“我很清醒,前所未有的清醒。”

武婧兒聞言才將心放下,道:“人一生下來,頭頂青天,腳踏實地,就要實實在在做一些事情。否則,終日陷入妄想,一事無成,隻能步入王莽後塵罷了。”

“當日王莽放著問題不解決,反而專注於祥瑞符命,地名一日三變,錢製一變再變。他不但沒有任何解決問題,反而讓朝廷製度混亂、經濟紊亂、無端加劇與民族的矛盾。”

“在大軍即將兵臨城下時,他非但沒有組織軍隊奮起抵抗,反而帶著文武百官向上天哭訴。最終,身死族滅。”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若上天有知,王莽這等用心侍奉的人為何沒有落個好下場?可見上天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武媚娘看著武婧兒,她是第一次見武婧兒這麼言辭慷慨,隱隱還帶著一股憂慮。

“那當如何?”武媚娘忍不住問道。

武婧兒和武媚娘對視,笑起來道:“有人已經交出了幾乎滿分的答卷。”

武媚娘的眼睛微微睜大。

過了一會兒,反應過來的武媚娘大笑起來,武婧兒也跟著笑起來。

是的,太宗皇帝已經找到了正確的路,並且向天地黎庶交出了幾乎滿分的答卷。

太宗皇帝政變上位,殺兄殺弟逼父,完全將兄弟友悌,對父孝順置之不理。但到了今日,誰提起太宗,沒有不懷念的。

“我當以太宗皇帝為鑒。”武媚娘鄭重地說道。

她進宮的晚。進宮時,能婉言熄滅太宗怒火的長孫皇後已逝,朝中又有魏王李泰和太子的爭儲鬥爭,太宗皇帝比初即位的那幾年更暴躁更易怒。

這與她小時聽到太宗皇帝英明神武虛懷納諫的形象,相去很遠。她了解的太宗固然雄才偉略,然而對當時尚且年輕的她而言,卻有很多缺點。

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關於太宗的記憶變得柔和,仿佛帶了一層濾鏡。而且,太宗的形象在時間流逝中摻雜了武媚娘的演繹。

武媚娘說她向太宗學習。

與其說是像太宗學習,不如說是向她想象中的那個完美的明君靠齊。

正當武媚娘春風得意,想要在這江山之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時,博州傳來消息,琅琊王李衝謀反。

“終於來了。”得到消息的武媚娘冷笑起來:“召宰臣進殿商議事情。你們都留在這裡,以備谘詢。”

宰臣們也是剛得知琅琊王謀反的消息。同樣謀反的場景再現,但此時卻沒有人像裴炎那樣有膽子敢提議返政。

發生叛亂,自然要去平亂。宰臣中討論的是誰要去平亂。

事實上,大唐能征善戰的將領都鎮守四邊,安西的王孝傑、西南的秦夢年和黑齒常之,北方的庫狄雲珠和安東的王方翼。

這些人閉著眼睛挑一個,都能輕易平定叛亂。邊地形勢複雜,鎮撫的部族各個都不好惹。能將這些刺頭壓製得死死的這些人,那都更不好惹。

大臣也知道這些。於是有人提議,不若調回一個,任命為行軍大總管,鎮壓叛亂。

“不行。”有人出言反駁:“逆賊李衝不過是一優遊子弟,陛下隨意遣一大臣即可平定。若調動諸位都護將軍,怕引發蕃部動蕩。”

“如今天下晏然,百姓安居樂業。逆賊李衝不得人心,失道寡助,朝中人才濟濟,定有斬逆賊於馬下的能臣將領。”又有人附和。

武媚娘打斷眾人的話,說道:“傳我命令,任命作左金吾將軍丘神勣為清平道行軍大總管,平定逆賊李衝之亂。”

“是,神皇。”武媚娘得到“聖母神皇”的尊號後,就令大臣稱呼自己的尊號,神皇。

也許是神皇這個稱號挑動了宗室大臣敏感的神經,也許是宗室想趁機攫取更大的權力,故而發動叛亂。

琅琊王李衝是太宗皇帝第八子越王李貞的長子,擔任博州刺史。此次,李衝偽造李旦印璽,冒稱皇帝被幽禁,請他們勤王,這才發動叛亂。

平亂的人選確定後,大臣心中一慌。丘神勣,竟然是處事酷烈的丘神勣!

丘神勣這位可是連神皇的親子都敢逼殺的人,更何況是宗室大臣?

大臣離開宮殿後,互相看了一眼,唯有苦笑。太宗即位,殺了廢太子和齊王;高宗即位後,辦理了房遺愛謀反案,宗室大臣皇親國戚牽連無數。

如今琅琊王李衝謀反,怕又是一場血雨腥風,而且處理這事的又是丘神勣。

殘陽如血,染紅了半邊天。

深宮的李旦在武媚娘的有意縱容下,也收到了這個消息。他定定看著窗外的殘陽,麵帶憂色。

劉道涵憂慮問道:“八郎,他們謀反,可與我們有礙?”

李旦回頭笑了笑,安撫道:“無礙,有阿娘在,我們都會好好的。”

“阿娘?”劉道涵驚訝了下。

正是因為神皇,李旦連皇帝的自稱和他稱都不敢再用,讓劉道涵稱呼他為八郎,其他妃妾稱呼他為郎君。

正是因為神皇,李旦這個皇帝現在過的連之前的相王都不如。

劉道涵先觀察了眼四周,見無人才小聲說道:“勤王……”

李旦笑了,笑聲如秋水一樣澄澈,李道涵愣住了。

“勤王……哈哈哈,當年董卓勤王,廢少帝立陳留王。宗室之中有誰真心勤王?有誰不在意皇位?”

“阿娘在,我們尚可平安;諸王在,我們均要身死。”

李旦雖然性格淡泊,但身為高宗和武後之子,身上自有一股傲氣。他自認才乾能力均不如阿娘,被阿娘幽禁,技不如人,甘願認輸,小心謹慎地活著,以待來日。

但琅琊王李衝嘛,請問是哪號人?

不過是看不清形勢,錯估阿娘實力的狂妄之人。

又聽到丘神勣前去平亂,李旦心中五味雜陳。他六兄因丘神勣而死,如今這把利刃被阿娘揮向了宗室。

這是李氏的多難之秋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