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為顧家四個兒子都是工人,戶口早就轉出去了,所以他們的地不多,分到他們家的也就兩老和小女兒的地。
張秀英剛出來就碰到了同樣下地乾活的大嫂張翠花,對於大嫂,張秀英是感激的。
當年丈夫參軍,留下他們孤兒寡母在青山大隊生活。
若不是大哥大嫂幫忙,他們母子五人指不定能活到現在。
“大嫂,你們家的地不是已經收完了嗎,怎麼還要下地乾活啊?”
“乾完了,都乾完了,就是去地裡巴拉巴拉,順便鬆鬆土。”張翠花嗓門大,性子也爽朗。
“順便把地裡的秸稈都燒了,也能肥地,希望來年的收成能更好一點。”
“那也行。”張秀英點點頭,秸稈可是肥地的好東西,可不能浪費了。
張翠娟看了看四周,湊過去小心問道,“弟妹,昨天你們家裡來客了,我沒好意思上門,我聽說你還摔東西了,咋回事啊?”
倒不是她八卦,而是關心。
老頭子今天早上還說呢,讓她問問弟妹。
要是老二家的有啥事,他們多少能幫點。
這些年,老二一家對他們多有幫襯,她又不是不清楚。
如果老二家的真有啥事,她肯定第一個上門幫忙的。
張秀英神情一僵,勉強的抽出一個笑容,“沒啥事,就是有點誤會。”
在沒有確定之前,她不想告訴彆人,哪怕是大嫂也不成。
“沒事就行!”
知道她不肯說,張翠娟也不勉強,轉而問道,“長生怎麼樣了,沒事了吧?”
“沒事。”張秀英默默的鬆了一口氣,笑了笑,“老大已經醒過來了,說是過段時間就能下地走路了。”
“那就好,那就好。”張翠娟做了一個阿彌陀佛的舉動,一臉高興。
“要是沒有他們當兵的在外麵殺敵,哪來我們老百姓的安生日子哦,秀英,你家老大是個好的。”
“你放心,好人長命百歲。”老百姓對當兵的那是相當敬佩的,張翠娟這話是一點也沒摻假的。
張秀英點頭,一臉感激,“大嫂,那就借你吉言了!”
最後兩人在分叉口分開,去了各自的地裡乾活。
見到張秀英下地乾活,旁邊不少人湊過來聊天。
除了問候顧長生的傷勢之外,就是八卦昨天的的事情,都被張秀英三言兩語給岔過去了。
見她這樣,他們就知道問不出什麼,索性就不問了。
聽說她跟著去了一趟京市,給這群老娘們們羨慕的夠嗆。
尤其是顧大強家的婆娘,那是羨慕的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
“秀英嫂子,你們去天安門了嗎?”
“秀英嫂子,你真有福氣,我們都不知道京市在什麼地方,你竟然去了京市,真羨慕你,你看到長城了嗎,還有那個什麼,什麼故宮,對,就是故宮?”
“嫂子,給我們說說京市是啥樣唄,我們之前聽京市來的那兩個知青說過,聽說京市老好了,是咱們夏國最大的城市,是不是這樣啊?”
“嫂子,你快給我們好好說說……”
一群人圍著張秀英,要她說說京市的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