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慈不掌兵(2 / 2)

長生 風禦九秋 6049 字 10個月前

聽得楊開呼喊,領頭的兩個和尚對視了一眼,轉而振臂高呼,率眾前衝。

見僧人終於有所動作,長生長出了一口粗氣,壓抑的心情略有舒緩。

但是令他更加憋氣的事情隨即出現,一乾僧人雖在前衝,卻一直低著頭,與此同時嘴裡還念叨著罪過罪過,之所以出現這種情形是因為那群倭寇為了避毒,已經將身上的災民衣服儘數褪去,其中有些女倭寇隻剩下裹胸底褲,多露皮肉。

長生冷笑的同時大口喘氣,以此排解心中的怒氣,這都什麼時候了還管非禮勿視那一套,這不是明擺著找死嗎?

倭寇雖然褪去了災民的衣裳,裝有暗器的腰囊卻仍然掛在腰間,眼見僧人衝來,隨即又是一波暗器。

臨陣對敵,理應緊盯對手,但這群僧人卻墨守成規,恪守禮數,以君子自居,低頭避嫌,結果可想而知,敵方一波暗器過來直接撂倒了二三十。

眼見己方僧眾多有傷亡,為首的兩個和尚氣怒非常,率領僧兵疾衝上前。

就在此時,變故再生,那幾個女倭寇撿起地上的繈褓,抓出其中受驚啼哭的孩童,高舉要挾,“住手,再敢過來,我們就掐死這些孩童!”

和尚可能是好和尚,但他們卻不是好士兵,眼見女倭寇以孩童要挾,一眾僧人竟然又猶豫了。

長生此時的心情已經無法用言語形容了,除了憋氣還是憋氣,除了窩火還是窩火,優柔寡斷,輕重不分,這群人隻適合關門念經,不適合下山打仗。

雖然知道貿然出手長生可能會生氣,楊開還是忍不住出手了,但他並沒有拔劍下山,而是抓起幾枚石子兒扔了出去。他的目標也不是倭寇,而是倭寇高高舉起的嬰孩兒,幾枚石子兒飛過,本在哇哇啼哭的嬰孩瞬時沒了動靜。

倭寇和僧人都沒想到有人會投擲暗器殺掉嬰孩兒,心中驚愕,便仰頭看向二人所在的山丘。

楊開麵無表情,聲音陰冷,“我是壞人,我下地獄,你們都是好人,現在能打了嗎?”

僧人焉能聽不出楊開言語之中的嘲諷和鄙夷,但大敵當前,他們也顧不得多想,各執兵器與倭寇混戰廝殺。

倭寇此番孤軍深入,為的是偷襲糧草,並不與僧眾多做糾纏,雖然衣不蔽體,狼狽非常,卻仍想建功再退,為首的二人一聲令下,一乾倭寇立刻撇下對手,分頭衝向糧隊。

“攔住他們。”領頭的僧人高喊下令。

聽得僧人言語,長生怒氣上頭,險些背過氣去,本想徹底袖手旁觀,讓和尚自作自受,卻又心疼那些來之不易的糧草,深深呼吸之後衝一旁的楊開低聲說道,“讓他們將火把滅了。”

楊開提氣發聲,“他們沒帶火種,快滅掉火把。”

楊開喊過之後,為首僧人方才回過神來,高喊下令,命糧隊各處滅掉火把和油燈。

沒了火種,倭寇便不得縱火燒糧,加上僧兵緊隨追趕,眼見不得完成任務,為首的倭寇一聲令下,率眾撤退。

倭寇的底褲與中土的底褲不太一樣,並不是寬大的四角平邊,而是用布帶裹住了私處,比中土的底褲要小很多,加上外衣儘去,急撤之時漫山遍野全是白條兒。

雖然黑夜之中光線不明,但白條兒卻很是顯眼,為僧兵的追趕提供了很大便利。

但是令二人沒想到的是一眾僧兵剛剛追出沒多遠,為首的僧人便高喊下令,“窮寇莫追,彆中了他們的調虎離山之計。”

楊開隻是話少,不表示他沒有火氣,見這些僧人又要錯失良機,不由得氣急高喊,“倭寇孤軍深入,何來援兵?我們已經在他們的坐騎上動了手腳,快快追殺,以絕後患。”

“南無阿彌陀佛,”為首的和尚合十唱佛,“施主稍安勿躁,貧僧等人奉命押運軍糧,不宜節外生枝。”

楊開氣急發笑,“哈哈,你讓我稍安勿躁?”

“這十萬兵馬放在和尚手裡算是徹底廢了,”長生高聲說道,“就這種軟趴趴,黏糊糊,慢悠悠的德行,除了糟蹋朝廷的糧食,什麼事兒也做不成。”

聽得長生言語,楊開火氣大減,因為長生所說正是他心中所想,而且字字中的,句句解氣。

山下的僧人也聽到了長生的話,先前還對他們通風報信多有感激,而今見他言語尖銳,對他的感激之情瞬時消弭殆儘。

“我終於知道釋玄明為什麼被他們逐出山門了,”楊開正色說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啊。”

長生沒有接話,轉身朝著不遠處的黑公子走去。

楊開跟了上來,手指那些正在狂奔撤退的倭寇,“王爺?”

“算了,算了,他們又不是衝咱們來的,放了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