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疑慮(2 / 2)

又逢春 山間人 6569 字 11個月前

邱思鄺身為禦史中丞,監察百官,素來對朝中的風聲極其敏感,一發現事情不對,便立刻寫信來給他提個醒。

趙恒快速看完後,將信遞給月芙,讓她也看一看。

趙恒沒寫回信,隻讓楊鬆下去,派人往邱思鄺的府上道一聲謝。

“難怪阿嫂要請你入宮。”

請月芙入宮,便更印證了太子和太子妃夫婦對弟弟與弟媳二人並無芥蒂,哪怕外麵風言風語,也依舊處事周到大方。

“這下,你更可放心了,到了宮裡什麼都不必做,阿嫂定會把所有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過不了多久,朝中的風聲便會有大的轉變,到時,太子的地位依然穩固如山,而他則會是眾人眼裡的“罪魁禍首”。

而後,他們又會做什麼?

他知道沈士槐已被調往地方,年節之後,便無法再留在京中任職。因知道月芙與娘家的關係,他沒有擅自乾涉此事。

但誰能預料他們接下來又會如何對付他呢?若這一切危及月芙,又該怎麼辦?

不知怎的,他忽然想起蘇仁方過世前那幾日對他說過的話:“你要多替自己想想,彆被人欺負了去。”

二十多年來,他第一次對過去一貫的退讓產生懷疑。

……

隔了一日,趙恒身為年末入京的地方官員,開始往吏部、兵部等各衙署去,月芙則以八王妃的身份入東宮見太子妃崔桐玉。

花箋上未寫明時辰,她思來想去,一早便從府中出發,自嘉福門入東宮,在兩名侍女的指引下,經奉化門、左春坊,朝北行至命婦院。

這是她初次進入東宮,路上行得不緊不慢,時而四下看一眼,在心中默默與西麵一牆之隔的太極宮比較起來。

與太極宮相比,東宮自然占地稍小,不過形製上大致相似。不知是不是她的錯覺,經過一座座宮殿時,總覺得往來的宮人、內侍不但比太極宮的多,連樣貌都比太極宮的更白皙、清秀。

唯有引她入命婦院的這兩名侍女,大約是崔桐玉身邊的人,看起來與她一樣穩重大方,行止有度。

不過,想起趙懷憫曾給崔賀樟送過不少年輕貌美的宮女,她又不覺得奇怪了。

趙懷憫將私底下的作風瞞得很嚴實,但與崔賀樟這樣的人串通一氣,又對趙恒那般提防,想來不是什麼高風亮節之人。

她來得早,坐在院中等了片刻,崔桐玉才姍姍來遲,身後還跟著七八名女官模樣的人,整整齊齊入內。

“阿芙,是我來遲了,讓你見笑。”崔桐玉一身端莊的煙青色襦裙,高高綰起的發髻間也隻用了幾支樸素的銀釵,美麗的麵龐上笑意盈盈,與數月前比起來,沒有任何不同。

月芙跟著起身,先向她微微一禮,見她已坐下了,這才跟著坐下。

“分明是我來早了,我隻恐讓阿嫂等,因而一早便來了。”

不一會兒,幾名女官便將手頭的事務一一回稟,再將帶來的文書呈上給二人。

崔桐玉這兩日的確忙碌不已,從年節宴會的籌備,到賓客的名單、帖子,再到一應布置、花費,有內侍省、六局和光祿寺審定後,都要交到她的麵前過目,加之年後還有親蠶裡,服飾、祭典的用具,命婦名單,也都需她點頭,她實在有些分身乏術。

可饒是如此,她依然能將身邊的月芙照顧得十分妥帖。

從讓宮女準備茶水、點心,到關心冷暖,一一兼顧,甚至每聽一位女官的稟報,她都會耐心地向月芙先解釋一兩句,言簡意賅,讓原本什麼也不知曉的月芙一下就明白她們在商議的是什麼事。

甚至為了不讓月芙感到無用武之地,她還會將一些簡單的名單核對交給她處置。

整整半日下來,月芙再度對這位太子妃的為人處世刮目相看。

不論太子的人品與能力,崔桐玉似乎生來就是當皇後的料。在她的身上,月芙甚至隱隱能窺見當初姑祖母在世時的影子。

這便是皇帝替太子趙懷憫挑選的妻子,出自名門、端莊大方、麵麵俱到,有母儀之相。

而趙恒的妻子……

月芙不想妄自菲薄,但隻嫁過人這一點,便已配不上趙恒了,可皇帝卻依然準許她嫁給他。她一時不知該感到慶幸,還是難過。

臨近晌午,兩人終於將大部分送來的大部分事務處理完,可那幾名女官卻並未離開,依舊等在一旁。

月芙有些疑惑,還未待發問,崔桐玉便已看出來,先替她解答:“一會兒,薛貴妃也要過來。貴妃雖非後宮之主,但到底也算咱們的長輩,陛下亦信任她,方才的文書裡,幾份還需問問她的意見。”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11-02 23:46:56~2021-11-04 00:02: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懵兔子萌動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