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準備(1 / 2)

長生 風禦九秋 5509 字 10個月前

長生之所以決定衝趙卓君下手,乃是因為趙卓君年輕,與老人相比,年輕人還是比較容易對付的。

所謂下手自然不是將趙卓君抓起來,此人萬萬抓不得,因為一旦抓了此人,皇上聞訊之後就會立刻猜到暗中派遣劉子夫和趙卓君前往登州秘密調查他一事已經泄露。

如果皇上是在重用他之前派人前去調查他的底細,於情於理也都說得過去,但問題的關鍵是二人前往登州是在三個月之前,這就說明皇上直到三個月前仍不信任他,他知道皇上不信任自己倒是無所謂,並不影響他忠君報國,但是不能讓皇上知道暗中調查他一事已經被他知曉,這會讓皇上很難堪,很尷尬,甚至不知道日後應該如何麵對他。

有些事情知道了也得裝作不知道,如果不想跟對方相處了,可以直接揭穿,痛斥之後分道揚鑣,很解氣也很過癮。但如果還想與對方相處,就得給對方留麵子,佯裝不知,因為一旦自己的心機被對方拆穿,所有人都會惱羞成怒並氣急敗壞,所有人都是如此,例外者萬中無一。

此事難就難在絕對不能驚動皇上,想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皇上既然派劉子夫和趙卓君去登州,就說明在皇上看來這二人絕對可靠,想要自這種人身上打開缺口,難度極大。

威逼?不行,萬一對方不受恐嚇,跑到皇上麵前告上一狀,那就全完了。

利誘?也很危險,萬一對方不上鉤兒,一定會跑到皇上那裡告知此事邀功表忠,結果也是無法收場。

愁惱良久,長生始終想不出可行的辦法,實則有幾個方法還是有成功可能的,但他不敢嘗試,因為失敗的後果自己承受不起,此事必須做到一矢中的,萬無一失。

沉吟過後,長生命人將餘一喊了過來,命其立刻秘密調查趙卓君,包括祖籍出身,包括親人家眷,包括秉性脾氣,包括行事作風,所有種種,事無巨細,儘快查清。

餘一有個好處,當長生讓她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她從來不會問為什麼,這也是她當差多年養成的習慣,身為下屬,最重要的是堅決執行上司的命令,哪怕上司的決定自己不理解甚至是不認同,她也不會自以為是的反駁詢問,這其實是個好習慣,因為上司對那些凡事都喜歡刨根問底的下屬是深惡痛絕的,這表示這個下屬很沒分寸,不該自己知道的事情也想知道。

衝餘一交代了差事,長生出門去了戶部,雖然騎了馬,途中走的卻很慢,身為朝廷命官,是不能動輒跑出去到處溜達的,此番出行得想個合理的借口才行,去往戶部的途中他就在想這個。

直待去到戶部,長生也沒想好借口,眼見案頭積壓了不少公文,便隨手拿過,逐一看閱辦理。

公文有不少是兵部轉過來的,新軍出征,除了糧草軍需,還需要大量的兵器軍械,戰馬也嚴重短缺,三路兵馬都在跟朝廷要錢要物。

這些公文給了長生很大啟發,皇上已經下旨命龍顥天所部前去討伐西川的王建,這三十萬新軍是大唐最後的希望,也是皇上的命根子,皇上最怕失去的就是這些軍隊,而且皇上也並不完全信任龍顥天,所以才會讓他去打西川,而自己和大頭所去的地方正好要經過西川,等回到禦史台再看看西南各大州郡整頓吏治的情況,然後找個理由,隻說有人舉報那裡的丐幫分舵與王建過從甚密,龍顥天此去有反叛的可能,打著過去核查此事以及整頓吏治,追繳贓款的幌子給皇上上個折子,如此一來出行的理由就合理而充分了。

戶部眼下並不缺錢,但長生並未批複與新軍軍需有關的公文,而是喊來了左右侍郎,隻道禦史台最近忙於整頓吏治,查抄貪腐官員,戶部的事情自己暫時無暇顧及,關於新軍出征的軍需保障,由兩位侍郎全權決斷。

當官兒的有個通病,那就是怕擔責任,好不容易混到今天這個地步,萬一什麼事情處理不好,再被追責降職,那就得不償失了,聽長生這般說,再見到他其他公務都辦理了,唯獨留下了兵部的公文,二人瞬間想到長生在推卸責任,因為保障新軍軍需供給是眼下的頭等大事,這事兒辦砸容易辦好難,是個不折不扣的苦差事。

長生甩鍋,二人也甩,隻道保障新軍軍需一事一直由吳雨生負責,而今三路兵馬已經開拔,供給軍需一事還是由吳雨生繼續負責較為妥當。

有些時候自作聰明的人做的事情,隻是真正聰明的人希望他們做的事情,二人不知道的是長生要的就是他們這句話,如果自己直接命令吳雨生全權處理此事,吳雨生就會遭到戶部所有人的排擠,而戶部所有人也都會知道他很器重吳雨生。

聽得二人言語,長生表現出了些許憂慮,“先前指定他負責新軍軍需隻是隨口一說,此人終究年輕,怕是難當大任,還是二位辛苦一些較為穩妥。”

好不容易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扔了出去,二人豈肯再接,急忙甩鍋,隻道吳雨生雖然年輕,卻多有才能,還是堪當大任的。

長生又顧忌吳雨生官職太低,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給一個末微小吏,怕是朝廷會提出質疑。

二人隨即表態吳雨生辦差勤勉,多有政績,可以發文吏部,給他升上一級。

為了讓吳雨生背鍋,二人也算是絞儘腦汁了,而這正是長生想看到的,便“勉強”同意,隻道自己馬上要趕回禦史台處理緊急公務,保舉吳雨生一事就由二人聯名書寫公文,發往吏部。

有了此番升遷,在他卸任戶部尚書之時吳雨生再升一級,以侍郎之職行尚書之事就順理成章了,不過那一級得留給皇上來升,當皇上得知吳雨生與自己並無私交之時,一定會升遷重用。

兩個侍郎並不知道在無形之中提攜了一個競爭對手,隻當找了個背鍋的倒黴鬼,不但沒有聞嗅到危險,反倒暗自輕鬆,如釋重負,竊喜聯名,發文吏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