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秦》中記載:‘大王垂拱以須之,天下編隨而服矣,霸王之名可成。’”
“可見,昭襄王所要的並不是趙國的版圖和資源,他希望的事天下編隨而服,隻是借助趙國這個跳板,結束華夏大地這上百年來動蕩不堪的局麵,實現大一統的太平天下。”
“那麼最受非議的坑殺趙降兵40萬,又是昭襄王的意思嗎?“
“《呂氏春秋》有雲:‘秦雖大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
“也就是說,在占領長平之後,昭襄王又花了三年時間才徹底占領趙國。“
“試想一下,解決掉了40萬趙兵隻用了三個月,又為什麼需要3年才占領趙國呢?可見昭襄王的策略並非以殺勸降。“
“事實上,在長平之戰勝利之後,昭襄王並沒有繼續北進,直取邯鄲,而是轉而接受了韓國趙國的幾座城池,轉而向東、向南進發。“
“而之後白起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昭襄王隻給了他很少的兵力,讓他去進攻邯鄲。彼時的趙國舉國上下都對白起和秦國恨之入骨,
人人皆習武,老幼婦孺皆願上陣拚殺。所以白起自然而然地敗了,隨後昭襄王就名正言順地殺了白起。“
“常言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坑殺趙軍40萬顯然不是昭襄王授意的結果,極大可能是白起自把自為,這也惹怒了昭襄王。”
“討論完了戰爭發起者的意圖,我們再來聊聊這場戰爭的本質。”
“首先,它是發生在同一國家內部的戰爭,這個同一國家並不是我們後世根據戰爭的結果劃分的,而是在先秦時代,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些所有國家所使用的幾乎都是同一種文字,用的都是同一套禮製,也全都尊崇周天子為陛下。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民族,但是統一在一個區域內的大多數民族,也是眾望所歸。”
“事實上,對於秦國發起的戰爭,我們的教科書中給了它一個非常恰當的名字——兼並戰爭。彼時的周朝已成頹敗之勢,在此種情況下,華國內部擁有多種勢力,統一就成了曆史的必然結果,這是我國的地緣條件所決定的。”
“天下遲早要統一於某一國,從當時各國的勢力來看,不是秦國就是楚國,或者是趙國。也許統一於秦是效率最高的。”
“那麼就結果而論,難道秦國發起的戰役是正義的嗎?”
“也不是,這是功利主義的觀點。但現在的學者傾向於說,戰爭本身,除了自衛反擊戰以外,天生就不帶著正義這個基因。”
“在那個年代,戰爭不是一個選擇,而是生活本身。每一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戰爭發生,這是整個周朝的國力決定的,僧多粥少,每一個國家都在竭儘全力的想要獲取更多的資源。秦國也隻是被曆史的車輪推著走的國家之一。”
“春秋無義戰,但秦的所謂的‘侵略’結果是好的,為中華民族的統一性和整體文明的進步做出了極大貢獻。”
“所以,總結來講,其一,秦國與其他國家的戰爭本質上是大家在認同同為中國的一部分所發生的內部戰爭,中國是個實際的共同體而非想象的;其二,秦國的兼並戰爭極大地推動了中國團結統一的步伐,結果是好的;其三,不說彆的戰爭,隻說長平之戰,其中所出現的種種殘暴現象並非統治者的本意,而是戰爭這一非正常狀態所不得已衍生出的枝節。”
“它的存在是合理和必然的,至於它的本質是否正義,我想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評判,不能定棺蓋論。我想我對於長平之戰的想法大抵如此,不知道您還有什麼補充嗎?”
楚孑說完,看向了攝像機另一頭的“一心橙子”。
褚旭東此刻的腦海中隻閃過了四個字——“啞口無言”。
楚孑說所得,幾乎沒有自己的想法,隻是列出了一切曆史的證據。但從中以足以見得對於長平之戰的看法,因此無可辯駁,也幾乎不容辯駁。
他又能說些什麼呢?
褚旭東在心中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他都不及對方的分毫。
他有的那些歪曲的觀點,無非是建立在曆史的模糊地帶的詭辯,在條條記載麵前不堪一擊。
如果在此時提出,無非就是小醜跳梁罷了。
他能做的隻有一件事了——轉移話題。
既然無法將長平之戰與甲午戰爭類比,那麼隻說說甲午戰爭,也許不是不行吧?
但他沒想到,在自己還沒組織好語言悄悄將話題引過去之時,楚孑又開了口。
“既然您這邊對於長平之戰沒有什麼補充了,那我想多說一點,簡單談談甲午戰爭,以及1937年的侵華戰爭,可以嗎?”
楚孑說完,堅定地看向他。
那目光幾乎將他洞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