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責人:……???
他耳朵是不是出問題了?
*
三組人員平均年齡四十二歲,都不年輕了,會下廚的有,但水平全都不咋樣,屬於是僅僅能入口的程度,孟昔昭挑剔的看來看去,最後帶走了兩個人。
這倆人,一個小時候家裡開肉餅鋪,他幫忙剁肉,能把肉剁的特彆碎,另一個,娶了個十分注重參與感的娘子,每回娘子做飯,他都要在一邊剝蔥、剝蒜,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一點蔥皮蒜皮都不留下了。
被孟昔昭帶出來的時候,這倆人一臉空白。
萬萬沒想到,他們會因為會剁肉、和會剝蔥,被貴人挑中,跟他一起去那九死一生的匈奴。
兩人對視,很有一種想要抱頭痛哭的衝動。
孟昔昭才不管這倆人什麼想法,讓慶福安排他們去參政府,孟昔昭轉道,又去了前院。
金珠看樣子已經在這等了他一段時間了。
見到孟昔昭,她福了福身子,“郎君。”
孟昔昭問:“打探出來了?”
金珠笑:“郎君一走,他就慌了,奴婢說了幾l句好話,他就把自己的來曆一五一十全說了。”
孟昔昭好奇的問:“那他
到底是什麼人?”
金珠把那個中年人說的,又跟孟昔昭複述了一遍。
然後孟昔昭就懵了。
這人,居然是當初給他下啞巴藥的那個大夫!
……
據中年人自己說,他誌向不在問診上,隻在製藥上,從他們那個靈樞派學成以後,他就一直四處遊曆,尋找草藥的同時,也賺點錢,補貼一些名藥的費用。
名聲漸漸打出去了,後來,他就被一些貴人們看中,帶進了府中。
他這人不挑地方,隻要給足了錢和草藥,他在哪待著都行,這些年他換了好幾l個主家,一個比一個富貴,林賢妃,也隻不過是他的一個主家而已。
這人的的確確就是個藥癡,一點是非三觀都沒有,而且比起能治病的藥,他更喜歡研究那些能殺人的藥,簡直了,也不知道那種藥研究出來了能有什麼用。
金珠聽得十分心驚,可那些雇傭他的達官貴人不這麼想,反而覺得他是個難得一見的人才,雇傭他的多是女性,而且多是那種後宅不安寧的女性。他這人有個優點,那就是拿了錢,一定給辦事,於是,這些年他在毀容、催情、落胎之上的成就,那是一騎絕塵啊……
孟昔昭:“…………”
鬨了半天,原來是個宮鬥工具人。
金珠還在說:“此人名叫滕康寧,他說他一開始,確實就是給林賢妃辦事的,替她調製一些能讓陛下……的藥,後來寧王殿下見到他,知道他的本事,才讓他幫忙做一個能使人變成啞巴的藥,發現藥不管用之後,寧王發了好大的脾氣,讓人把他打的隻剩一口氣,才把他丟了出來等死。但滕康寧早就準備好了脫身之計,他提前服用了麻藥,讓自己感覺不到疼,被丟出來後,又迅速的給自己醫治,這才能一點事沒有的出現在郎君您麵前。”
孟昔昭聽得有點愣,“那他出現在我麵前,到底是想乾什麼?”
說到這,金珠也有點無語:“他說,他的藥絕不可能有問題,要麼大公子根本就沒吃那藥,要麼,就是您和大公子提前準備好了解藥,他覺得自己的招牌不能就這麼被砸了,所以想來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他跟蹤了幾l日大公子,又跟蹤了幾l日您,發現您在這個莊子上行為有些怪異,還一趟趟的往裡運東西,裡麵的人卻無論如何都不出來,他便認定了,這裡有古怪,您很可能跟他一樣,都在製藥。”
孟昔昭:“…………”
這可真是……令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孟昔昭感覺有點複雜。
這人確實是個人才,可他又不宮鬥,留他有何用,再說了,這人乾的缺德事也太多了吧,讓人毀容,還讓人落胎……
等等。
落胎???
孟昔昭突然抓住金珠的肩膀:“你知不知道,他平時做了新藥,都是怎麼試藥的?”
金珠:“……奴婢沒問,要不,奴婢去問問?”
孟昔昭攔住她,“不用不用,我親自去問!”
說完,
他就風風火火的跑了。
金珠:“……”
郎君的腦回路啊,她是越來越跟不上了。
*
跟滕康寧打聽了一番他的製藥過程,孟昔昭簡直想仰天狂笑三聲。
什麼叫剛打瞌睡就有人遞枕頭?這就是!
他立刻揮手就要把滕康寧跟那倆工匠一起,打包送回參政府,滕康寧瞪大雙眼,突然反抗起來。
孟昔昭這才想起,此人在這還是階下囚的待遇,他恐怕以為自己要把他帶回去折磨,孟昔昭趕緊擺出禮賢下士的表情,跟他說,你不就是想要錢嗎?我給,我全都給,你以後製藥需要什麼材料,能給的我也全給。
隻要你跟我去一趟匈奴。
滕康寧:“……”
他狐疑的看著孟昔昭,這人該不會是想讓他一個人,去毒死匈奴的所有人吧?
