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媽,三叔家投了沒?”
“這我沒聽說!”張惠蘭隨口道:“不過你三叔一直在魚塘、蟹塘上忙活,就算是想投,估計也是沒錢。”
吳濤當即起身道:“我去問問。”
張惠蘭想起馬秀琴那張利嘴,連忙攔著道:“濤,這村裡投的人多了,你也不能家家都勸啊?”
“彆的人家我可以不管,但是三叔家,怎麼著也要提醒一句。”說著溜溜地走了。
從三叔家出來,結果倒是令他感到很意外。
如今的三叔倆口子,一心撲在水產養殖上。前不久徐會計找到家來,儘管家裡有點餘錢,倆口子也不為所動,堅定地留著那錢投在魚塘上。
看來三嬸馬秀琴的變化挺大,至少比舅母夏莉踏實多了。
臨回到宅院後麵的路口,小江和黑蛋,帶著大黑,齊齊迎上來。
“哥,巧姐一家子都來了,說是找你評評理……”
吳濤摸摸倆孩子腦袋,一提氣道:“走,咱回去看看。”
一進院門,就看見宋老漢很沒品地坐在堂屋門廊的台階上,放著旁邊的板凳不坐,偏坐地上。
其他人都在堂屋裡,隔著門口和他說話。
這宋老漢,當初帶宋巧來討工作的時候,吳濤就沒看上。
一句話,執拗得像頭倔驢!明明有沙發、有板凳可以坐,偏偏要坐地上。
要不是宋巧的乖巧伶俐,打動了張惠蘭,說什麼那工作也輪不上她。
叫了聲宋叔,宋老漢磕了磕煙袋,不樂意地哼了一聲。
得,看樣子這是把自己記恨上了。
果然老娘說得不假,這好心勸彆人崩跳火坑,反倒成了斷人財路了。
走進堂屋,一看宋巧那梨花帶雨的麵容,吳濤又心軟了。
得,幫人幫到底吧,就算是看在巧姐的麵子上。
目光落到宋巧她娘和她弟的身上,吳濤不由眉頭一皺,這娘倆竟都穿著打補丁的衣服。宋巧她弟那黃膠鞋更是磨壞得露了腳指頭。
看來宋巧說的沒錯,她拿回家的那些錢,根本沒起到補貼家用的目的。
宋老漢這果然是財迷心竅了。
眼見吳濤回來,宋巧還沒來得及站起來,旁邊兩個身姿挺拔的男人便站了起來。
“小老板,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小叔宋壯,這位是我堂哥宋光輝。”
宋壯一開口聲若洪鐘,整個人給吳濤的感覺很好。反倒是宋光輝有些隨便,撐不起事的樣子。
“壯叔你當過兵?”
一句話提得二人來了勁頭,宋壯爽朗道:“沒錯,當過幾年。早就聽宋巧說你是人中龍鳳,今天一見麵,果然眼光獨到。吳大哥,你們有福氣啊!”
一通寒暄之後,直入正題。
宋巧麵帶焦急地把事情一說,雖然有些零散,但大體意思沒亂。
吳濤聽後,不由眉頭一皺,“壯叔,這事你也投錢了?”
“不瞞你說,我和光輝當兵那點退伍補貼和積蓄,全投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