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良平縣出發去國都, 一路風塵仆仆兩個多月,奉天看了一路,也琢磨了一路。
但或許是她天資駑鈍, 暫時還沒看出個什麼名堂, 國都便到了。
梁國雖小, 但國都總是要比彆的府城更繁華熱鬨些, 大國師與三王子一抵達國都,便先將奉天一行安頓在了國都最好的客棧裡。
大國師與三王子同行進宮,麵見梁王。
早在路上的時候,梁王就收到了大國師和三王子的飛鴿傳書, 知道了將有一位新神神使前來國都的消息。但大國師和三王子的信上都語焉不詳, 不知是在忌諱什麼還是怎麼的, 隻說麵見王上時再細說。
梁王私下裡也有些斟酌。
大梁全境都篤信海神爺爺,但民間偶爾也會有些鄉野小廟供些不知名小神小仙,這倒是無甚稀奇的。
但大國師和三王子在信中流露出的態度卻很耐人尋味。似乎言語間都十分恭謹, 像是頗為尊崇那位新臨世的蓬萊神尊。
梁王心裡便有些嘀咕起來。
這個在窮鄉僻壤裡顯靈的新神,究竟有何能耐,祂欽點的一位女神使,竟能讓大梁的大國師都如此謙卑起來?
大國師是什麼樣的脾性, 梁王比誰都清楚。他繼位時,大國師就已經是大國師了,由於種種緣故, 梁王在大國師麵前說話都得帶三分笑臉。
大國師愛拿腔拿調, 梁王便順著他的架子, 給足了他麵子。因為大國師是海神爺爺的神使,而篤信海神爺爺的梁國人不敢對海神爺爺的神使不敬。否則,惹怒了海神爺爺怎麼辦?
梁王越想越想不通。在海神爺爺的地盤上, 還有哪位神明能讓大國師都禮貌謙卑起來?據說還是個女神呢。
出於謹慎,梁王決定先接見大國師後再來考慮如何安置這位女神的女神使。
大國師一進宮,滿肚子問號的梁王就宣召了他和三王子。
三王子這一路什麼神賜也沒能從奉天手裡討到,進宮後便不欲多表現。
而大國師看上去不知為何竟然顯出了幾分滄桑之態。
梁王便關切的問了幾句:“大國師舟車勞頓,可否需要先歇息歇息再來議事?”
大國師將拂塵甩到胳膊上,搖了搖頭。
梁王見狀又問道:“不知那位奉天神使..........?”
大國師拈著胡須,似乎在斟酌什麼,半晌後,他才開口道:“三殿下與那位奉天神使來往頗多,便勞煩三殿下為王上解惑吧。”
三王子頓了頓,便看了看梁王的臉色,小心翼翼的把來龍去脈講了一遍。
從海平府地陷,到蓬萊神顯靈,與蓬萊神廟裡的仙家氣象都一一與梁王說了。
但暫且沒說蓬萊神曉諭,此方世界並未設立海神神職的事。
免得觸怒了梁王。
梁王聽後沉吟不語。
這蓬萊神尊,聽上去如此神通廣大,倒顯得像是在隨口胡編似的。
就像王宮的禦醫們都術業有專攻,擅長治小兒病症的便不一定能治老年病,隻有行騙為生的江湖郎中才敢吹噓自己包治百病一樣。
但大國師卻並沒有出言反駁,梁王心裡便先信了兩分。
於是他想了想,說道:“那明日便宣召那位奉天神使來王宮一見罷。”
大國師點了點頭,梁王不由得多看了他兩眼。
像今天這樣沉默不語,可不像是大國師往日的作風。
但最終梁王也沒追問什麼,心想是真是假,明日他見了那位女神使自會判斷。
而此時,引得梁王好奇萬分的奉天卻在逛街。
她謹記神諭,神尊說要她看人間,她就要哪哪都去看看。
國都的街市繁華又熱鬨,除了梁國本國的子民,國都裡還能看見許多彆國的行商。
他們的打扮與口音與梁國人截然不同,奉天安頓好童兒們,便出門獨自走在街市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
奉天也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富庶的大城市。
她看到國都裡七層的高塔,也看到滿街穿金戴銀的貴人被簇擁著走過長街,還看到酒樓錢莊樂坊裡來來往往的列國行商操著一口沒聽過的口音與人大聲交談。
國都裡,似乎人人都光鮮亮麗。
奉天又想起了王家村。
那個貧苦的小漁村裡最熱鬨的集市上也隻有魚獲與些日用雜物。
但國都的街上卻賣什麼的都有,連道旁的小販叫賣的東西都新鮮得很。賣花燈的賣麵具的賣糖油果子的賣時令香花的,讓人眼花繚亂。
奉天在一個小攤上買了一枝還沾著晨露的迎春花,準備帶回去供奉給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