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1 / 2)

八零後創業記 清瀾皓月 8447 字 10個月前

當時辦成立公司的手續, 得先去金融公司把舊的營業執照拿到才行。

他們對她的情況就比較了解,事後扣留了她的新執照。

欠著金融公司的錢,始終不如欠著銀行的踏實。

銀行的利息低、期限長, 騰挪的餘地大。而且催款手段不會像金融公司那麼暴力。

不過, 新店開業的計劃得等人力成本出來再說了。開一個店就得準備一萬多啟動資金。

那就先找店,租下來讓員工跑商圈吧。這個花銷不大,而且是必須的準備工作。

西門那套房都二抵了, 也不方便掛出去轉手。

東門那套房不急著買,經濟情況是要好不少。她確實對自家的房子有些執念了。

不過也還好,等3月還了金融公司的錢,就隻剩最後一個月了。

到時候她應該就沒太大的經濟壓力了。

這邊兩點鐘左右吃好,秦歌和瑪伊莎帶著人坐大巴回去。

七個店, 設計了一個最佳路線沿路下人。

等到開回辦公室,已經差不多下午四點了。

瑪伊莎把800包車費付了, 拿回票據。

徐昭佩已經先一步回來,在開始算工資了。

她先算的最省事的行政人員的。

2月過年, 行政人員和店長還是按整月算的。也算是過年的一份福利吧。

前半截在店裡, 後半截在辦公室的最好算, 就算是一整月的就好。

一個人1500, 一共是一萬二。

另外,開發部有六個專員助理, 乾了半個月這又是三千。

采購部也有四個專員助理乾了半個月,兩千。

然後是C大店的店長2000,民院店的店長1500。

王超隻做了後半個月的店長,240+750=990。

醫大店和電科店的店長,就隻能按天數算了。又還得加之前找店、跑商圈的工時費。

兩個人加起來是810。

所以,行政人員一共是兩萬。

至於七個店的員工, 那都是算工時的。需要七個負責排班的人員統計之後才能知道。

正常外送的、找店、跑商圈的、發傳單的......

而且每個人的工時費是不同的。老員工時薪是3元,新員工是2.5元。

零零總總百來號人,全加起來估計還挺可觀的。

秦歌道:“也就是說行政人員按如今的工資,滿額差不多是三四萬的樣子?我正打算發Outlook4月1號升張灝做區經理,管四家店。另外一個區經理由譚勇先頂著,管三家店。”

那就行政工資直接飆到四萬以上了。再開幾家新店,沒準飆升到五萬。

王超和民院店的女店長朱娜獨擋一麵的時間都不夠長。

張灝比他們長不了多少,但他管的是C大這個大店。麵臨的挑戰就要大不少。

到時候張灝也會到辦公室來坐班。

至於C大的店長,秦歌屬意趙芊芊去頂一段時間。

因為C大暫時沒有太突出表現的人。趙芊芊正好考上了C大研究生。

4月到6月住師大,去C大上班也不遠。幾個站而已,還有公交車直達。

至於7月、8月,讓她自己想想辦法。本來那兩個月她也是要自己找地方住的。

趙芊芊當然樂意啊,C大店的店長可是2000一個月呢。

到開學還有五個月呢。就是開學了,研究生學業也不重。

她給自己和副店長排班的時候用點心思,不會耽誤上課的。

她道:“秦師姐,我都有種沒必要去讀研究生的感覺了啊。”

她再跟著秦師姐乾三年,月入恐怕不會比研究生畢業找到的工作少啊。

畢竟她讀的是曆史係。

秦歌道:“到時候看你自己取舍吧。”

再三年的時間,她應該就不這麼缺管理組用了。

到時候趙芊芊走與留都無關大局。

如今店開得快,她最苦惱的除了錢不太夠,就是管理組人手不足了。

拔苗助長可沒有好處。

所以,新店緩一緩也有緩一緩的好處,把管理組人手儲備齊了。

沒有當兩個月副店長,實在很難就把一個店交出去。

副店長一半就是來自管排班、倉庫的人,所以這些位置也算是從員工到管理組的過度。

他們做起事來很賣力氣,不隻是為了一個月一百的行政工資和1.5%的提成。

趙芊芊接到電話,“秦總,剩下的貨到-1樓了。”

單媛帶著人和車去進貨,其實走得也是大巴送人回店的路線。隻不過他們還得先去進貨。

進貨的路線也是單媛之前規劃過的,一趟三四個小時。她這次也是帶著各店的倉管都走一趟。

這些人就算是歸她管的,以後可能會負責這件事。

而各店的排班人員,就是屬於人事部和財務部兼管的。

這會兒應該都在算工時工資呢。

管倉庫和管排班的副店長,以後的出路要麼是店長、區經理,要麼就是直接進采購部和財務部了。

2月行政工資都兩萬了,秦歌還真有些擔心員工的工時工資太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