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俗人(2 / 2)

詹不休,和孟昔昭好像

認識。

前段時間詹不休突然脫離大軍,一路急趕到隆興府,在府衙住了一晚上,才回到吉州城外,而也是他回來以後,丁醇就命人不再叫陣了,而是全都休整,默默的不知道做些什麼。

當然了,現在南詔人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了,那臭味,到現在還經久不散呢。

……

要是沒有之前打探的那些消息,羅薩花八成還不會想到孟昔昭身上,然而就因為有了這些消息,她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為何那日詹不休身邊的小兵聲音那麼大,為何大軍僵持在城外好幾個月,可詹不休出去一趟,他們就突然聰明起來了。

新仇加舊恨,羅薩花簡直是出離憤怒。

她指揮自己的人:“你們去把他給我抓回來!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一定要讓他活著來見我!”

孟昔昭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因為小聰明而翻車,他剛回到隆興府,就收到了全城百姓的夾道歡迎。

孟昔昭受寵若驚,不明白百姓們怎麼突然就這麼熱情了,還是回到府衙以後,謝原才給他解釋清楚。

一是因為,江州的事情傳回到隆興府來了,以前他們還覺得孟昔昭抓細作的行為有點小題大做,現在他們才知道,是自己鼠目寸光了,要不是孟知府慧眼如炬,他們隆興府,怕是又要遭一次大難啊。

二是因為,早春播種的作物,如今已經掛穗了。

產量如何,雖說直到收獲那天才能真正的計數,可當穗子長出來的時候,其實大家就已經能估算出具體數目來了。

隻要不遭災,結果總是大差不差。

這段時間石大壯吃住都在農田,幾乎是一睜眼就往大家的地裡跑,一邊指導他們怎麼耕種,一邊還在改良肥料,凡是施加了新肥的,掛穗之後都能明顯看到,產量比過去,漲了整整一半。

不信任官府的人家悔得腸子都青了,而半信半疑,用了農師所製肥料的,則半夜睡著都能笑醒。

他們感謝農師,也感謝把農師帶過來的孟知府。

知道是因為這些事,孟昔昭才放心的笑起來:“也就是第一年了,大家都新鮮,往後年年都是這個產量,他們慢慢的,也就習慣了。”

謝原微笑著搖頭:“或許吧,但這實打實的功績,百姓們是忘不了的。”

孟昔昭抿嘴樂,對於這個,他就不怎麼關注了,反正他在這待不了多久,而這新肥,以及石大壯選出來的種子,他也不會隻留在隆興府,等有了成果之後,必然是會向全國推廣的。

自己算是個引路人,石大壯才是真正的功臣,孟昔昭對自己即將得到的好處照單全收,但這名聲,他還是想留給石大壯,讓他去賺。

反正石大壯不入官場,他就是真被吹成第二個炎帝,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他自己就不行了,烈火烹油,卻又沒有雄厚的實力,是會被集火針對的。

前例太多,死了的詹慎遊,和還活著、卻聲名狼藉的他親爹,都是極好的反麵教材。

再說了,他一個眾人眼中的寵臣,奸臣眼中的佞臣,要這麼好的名聲乾什麼,說得過去就行啦。

孟昔昭對名聲二字的態度淡泊如水,倒是讓謝原愣了愣。

老實說,他覺得自己做不到像孟昔昭這樣。

讀書人求財求權求身後名,總要沾一個,謝原對前兩樣不熱衷,對最後一樣,卻也有很多期待。

說到底,他還是一個俗人,沒法跟高風亮節的孟昔昭比較。

孟昔昭:“……”

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高風亮節呢。

有些事沒法解釋,乾脆,孟昔昭就不說了,而是把自己從應天府帶來的墨寶拿出來,給那位捐款特彆多的老員外送過去。

兩個月前畫的大餅,要不是他這回親自去了一趟應天府,還不知道天壽帝那個懶蛋什麼能給兌現。

就這,天壽帝還寫的不情不願,告訴他,以後不要再給他招惹這種事,他是天子,他的墨寶,怎麼能隨意給人呢。

孟昔昭連連稱是,出了宮,就冷笑一聲。

好了傷疤忘了疼啊,不是你當初看到隆興府缺錢就頭疼的時候了,卸磨殺驢,說的就是你吧。

不管怎麼說,這大餅終於是兌現了,老員外拿到墨寶,其他富戶得到了禦賜之物,大家都很開心。

拿到手了,就不用再藏著掖著了,孟昔昭還找了個秀才,寫了一篇文章,專門對這些富戶進行誇獎,讓大家知道來龍去脈,百姓們對富戶十分感謝,而那些沒被孟昔昭叫來的富戶,則十分扼腕。

這種好事,為什麼不叫我們?!

不就是幾萬兩銀子嗎,我們也有啊!

