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木工徒弟,外加幾個遠房舅舅做瓦工。吳濤一個個喚過去,看著他們夾著一品梅,熱情高漲,美滋滋。
眼看著農家樂莊園計劃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步入正軌,吳濤又回到了學校。
黑板旁邊的倒計時已經變成了‘16’天,教室裡的迎考氛圍愈發緊張了。
在經曆了兩周的作文強化訓練之後,吳濤已經適應了各種題材的快速作文。他練習所寫的那批作文,甚至得到了毒舌老班的積極肯定,並且作為範文在課堂上講解。
所以,隻剩下最後一個失分項——英語聽力。
作為重生人士,他對英語的應用已經熟練之極。日常的聽說讀寫,完全不在話下。
可讓他大跌眼鏡的是,如今的聽力發音,是以英式發音為主。這和他所習慣的美式發音,差彆迥異。
再加上為了增加難度,特彆融入了連讀、升降調,甚至是一些俚語口音。
這就是故意刁難人了!
但是沒辦法,華夏的中考、高考選拔機製,就是要人為設置難度門檻,形成差異化競爭。
思忖了半天,吳濤腦海裡靈機一動。
英語聽力是安蓉的強項,這事得向她請教才對。
回過神來,隻見趙麗正拿著最新一期的知音走進來。不僅是她,教室裡還有好幾本,正在被瘋狂傳閱和圍觀。
想著自己的文章終於變成了鉛字,說不激動,那是假話。
縱使這雜誌日後被瘋狂吐糟、飽受詬病,甚至被戲稱為地攤文學的傑出代表。
可架不住它眼下風頭正勁,被渴望人生閱曆和獵奇的青少年們瘋狂追捧、執迷鐘愛,甚至成為部分少年心中神聖的‘啟蒙’讀物。
經曆一陣彈彈彈的摩擦,趙麗擠進了裡麵的座位。
纖手扇著微風,卷起鬢角的發絲:“好險,這是最後一本了,再晚一會,就買不到了。”
“這麼緊俏?”
“那當然!”趙麗靜下心來,直接翻到封麵文章,聚精會神地起來。
幾分鐘後,趙麗咦的一聲道:“還有評獎?我投你的這篇文章為本期最佳,好不好?”
吳濤擺擺手道:“這個希望不大,你還是彆浪費郵費了。”
“獎金6000呢,怎麼也要試試!”
與此同時,沈伯宏離開教務處,朝班裡走去。途中路過一麵黑板報,銳利的目光一掃,頓時咦的一聲。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這題目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不久前吳濤跟他說過,他聲猶在耳。於是駐足看了下去,片刻後讀完,不由咂摸著道:“這段子倒是新奇,讓整篇散文增色不少。”
最後目光落到題記上:摘自《知音》1995年5月刊。
居然節選自這種雜誌?沈伯宏頗有些惋惜的味道,在他看來,作為家庭婦女最愛的獵奇雜誌,知音的文章並沒有太多文學性可言。
它的最大賣點是以紀實文學報告的形式,記錄了婚外戀、凶殺案、以及明星的淒慘往事,滿足當下芸芸眾生窺探他人私生活的需求,進而實現自我心理治愈的目的。
如今這篇文章一刊出,頓時讓這本地攤文學增色不少!說起來,這文章,稱得上地攤文學中的一股清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