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慈不掌兵(2 / 2)

長生 風禦九秋 4952 字 10個月前

待巴圖魯走遠,長生開口說道,“前麵的兩千好說,問題是後麵的三萬,如果後麵的三萬得到消息,就會立刻將分散在十裡範圍內的士兵收攏一處,全力阻截,屆時咱們的糧隊肯定衝不過去。”

長生說完,張墨和陳立秋皆未接話。

長生再度說道,“三岔路口離敵人的前軍陣地隻有七十裡,一個烽火信號兒,後麵的三萬兵馬就能收到消息。”

張墨和陳立秋仍未接話,長生說這些隻是分析情況,整理思緒,並不是征求他們的意見。

“咱們的糧隊裡有多少士兵?”長生看向張墨。

“不過兩百。”張墨回答。

聽得張墨回答,長生沒有再問,兩百士兵做不得什麼,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發愁是肯定的,因為不能繞路,隻能硬闖,硬闖的同時還做不到兵貴神速,而且還不能驚動敵方的三萬前軍。

發現問題很容易,大部分人遇到問題之後的第一反應都是知難而退,而不是迎難而上,想辦法解決問題。看一個人是懦夫還是勇者,隻看他在遇到困難和危險時是消極退縮,還是勇敢的衝上去。

沉吟良久,長生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隨後又自腦海裡推敲過諸多細節,這才轉頭看向張墨,“你喊我來,希望我做什麼?”

張墨沒有回話,而是看了一眼正在看著巴圖魯喂牛的陳立秋。

雖然張墨沒有說話,長生卻已經知道她心中所想,張墨原本以為他和大頭等人在一起,此前他和大頭釋玄明夜襲麒麟鎮,三人聯手殺了六百多個倭寇,若是再加上楊開和餘一,五人聯手,全殲三岔路口的兩千敵軍並不費事,在處理了這兩千敵軍之後,再合五人之力保護己方糧隊硬闖敵軍陣地。

但張墨沒想到他沒和大頭等人在一起,趕來的也隻有他和巴圖魯陳立秋,而巴圖魯和陳立秋的實力自然無法與大頭四人相比,她之所以不明說乃是擔心陳立秋聽到之後心裡會不舒服。

“三岔路口附近有沒有村莊?”長生問道。

“有,”張墨撿起一根樹枝自地上勾劃,“這裡有個村子,這裡也有一個,在這個位置上還有一個。”

“距三岔路口有多遠?”長生皺眉問道。

“這兩個都很近,不過兩三裡,西北方向這個遠一點,當有五六裡。”張墨說道。

聽得張墨講說,長生眉頭緊鎖,他的計劃是下毒,將把守三岔路口這兩千敵軍儘數毒死或是毒暈,也隻有這個辦法才能不驚動七十裡外的三萬敵軍,他問近處有沒有村子是為了悄無聲息的下毒,如果沒村子,突然生出的煙霧就會令敵軍警覺起疑,如果有村子,就可以自村子附近燃燒毒草,哪怕敵人發現煙霧,也會認為是傍晚的炊煙。

眼下是東南風,風往西北刮,如果燃燒毒草,散發的毒霧在毒死士兵的同時勢必殃及村裡的村民,這可並不是鬨著玩的,他的岐黃之術再怎麼厲害,也無法拿捏毒霧飄散的距離,最主要的是想要將敵軍儘數毒死,所用的毒草必須是劇毒之物,若是村民誤吸中毒,定然必死無疑。

張墨和陳立秋都是聰明人,見長生問了幾個細節之後便不再發問,便猜到他想到了可行的辦法卻受到了阻礙和困擾,於是便轉頭看他,等他說話。

長生沉吟片刻出言說道,“我本想用毒煙毒死三岔路口的兩千敵人,然後連夜趕路,在糧隊接近敵軍陣地時,大師兄三師兄前去偷襲敵營,分散他們的注意力,而咱們兩個則護著糧隊穿過敵軍陣地,回返己方營地。”

長生說到此處略做停頓,轉而繼續說道,“眼下最大的難題是下風口有個村子,毒煙一旦蔓延過去,村子裡的人必死無疑。”

聽得長生言語,二人皺眉不語,他們自然不會蠢到詢問長生能否控製毒煙的毒性,因為如果可以掌控毒煙毒性的強弱和蔓延範圍,長生也不會如此犯愁。

隨後很長一段時間三人都沒有說話,這是個很大的難題,打仗殃及無辜會飽受詬病,而且三人並非凶殘之人,殃及無辜總是於心不忍。

但問題就擺在眼前,想做到道德無瑕疵,己方士兵就要挨餓。想顧全大局,就會害死無辜百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