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這種可能性大嗎?”長生笑著插嘴。
“不大,可能性大的是第二種,”楊開搖頭說道,“第二種可能就是這個日本法師懷疑咱們此去東海隻是調虎歸山之計,目的隻是引走七大家族,虛晃一槍之後就會回來,並不會真的去往日本。此時七大家族已經儘數被咱們引走,中土隻剩下了早期趕來中土的那些倭寇,這個日本倭寇可能猜到咱們調虎歸山是為了爭取時間尋找地支,也知道如果真是這樣,接下來這段時間隨時可能遭遇咱們,而王爺與我們四人同行,萬一真的狹路相逢,他們一定會凶多吉少。”
楊開說到此處略做停頓,轉而繼續說道,“這個日本法師也是做了最壞的打算,萬一真的與我們遭遇,他們落敗之後,這張地圖就會落到咱們手裡,他自地圖上畫出三處地點,唯一的目的就是將咱們引去新羅,如果隻有辰龍和卯兔的兩處地點,咱們就不一定率先趕去新羅,而咱們如果近期不去新羅,就可能遇不到日本的七大家族。”
楊開言罷,眾人儘皆點頭,餘一出言說道,“楊開說的有道理,我懷疑在得知咱們搶奪船隻東渡出海之後,前期趕來中土的倭寇和後來趕到中土的七大家族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包括三菱森在內的先來倭寇認為咱們隻是調虎歸山,爭取時間,並不會真去日本,所以他們完全沒必要離開中土回援本國。而七大家族剛來不久,對咱們的行事風格不很了解,擔心咱們真的會去日本刺殺他們的皇帝,便本著寧肯信其有,不肯信其無的想法回國救駕。”
長生點頭抬頭,“有道理,繼續說。”
餘一再度說道,“三菱森是先來中土的那群倭寇,正是因為他們辦事不力,與我們對戰之時屢屢吃虧,日本皇帝才會派出七大家族過來幫他們,故此我懷疑這兩撥兒倭寇並不團結,彼此之間都看不順眼。也正因為他們之間一直在暗中較勁兒,在七大家族趕回去救駕之後,三菱森才會帶領本部人馬繼續尋找並攻擊地支,他可能想以此向他們的皇帝證明,就算沒有七大家族,他們也能殺掉地支。”
“繼續。”長生點頭。
餘一繼續說道,“我所說的這些全是猜測,皆無憑據,我感覺正趕去新羅的七大家族動身之前與三菱森等人應該沒什麼約定,他們也不會在新羅布置陷阱等我們自投羅網,三菱森試圖將咱們引去新羅或許隻是出於瞎子過河的心理,自己倒黴了也不讓彆人好過,近期咱們若是趕去新羅,很可能與七大家族遭遇,屆時勢必拚個你死我活,作為已經是個死人的三菱森而言,不管我們與七大家族誰勝誰負,他都可以從中受益,如果咱們輸了,七大家族等同為他報了仇。若是七大家族輸了,他被咱們殺掉也就不算太丟人,畢竟連七大家族都打不過咱們,他打不過也很正常。”
餘一言罷,長生等人儘皆點頭,大頭好奇的問道,“你一個尼姑,怎麼這麼了解人性呢?”
“阿彌陀佛,佛法無邊,明心見性。”餘一雙手合十。
“哎,真漢子,我們都說了,該你說了。”大頭推了釋玄明一把。
“說什麼?”釋玄明隨口問道。
“你想什麼就說什麼。”大頭說道。
“這碗酒還能喝嗎?”釋玄明指著那碗已經泛紅的酒水。
大頭皺眉咋舌,“嘖,我們說正事兒呢,你剛才沒聽啊?”
“聽了,聽了,”釋玄明連連點頭,“你們說的都對,不過就算知道那個日本法師想將咱們引去新羅,咱們也隻能硬著頭皮趕過去,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那裡的地支被倭寇害死。”
聽得釋玄明言語,眾人儘皆語塞,釋玄明所說確有道理,先前眾人推斷的隻是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最終結果卻是一樣的,還是得儘快趕去新羅保護地支。
沉默片刻,長生沉聲開口,“後來趕到中土的這些家族都很厲害,其中一個咱們就打的很是辛苦了,同時對戰七大家族,可謂飛蛾撲火,九死一生。”
見長生憂慮,大頭急忙出言寬慰,“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更何況老虎還是咱們這邊兒的,我感覺有得打。”
大頭言罷,楊開等人都沒有出言附和,有鬥誌是好事,但臨陣對敵單有鬥誌是不夠的,敵我實力差距的太懸殊了。
“此事稍後再議,”長生站立起身,“天已經亮了,出去尋找地支。”
眾人點頭應是,隨後各執兵器隨長生走出了石室。
出得石室,眾人隨即愣住了,此時山中的霧氣尚未完全散去,一個彎腰駝背的佝僂身影就站立在廣場東側的霧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