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Who are you?(1 / 2)

香江神探[九零] 輕侯 9236 字 2024-03-20

“……你繼續。”Tannen已經不再嘗試反駁, 他看看本子上記錄的內容,又看看易家怡的板書,最後將目光落在她麵上。

他眼神中曾經的‘慈祥’‘寬和’都消失不見, 剩下的都是好奇和疑惑。

至於好奇的是什麼, 疑惑的是什麼,就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家怡點點頭,目光又掃向其他探員, 見大家也沒有異議,這才繼續道:

“關於第四點, 凶手的個性特征, 我在剛才已經闡述過了。

“根據我看過的犯罪心理學相關書籍來推理, 凶手是符合刑事殺人犯罪條目下,米國聯邦調查局劃分的‘有組織殺人者’的特征畫像的。

“這個畫像中的內容包括:

“a、智力在平均值以上;

“b、社交能力強;

“c、偏好技術性工作;

“d、性-能力正常;

“e、犯罪時能控製情緒;

“f、殺人原因是明確的;

“g、有輛車;

“h、犯罪後會關注新聞媒體對案件的報道;

“i、有一定反偵察能力;

“j、可能會變換工作和居住地;

“k、為確保凶殺的順利進行,會選擇熟悉的犯罪現場實施犯罪……

“當然,這個畫像中還有一點, 也就是犯罪前飲酒壯膽, 像武鬆飲酒上山打老虎一樣。但因為我們現在無法確定這一項的真假, 暫時略過。

“根據這個畫像, 我研究了一下, 一個普通的士司機, 基本上完全符合條件。

“而且,他不需要換工作和居住地, 因為他的工作使他的位置不斷變化, 足以達成警方不容易定位他的條件。

“同時,一個的士司機,可能對整個香江城市都熟悉,那麼任何一個地點, 對他來說都可能是適合實施犯罪的地點。”

論背課本,來自後世的小鎮做題家沒怕過誰。

Tannen聽著她背誦自己耳熟能詳的專業內容,情緒複雜的摘下眼鏡,揉了揉承受眼鏡重量的鼻梁。

劉嘉明聽著家怡背《犯罪心理學》的側寫項,聽天書一樣,想做筆記都跟不上家怡背誦的速度。

一時間,他又想起小時候過年,他作為家裡受寵的孫子輩翹楚,被拎到坐滿伯爺長輩的圓桌邊,被要求背唐詩的畫麵……

這一刻,嘉明憶起被唐詩支配的恐懼,痛苦皺臉。

家怡見T督察沒有反駁的意思,甚至沒跟她做眼神交流,便隻朝著其他探員們點點頭,這個間隙沒做過多停頓,轉身用記號筆點了點白板上的第5點和第6點,接著道:

“他的學曆,我在上次就已經跟T督察溝通過,我仍堅持我的想法。

“關於他是的士司機這一點,我也才剛剛闡述過。現在的線索支撐得住這個結論。”

Tnanen戴好眼鏡,又繼續在自己的本子上做起筆記。

劉嘉明本來沒有記筆記的習慣,但見家怡時刻揣著個本本,T督察又如此奮筆疾書,他在這乾坐著就有點不好意思,便也從自己的辦公桌裡掏出一個空蕩蕩的本子,裝模作樣記起筆記。

家怡與劉嘉明對視一眼,兩人都不自覺笑了笑。

家怡最後掃過自己所寫的第7點上,從兜裡掏出自己的筆記本:一個幾乎被翻爛、使用率極高、書內內容非常豐富的舊本子。

Tannen看看易家怡的本子,又看看自己的本子,用力閉眼。

就是從這個本子來看認真程度,他都輸給易家怡……

易探員並不知道自己拿個本子出來,T督察都要比上一比,她對照著自己本子上今天剛補充的信息,開口道:

“這一項的判斷,並非依靠犯罪心理學側寫技術,而是依靠法醫部和法證科提供的切實證據。

“從屍體上的刀口幅度可以判斷凶手高於趙東生,那麼就是5尺2寸以上。

“而在監視處,法證科的同事模擬了凶手站在監視點上,拿望遠鏡觀察穀曉嵐的動作。

“從當時所處現場的勘察結果來看,凶手幾乎和法證科的阿威等高,那麼就是5尺2.8寸左右了。”

這部分劉嘉明完完全全都能聽懂了,便覺精彩,放下筆啪啪鼓起掌。

Gary見嘉明鼓掌,便也跟著鼓掌。

Tannen一直在書寫的手指停頓了下,雖然仍盯著麵前的本子,腦子裡卻在想:原來B組探員們聽他人做邏輯梳理,是會給反應的,甚至會鼓掌表示認同。

之前他之所以沒得到掌聲,大概還是他的講述方式與一時無法讓探員們接受吧。

收回思緒,他刷刷翻頁,前後速讀過自己剛剛聽易家怡宣講時記錄的筆記。

這中間不止有犯罪心理學中的側寫涵蓋的犯罪畫像和地理畫像,還有痕跡學、法醫學、思維歸納法、演繹法,更有一些不被列入學科的靠經驗積累的邏輯推導方法。

Tannen深吸一口氣,自己要想在警隊立足,要麼將自己的專業挖的更深更高更細,要麼就得將自己的專業與本土探員們使用的所有方法融合。

可是自己專業的深挖,談何容易啊?英國專門創立這樣的研究科目,不斷細化專項申請資金做深入鑽研,如今不也沒能如電影《沉默的羔羊》那般?

要想通過一個案子在犯罪現場等處得到的已知條件,推理出凶手的身高、長相、年齡、智力情況、工作、居住地等所有細節項,還不出一點錯,這在現實生活中,太難了!至今可沒有哪個人真的能做到這一點,米國也不行,FBI也不行。

那就隻能像易家怡那樣,學習所有知識。

可是……Tannen又有些迷茫,那他的核心競爭力呢?他作為專家被警隊高薪特聘回來,輔助警探破案的立足點呢?

既然易家怡也能做到這一點,哪裡還需要他這個國外留學回來的專家?

那……他能在融合百家絕學的同時,把犯罪心理學的側寫內容發揮的比易家怡更好嗎?

微微皺起眉,他在本子最後又追加一句。

看樣子要更多地去向法證科、法醫部,還有各部門優秀探員們謙虛取經,才能更有底氣地擔起‘專家’名頭啊。

回想自己才回來,就迫不及待來到重案組,在B組探員們麵前大放厥詞,自認自己擁有一門遠超他們的先進科學,想要教大家點新東西的樣子……

他麵色微赧,低頭盯著自己的筆記本,忽然覺得如坐針氈,幾乎沒辦法再繼續呆在這間辦公室。

想逃……

辦公室裡靜了好半晌,大家都在吸收易家怡的話,隻偶爾傳出筆尖摩擦紙張的聲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