然而他就是問了,孟昔昭也不會告訴他實話,隻讓他放寬心,跟著走就是了,滕康寧心裡嘀咕,甚至起了想要逃跑的心思,但猶豫來猶豫去,他還是沒跑。
畢竟他還想從孟昔昭這裡打聽新藥的秘密呢。
*
萬事俱備,隻欠出發。
行李和人全都收拾好了,孟昔昭這種官,可以帶一個小廝,在路上伺候他,慶福原本以為孟昔昭會帶他,誰知道,孟昔昭把工匠當了自己的小廝,同時,還上報了滕康寧的名字,大言不慚的說,他不習慣隻讓一個人伺候,必須帶兩人,而隨行的大夫他也信不過,必須帶參政府的府醫。
禮部侍郎看著孟昔昭,有種想拿鎮紙砸他頭的衝動。
你以為你是公主呢?!
身為一個送親人員,好好伺候公主才是正理,還想讓彆人伺候你,想得美!
然而這是他心裡想的話,嘴裡說出來的,就是另外一套了,“好好好,不就是多帶個府醫嗎?這點小事,本官哪有不批的道理。”
……
孟昔昭滿意的離開,而轉過頭,禮部侍郎就把這事添油加醋的告訴了自己的其他同僚,聽說了孟昔昭的這副紈絝作風,大家紛紛出言指責。
當然,背後指責,誰也不敢當著孟昔昭的麵說。
因此,還沒出發呢,孟昔昭的紈絝惡名,就在送親隊伍裡傳了一遍。
在送親名單上的人都很絕望。
連公主帶隨侍帶送親人員,加一起烏泱泱快五百人,公主太子這種主子不算,官員當中,除了禮部郎中,那就是孟昔昭官大了。他這一看就是甩手大掌櫃的料啊,說不定還會把此次送親,當成去領略北國風光的遊玩,那他的事,不就都落到彆人頭上了嗎?
如果僅僅是不乾事,那還好,但看孟昔昭這個德行,很可能他還會把送親隊伍當成他家的參政府,各種使喚、各種折磨。
嗚嗚嗚,好倒黴啊,怎麼就攤上這種苦差事了呢……
但是,再哭也沒用了,難道到了這個時候,還能再打退堂鼓嗎。
九月十二,天壽
帝三十八歲生日到了,萬壽節上?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君臣同樂,天壽帝坐在龍椅上,迎接一年一度他最喜歡的日子。
孟昔昭排在隊伍末尾,看著天壽帝笑得合不攏嘴的坐在那收禮物,忍不住的抽了抽嘴角。
往年參政府備一份禮物就行,今年備了兩份,更重的那份讓孟舊玉送,比較輕的那一份讓孟昔昭送。
然而哪怕是輕的,這也是一尊由同等大小的碩大珍珠拚組而成的龍形擺件,一顆珠子,就等於金珠半年的工資。
孟昔昭捧著這個擺件,心痛的無以複加。
雖說這都是孟夫人準備的,而孟夫人拿出這尊擺件的時候連眼皮都不眨一下,但孟昔昭還是覺得好心痛。
主要是,浪費了啊!
哪怕送一張廁紙給天壽帝,他都覺得浪費。
以前他送禮,那是好鋼用在刀刃上,因為他知道天壽帝會記住,而且會回報給他想要的東西。可今天,不管孟昔昭送什麼,天壽帝都不會有印象的,因為他收的禮太多了,而且裡麵的好東西,也太多了。
今天對天壽帝來說是大日子,對秦非芒來說也是大日子,因為他要站在前麵,一個個的唱名,估計等壽宴結束,他這嗓子也該冒煙了。
彆看朝臣們上朝的時候,穿的都差不多,好像沒什麼錢,可這家底,那真是一個賽一個的殷實,孟昔昭捧的擺件,在裡麵隻能算是個中等水平,根本就不起眼。
若說誰送的禮物最好,那必然是三司使。
隻見三司使命六個侍衛一同把自己帶的禮物搬上來,原來,他送的是一座玉山,玉質溫潤通透,還是上好的羊脂玉,玉山約一人高,二尺粗,雕刻成泰山的模樣,上麵有樹木花草,還有石階人物,走在石階上的,是天壽帝,他身後跟著的,則是略微粗製濫造的文武百官。
稍微有點文化的,看一眼就知道這是什麼了。
——泰山封禪。
從古至今,哪個皇帝不想這麼乾,這可是皇帝界的最高榮譽,證明了皇帝的本事,說明他已經可以和秦始皇相媲美了。
孟昔昭:“……”
他麵無表情的抬起頭,看向最上方的天壽帝,見他果然不出眾人所料,已經連連撫掌,大喝一聲好。
……
好你個頭。
你還真覺得自己配得上泰山封禪了?
