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陌皺眉,“但凡有點事就去找找彆人施舍,這不是脫貧攻堅,這是在乞討。”
“你不能為了你個人的誌氣問題,就放著這麼好的機會不利用吧?在貧窮麵前,骨氣和誌氣算什麼?隻要能幫助鄉親們發展起來,任何方法都可以嘗試。”
顧陌解釋,“我不是為了個人的骨氣,我是認為,人沒到山窮水儘的地步,就不應該攤開手朝彆人要,我也不希望我帶給他們的脫貧方式,是通過習慣接受彆人的施舍。”
有困難找政府是應該的,找網友幫忙,憑什麼?
人自己稍微努力一點就能做到的事,為什麼非要事事依賴彆人的幫助呢。
貧窮很可怕,可是依賴於彆人的施舍隻會讓貧窮加劇。
而且,一次又一次的乞求彆人的幫助,公眾的仁慈和善良很快就會被消耗殆儘,等到他們真正需要幫助,或者說那些真正應該需要幫助的人尋求幫助的人,他們將無法得到公眾的同情和憐憫。
所以在貧窮的時候,保持適當的骨氣,也是很重要的。
工作人員見顧陌堅持,就沒有再說什麼。
其實顧陌在網上火了之後,政府是很想把顧陌這個招牌利用起來,促進整個縣裡發展的。
但是吧,政府沒有相關經驗,也找不到方向,就怕到時候不僅沒能利用好顧陌這塊招牌,還反而消耗了顧陌的人氣,連顧家村都發展不起來。
所以政府一直在觀望,看顧陌能走到哪一步。
顧陌沒能從政府要到補貼,铩羽而歸,並不氣餒。
自來水肯定是要通的,她還可以想彆的辦法。
當然,讓她自己掏錢,肯定是掏不出來的,她現在一分錢都沒有。
仔細算起來,她回到村裡一年前,就已經砸了六百萬下去,結果還是沒讓顧家村徹底脫貧,其實這個脫貧任務已經算是很失敗了。
要是這六百萬她直接拿去做點彆的,比如炒個股經個商什麼的,她已經發財了,再把賺的錢拿來反哺村裡人,村裡人也同樣脫貧了。
可這樣做,真正脫貧的其實還是隻有她自己而已,對村裡人有什麼好處?村裡人不過是一直在接受她的施舍而已,時間久了,村裡人就會形成理所當然的慣性思維,越來越來懶惰,一旦她某天斷了這種施舍,雙方就會反目成仇。
所以顧陌還是願意多吃些苦,腳踏實地一步一步來,儘量讓村裡人通過自己的雙手讓自己變得富裕,這樣才更加的有意義,他們不僅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對後輩也會產生教育意義,這樣,顧家村才能一代比一代更好。
在顧陌忙於顧家村脫貧的時候,在A市的徐淼淼也在網上看到有關她的新聞了。
徐淼淼辭職後,就去應聘了一個明星助理的崗位,等到上崗了才知道是給南溪當生活助理的。
其實就相當於給南溪當保姆,照顧南溪的生活起居。
徐淼淼搬到了南溪的公寓裡,兩人剛開始互相看不順眼,一個很有骨氣的說要離開,一個很高冷的說不要徐淼淼這樣的助理,但因為各種原因,他們還是被迫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每天吵架拌嘴,然後感情就這麼相處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