一時間,好多人都來衙門送錢,孟昔昭挑挑眉,對於這種送上門來的,他也不能拒絕啊,那多不合適,見便宜不占,那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

隻是這回沒有墨寶和禦賜之物的獎勵了,大家可能不太高興,孟昔昭也有辦法,從這些狗大戶送來的錢裡,各取一部分,然後在府城最熱鬨的街上,起一座高樓,命名長仙樓。

這樓不吃飯,不喝茶,不賣東西,進去以後,兩側全是蛇籠,有鐵編的,有藤編的,每個籠子裡造景都不一樣,孟昔昭請了好幾個工匠傾情打造,各個主題都有,還有迷你版的小凳子小桌子小床,雖說蛇用不到,人家就喜歡草窩,可人喜歡看啊。

越往上,越豪華,最頂層上,還有兩個鎮樓之寶。

用透明的白水晶拚接出一麵牆,再用金匠們才會的掐絲工藝,用金燦燦的銅線,將這些白水晶緊緊的綁起來,人要是猛踹一腳,估計還是會塌,可裡麵裝的不是蛇嘛,而且全是小細蛇,就不用擔心力度的問題了。

水晶牆這麼豪橫,裡麵還裝了很多五顏六色,花色十分繁多的小蛇,裡麵的擺件也是相當精美,好多怕蛇的人,見了這美輪美奐的場景,都開始覺得,這蛇,好像也不是那麼嚇人了。

不止覺得不嚇人,還覺得,好漂亮,好想擁有。

……

把這古代版的賣蛇旗艦店留在隆興府裡免費讓人們參觀,門口安排了幾個人看著,讓他們不要鬨事就行了,然後孟昔昭又把這件事寫進劄子,送往應天府。

說這個長仙樓有多受人歡迎,百姓們對長仙的喜愛之情簡直無與倫比,大家集資建造這麼一個樓,如今所有百姓都能看見長仙的美麗了,孟昔昭自己做主,準備在應天府也造這麼一個樓,獻給陛下,用的錢,就是百姓們集資的錢,也算是隆興府送給天壽帝的禮物了。

天壽帝看了十分高興,有免費的禮物收,他自然開心,於是,又回了一封信,告訴他自己很欣慰。

孟昔昭得到這封信,微微一笑,然後又找那個秀才,寫了一篇文章,還引用了天壽帝在信裡說的話,很快,大家便知道了,這長仙樓,即將在應天府也出現個一模一樣的。

應天府就是大齊的時尚風向標,長仙樓的名聲越來越響,而那些捐款的富戶,也得到了通知,一家趕緊出一個人,跟那些工匠一起,去應天府建樓。

大家欣喜若狂,畢竟這樓建好了以後,天壽帝是會來看的,幾乎每一家派出來的,都是自己的長子,順便帶上幾個小廝。

小廝才是真乾活的,長子則是過去等著麵見天顏的。

至於能不能見到……孟昔昭就不管了。

因為他隻是給了一個機會,能不能抓住機會,還是要看他們自己有沒有本事。

這些長子興高采烈的出發,他們走了,而城中的熱鬨程度不僅沒降低,反而還增加了。

這是因為,孟昔昭期盼著的商人們,終於聞著味一樣的跑過來了。

……

小蛇不可能賣出太高的價錢,但要是花色好,長得格外漂亮,再搭一個已經弄好的籠子,以及部分擺件,也能賣出幾百兩的好價,要是什麼都不送,花色也差,那可能幾十兩就能拿一條了。

自然,這是零賣的價錢,商人過來收,是要高價倒賣出去的,批發價,會便宜很多。

但就是再便宜,一條蛇,也能給捕蛇人創收十兩銀。

如今這個年月,一兩銀子足夠一大家子人活一個月,要是住在城外,活三個月都沒問題。

先是那些混混大賺了一筆,看見捕蛇這麼能賺,很多人都一窩蜂的湧上去,然後……城中白事增加了不少。

……

沒辦法,捕蛇也是有極大危險的,普通人又不知道哪個有毒哪個沒毒,沒經驗,就會造成這種後果,孟昔昭已經讓人出去宣講捕蛇的危險性,但架不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最後,孟昔昭也沒轍了,隻能讓大家結伴而行,不要獨自去捕蛇,這樣要是出了事,旁邊還有個幫襯的,說不定,能撿回一條命。

凡事有利有弊,城裡熱鬨了,捕蛇賣蛇也漸漸的形成了一條龍產業,雖說總有人因為這個喪命,可捕蛇的人仍然源源不斷,甚至連騙子都出現了,捕彆的地方的蛇,然後謊稱是隆興府的,帶來給那些商人收。

孟昔昭:“…………”

人民智慧,果然無窮。

最近這段時日,謝原走路都帶風,作為管理稅收的同知,他眼睜睜看著府衙的錢款暴漲,心情自然美妙。

他來跟孟昔昭報喜,孟昔昭卻潑了他一桶冷水:“這隻是個權宜之計,不能長久的作為隆興府的經濟支柱,你還是要把精力都放在草藥上麵,那個才是經久不衰的賺錢良策。”

謝原一愣:“可是,賣蛇利潤更大啊。”

孟昔昭:“所以就先賣著唄,等賣不動了,再轉型到成熟的草藥種植上麵。”

謝原不理解:“怎麼會賣不動呢?”

大家都很喜歡蛇啊。

孟昔昭:“…………”

這也要我說明白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家都有自己的審美,天壽帝在的時候,大家審美被扭曲的跟他一樣了,等他一死,連二年都用不了,大家就會發現,蛇這東西,長得忒嚇人,然後,這賣蛇的生意自然就做不得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