知道你心裡沒數,但你不能真就這麼沒數啊!
見皇帝喜歡自己送的禮物,三司使也是一臉的喜氣洋洋,甚至當場就跟皇帝請旨:“陛下,微臣鬥膽向陛下請個旨意,不如在泰山之上,建造一所皇恩祠,以後百姓們可以登泰山,感念皇恩,宣揚陛下之美名,也可昭示陛下之功績,他日,陛下親自前往,也有歇息落腳之處。”
天壽帝聽了,一揮手,直接就準了:“好,肅明,此事就由你去辦,一定要好好辦。”
以後朕親身過去封禪了,就要看看百姓們是怎麼供奉朕的!
三司使頓時跪下,高聲道微臣遵旨。
孟昔昭:“…………”
這人謔謔完河北,又要去謔謔山東了。
山東比河北富庶,估計能被他謔謔好一陣子。
默默的低下頭,孟昔昭的目光落在自己捧的擺件上,就當自己什麼都沒看見,也什麼都沒聽見。
萬壽節,太子殿下又適當的病了,沒有出現,隻讓鬱浮嵐送了一幅自己親手寫的祝壽字來,天壽帝看見那字,嘴角的笑容淡了點,揮揮手,讓鬱浮嵐下去,很快,他又重新高興起來。
在孟昔昭捧的胳膊都快酸死了的時候,終於,輪到他了,不過,就跟他之前預料的一樣,天壽帝根本沒對他送的禮物有任何反應,就是跟以前一樣的笑笑,說了句賞,然後孟昔昭就起來,去一旁繼續站著。
內侍走過來,賞了他一百兩銀子。
孟昔昭:“……”
他那擺件最少十萬兩!
然而他還隻能一臉感激的收下那一百兩,繼續捧著。
奶奶的,這一百兩比他那擺件還重……
要說這萬壽節上有什麼讓孟昔昭覺得不那麼無聊的,那就是楚國公主走出來的時候了。
萬壽節分兩批,第一批是跟大臣、皇子、還有各國使臣一起過,第二批就是跟後妃、和自己的女兒們一起過,楚國公主卻出現在第一批裡,自然是因為,她馬上就要和親了,按照規矩,今天,就是來辭行的。
孟昔昭一聽見楚國公主的名字,就趕緊伸長了脖子,想看看這位公主什麼模樣。
離得遠,麵孔有些看不清,但聲音,還是聽得很清楚的。
楚國公主行跪拜大禮,站起來後,不卑不亢的說著她的台詞,諸如兒臣不孝、不能在父皇膝下儘孝、唯有為匈奴與大齊帶來秦晉之好、雖遠而不心離……等等。
孟昔昭的第一印象,是這公主嗓門挺大。
第二印象,是這公主中氣挺足。
大齊的審美,以弱、以雅、以文為美,像公主這樣聲音堅定,字字鏗鏘的,不被人們喜歡。
因為女子強了,男子就要弱,除非是孟舊玉那種真心愛媳婦的,不然,都還是希望自己的娘子聲音小一點。
孟昔昭想起什麼,扭過頭,看向大殿前麵的左賢王。
左賢王今天也來了,而且奉上了壽禮,一塊獸皮。那獸皮看著特彆眼熟,好像就是那天匈奴人剛來時,蓋在某輛大車上的獸皮。
……
也忒寒磣了,用得著把自己對大齊的敷衍,擺到這麼明麵的位置上嗎。
他站在那,也看著楚國公主,臉上卻沒有什麼明顯的表情。
孟昔昭有點拿不準,楚國公主這樣的,到底是招他們喜歡,還是不招他們喜歡。
按理說這不關孟昔昭的事,但他對這個問題,真的是非常好奇,因為這個問題,決定了他的猜測到底對不對。
劇情裡,老單於死後,匈奴的規矩是,老單於所有媳婦,都要歸新單於所有,包括已經嫁過去的公主,但那新單於照單接收了其他的所有人,就把楚國公主拎出去,讓她殉葬了。
他當時給的說法是君死有疑,他不能信任楚國公主,可後來,他又說沒有疑點,他父親就是楚國公主害死的。
造成這種走向的原因,有兩種,一,這新單於心眼忒多了,打一開始就起了攻打大齊的心思,把楚國公主當做引子,還是一個埋得特彆深的引子,先殺了她,然後伺機行事。可那時候形勢並沒有那麼好,匈奴旁邊,月氏和女真都是威脅,如果他打大齊,匈奴就要麵臨兩邊同時開打,甚至三邊一起打的危險局勢。是在詹不休的造反軍聲名鵲起時,他才突然決定攻打大齊,而在那之前,誰也不知道詹不休造反了,除非那新單於也跟孟昔昭一樣熟知劇情,不然,他不可能料到這一點。
二,那就是,老單於的死,可能真的跟楚國公主有關係。
孟昔昭不禁對著楚國公主嫋嫋婀娜的背影,眨了眨眼睛。
所以,到底是哪一種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