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辛追夫人墓。
辛追卒於公元前168年,她是長沙國丞相利蒼的妻子,也就是馬王堆漢墓1號的墓主人。
令人記憶深刻的是,辛追的遺體形態完整,皮膚覆蓋同樣完整,不僅毛發尚在,連指紋、掌紋都清晰可見,部分關節甚至尚可活動。
是全球範圍內,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好的濕屍。
而在辛追夫人體內,同樣發現了香瓜子。
因為辛追夫人的遺體保存情況較好,所以專家們展開了係統的調查,基本判定了
辛追夫人的死因。
她是因為吃了生冷香瓜之後引發膽絞痛,並由此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而去世的。
但辛追夫人去世時年紀已經很大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劉賀有怎至於此呢?
同一時間,針對那些香瓜子的研究結果也出爐了。
這些香瓜子並沒有毒。
得到這個結果後,專家們越來越傾向於認為劉賀是以外死亡了。
唯一得到大家認可的猜測是,劉賀去世的時候天氣炎熱,所以這些香瓜已經放壞了,所以劉賀吃完上吐下瀉,而他本身身體也不太好,經過了這一通折騰,在吃下香瓜後6-時就去世了。
但因為沒有遺體,也沒有文獻記錄,所以這一切也隻能是個謎了。
就像是劉賀跌宕起伏的一生一樣,都成了一個謎團,不知道何時才能得到正確的答案。
楚孑雖然心裡仍覺得不太滿足,但也知道,隻能這樣了。
考古工作就是有諸多的遺憾,每一件文物的出土或許都能解答一些問題,但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考古學家除了客觀、公正並根據現有證據提出合理猜測外,其實並沒有什麼彆的可以做到的。
當然了,在楚孑他們追尋劉賀的死因的同時,很多喜訊也從文物複原基地接二連三的傳了出來。
漆畫、青銅器、玉器、木牘、竹簡還有茫茫多的五銖錢和金餅……
從海昏侯墓中發掘出來的眾多文物,都得到了妥善的修複。
尤其是那5200多枚竹簡,裡麵更是記載了很多普遍被學界認為已經失傳的內容,包括但不僅限於農業、醫療、周易、墨家著作等等……
其中還有600枚《孝經》、1000枚六博棋譜、200枚《春秋(公羊傳)》,無一不是傳世的經典。
這消息一傳出來,很快就得到了業內的注視,各大院校的專家學者接二連三的從全球各地飛往海昏侯墓考古基地,隻為一睹這些文物的芳容。
更何況還有很多著作的內容,和現今流傳的並不一樣了,簡直就是學術界的饕餮盛宴。
而這些文物的公開亮相,也意味著海昏侯墓的第一階段考古工作告一段落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海昏侯墓的考古工作已經結束了,一來,還有很多墓需要進一步的發掘和梳理,確保沒有遺漏,畢竟這種大墓的發掘周期通常長達五到十年。
二來,因為海昏侯墓M1的大部分文物都已經提取完畢,接下來的考古工作將主要會轉到實驗室和修複室當中。
這也是個漫長的過程,往往數以年計。
不過,這些事就和楚孑他們這種主要負責田野考古的人關係不大了。
秦鐸和屠教授也基本上不會參與文物的複原和修複工作,術業有專攻。
但在他們可以撤退,打道回府之前,還有兩件事要做。
一是將田野考古工作收尾,整理好全部資料。
二是當地政府決定辦一場聯合多方的活動,也算是給公眾一個交待。
但是這場活動的主要形式是什麼,邀請誰來,要達到怎麼樣的目的,還都亟待討論。
楚孑本身是認為這些事和自己都沒什麼關係的。
最近的他要麼在努力整理資料,要麼就是在寫論文。
是的,學生的宿命,就是寫論文。
幸好考古學的論文相比較起來還算好寫,再加上他此前就一直在做準備,還有係統的加持,很快就完成了三篇論文。
事實上,海昏侯墓所有的考古工作人員每人基本上都能寫出一兩篇論文,如果要說論文數量的話,關於海昏侯墓的數字也可以創造一個小記錄了。
這天,他剛把寫出來的論文發給屠教授,闔上電腦,忽然就接到了電話。
“楚孑同學啊,”來電話的是璞蘭大學曆史學院的院秘小曆,“你還記得我們之前說要辦一個曆史學院的自媒體嗎?”
楚孑反應了一會:“啊,是啊,記得。”
“嗯嗯,那太好啦,”小曆開心道,“西江文物所找到我們,說想根據這次的碩大成功一起辦一場聯合直播呢,不知道楚孑同學可不可以來當主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