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4章 陷入絕境(1 / 2)

天降鬼才 武異 6335 字 2個月前

( ..)由於彭牧良和長孫明忌退下,導致圍攻天命七武的一眾高手壓力大增。

華禹孟和裘震西雖是榮光之境的武尊,可兩人都很年輕,都是新晉的江湖武尊,他倆的內力不如慕岩、鼇棕等渾厚,施展內功的手法,也沒有各位老前輩那麼純熟、精妙、與節能。

彭牧良和長孫明忌武道境界相同,為什麼彭牧良的續戰能力,要比長孫明忌更勝一籌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彭牧良是個老江湖,他禦氣的手法,要比長孫明忌、華禹孟、裘震西幾個後生純熟。

同樣的招式、同樣的威力,在彭牧良手中施展出來,所消耗的內力,就是比他們幾個年輕的後生少。

這大概是長輩們的經驗……

誠然,這種說法不是絕對的,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有些天資聰慧的神人,不可用常理來評定。

好比武林盟的盟主周青峰,老師傅都看得出來,他禦氣施展武技時,內力的駕馭與運用,當真爐火純青,多一分不多,少一分不少,量度把握恰到好處,沒有一絲多餘外溢。

假定江湖武者要跟周青峰打消耗戰,即便古今六絕來戰,怕是也耗不過他。

這不是說大話,碎星訣的煌火,本身就能焚燒敵方的內力,讓對手消耗加劇。而周青峰還是個精打細算,擅於把控內力消耗的神人,古今六絕要是和他打消耗,分分鐘會被耗死。

隻可惜,天命七武占儘天時地利,周青峰在他們的地盤,與他們打消耗戰,就很艱難……

並不是說,周青峰想要和天命七武打消耗,而是天命七武太厲害,他們迫不得已,才與天命七武打消耗戰。

直說了,周青峰率領十多名高手圍擊天命七武,竭儘所能都傷不到對方,這就……

隻能打消耗戰,等對方筋疲力儘露出破綻。

誰能咬緊牙關戰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天命七武形同天神下凡,經曆一番鏖戰後,他們實力非但沒有下滑,反而還越戰越勇。

看來這消耗戰也行不通……

最終,在高強度的戰鬥下,裘震西和華禹孟雙雙內力枯竭,不得不從前線退下來。

華禹孟和裘震西退下的同時,江南七賢與之換位,頂上前和天命七武交手。

蒲子山、沈泉、百裡彤明、楊瑜青、江百濤、餘維崖、東門仲瑜一眾正道高手,則接替江南七賢,與恒玉、玄陽天尊一眾邪道交手。

現在武林盟的高手,隻能利用人海戰術、車輪戰術,繼續和天命七武打消耗。

說句實在話,戰鬥進行到現在,武林盟的高手心中都沒底,他們都不知道,這麼跟鳳天城的天命七武耗下去,到底要耗到什麼時候,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天命七武簡直就像鐵人一樣,在十多名正道高手的強勢圍攻下,竟能一直維持全盛的戰鬥狀態。

難道他們真的不會累?難道他們真的是天神下凡?

不然,要是換做一個普通人,就算他擁有足夠的體力與內力,也不可能像天命七武那樣,擁有無限的精神力。

他們已經繃緊神經,戰鬥了一個時辰,在戰鬥過程中,每一秒、每一瞬間、每一個動作,他們都要思考、分析、預判對手的攻勢。

試問一個人,如何在那十多名正道高手的強烈攻勢下,持續一個時辰,零失誤的做出判斷。

要知道,周青峰一眾正道高手,在圍攻天命七武時,都頻頻出現失誤,誤判了對方的出招。

正道高手失誤、失手,之所以能化險為夷,皆因他們以多打少,彼此間有人照應。

可天命七武則不一樣,他們與周青峰等人交手後,就不曾出現過失誤。

天命七武的精神集中力,有那麼強悍?有那麼不可動搖嗎?

造就這一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天道的異能領域‘萬物皆允’,能預見、預知敵人的行動,因此天命七武不會出現誤判的形勢。

正如前麵所言,天道的異能領域‘萬物皆允’,因果、發展、對方的行動,一切的一切,凡事的一切,都將遵循天道的意誌,朝著天道所期盼的結局發展。

第二個原因……

天命七武的精神,真的不會疲倦,因為邪道武者狂熱的信仰,隻會讓天命七武精神振奮。

如果說亡者的靈魂力與生命力,能轉化為天命七武的體力。那麼邪道武者的狂熱,則是天命七武精神上的糧食。

隻要信仰不斷,天命七武就不會感到精神疲倦。

所以凡事的一切,正朝著天道期許的定論發展,武林盟的高手越戰越疲,即便他們用上人海戰、車輪戰,最終都將白費力氣徒勞無功。

續裘震西和華禹孟之後,薛遊也體力不支退下來,緊跟著是林恒、凡雨,再則是呂世非、蕭韻、慕容滄海,最後連慕岩和鼇棕,都不得不退回大部隊調整狀態。

最初跟著周青峰上陣圍攻天命七武的十餘名正道高手,不知不覺全都退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