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第198章(2 / 2)

八零後創業記 清瀾皓月 8097 字 10個月前

但如今這批人,是在她最難的關頭跑掉了另起爐灶。

就算是讓他們回來之後又從頭來過,如今開店開得快,他們又經驗,升得也會很快的。

秦歌不要!

這次聚會是丁蕾蕾發起的,但她這會兒發現她和她們四個已經沒什麼共同話題了。

大家圈子不同了。她們老是不由自主就說起工作上的事,她都插不進花去。

趙芊芊道:“聽昭佩和鄭瑜這麼一說,我覺得我上營運第一線相對還輕鬆些。隻用管自己轄下四家門店的營運,省心不少。”

徐昭佩道:“那倒也沒有,我們每天過得還挺勻淨的,不會太忙也不會太閒。分內事做完就好,也沒什麼安全隱患。你那裡每天兩個旺場順利度過也是壓力。騎手出去了,如果萬一......”

秦歌猛地看過來,“彆烏鴉嘴啊!”

她最怕的除了又來人不計成本的搶生意,就是員工除安全事故了。

一個人出狀況她都承受不起。

所以如今員工安全也是考核、升遷的一個重點。

秦歌有時候在十字路口那樣的地方,甚至會故意停下來。悄悄看看經過的騎手有沒有遵守交通規則。

她上午中途休息的時候,也愛坐出租出去在附近溜一圈。出租車員工才會不認得。

下午三點前、五點後也喜歡出去兜一圈。

已經有十幾個騎手被她逮到,要麼是不戴頭盔,要麼就是闖紅燈之類的了。

她就給區經理打電話,哪個時間段、哪個地段有騎手不遵守交通規則。

到時候按照訂單一查就能知道是哪個騎手。

然後,騎手本人、負責培訓他的資深騎手、值班的店長|副店長、店長都是要被記錄在案的。

關係到這一條線上所有人的升遷。

徐昭佩趕緊抬手拍了自己嘴巴兩下,然後呸呸兩聲。

他們六點二十到的,六點四十菜就上齊了。

秦歌道:“來來來,都動筷子。都是自己人,就不興推來讓去那一套了。”

幾個人端起桌上的果酒碰了一杯,然後吃菜。

趙芊芊道:“一晃眼我們五個人,有三個都畢業了。”

秦歌去年畢業了,她和丁蕾蕾今年畢業。剩下鄭瑜開學大四,徐昭佩大三。

徐昭佩道:“是啊,如今得買社保的人越來越多了。”她條件反射就想到了這上頭。

現在公司五百多人,有小兩百號人得買社保了。

秦歌笑出聲來,她其實也想到這上頭去了。

“等開學,許懋那裡估計又會推薦一撥人來。鄭瑜你記得留下位置。”

丁蕾蕾嘟囔道:“你們說著說著,就說到公事上去了。”

鄭瑜道:“我們一開始就是一起聚在秦師姐身邊勤工儉學啊。哎,師姐,你說你下個月要去北京,那北京我們去開店麼?”

秦歌道:“可以去試試,上海也可以去。你們現在都供得起房了,可以考慮下首付的問題了。”

徐昭佩問丁蕾蕾,“房價是不是還會一直漲啊?”

“短期內是這個走向哦。所以我建議你們也學秦師姐,趕緊買房子。反正你們現在也供得起,就差個首付。讓家裡想辦法湊一湊吧。”

趙芊芊道:“我們家裡哪有錢啊?還是自己想辦法攢吧。”

徐昭佩豎起大拇指道:“我有六千了!”

鄭瑜點頭,“差不多。”

以前的錢就夠日用,還是從去年9月開始才有結餘的。她們都是挺能攢錢的,這才能攢下了六千。

不過,這個月開始月收入上了三千,那一個月攢兩千多不是問題。

到年底一萬五不成問題。明年再乾一年,就能到四萬。

秦歌道:“如果家裡有辦法支持,早點買為好。我記得我大三的時候,師大隔壁的萬科城市花園開盤才2000。當時我們還一起去看過,都覺得人家賣好貴啊。可現在,咱們做辦公室的二手房都差不多要3000了。這也就才過去兩年而已。另外,鄭瑜你回頭去了解一下住房公積金這塊。我在上海聽到人說過這個。自己交工資的8%,公司再給你們交工資的8%。這8%是免交個人所得稅的。以後走公積金貸款買房子利息比較低,丁蕾蕾她們應該就有。”

再是貧困家庭,其實多少還是有點家底的。譬如陳老師,前前後後也給她支持了六萬呢。

一開始的時候,這錢可是幫大忙了。

趙芊芊她們三個和她一樣都是獨生子女。如果是家裡有兄弟的,她就不說這話了。

家裡有兄弟,父母能不剝削女兒貼補兄弟就不錯了。

最近跟花映寒通電話,她家裡就讓她在縣城給她弟弟買房子。

因為她弟弟該談戀愛了。

她肯定說沒錢啊,一個月都寄了一千回家了。正常打工族哪還有錢?

縣城買套房也要將近十萬的,他們還要求套三。

如果是借錢也就罷了,可根本就不打算還的。

不但得她出大部分首付(另一部分應該是用她寄回去的錢),月供大頭也得著落在她身上。

秦歌看看麵前麵現難色的三個人。

“當然,這也要具體看各人的家庭情況。也不能把父母搜刮乾淨,抵押他們住的房子、讓他們生病也沒著落。”

丁蕾蕾點頭,“我還沒發過工資,韓瀟是有公積金的。現在機關單位也沒有福利分房了,就都有公積金。這是福利,大大的福利!就是秦歌你又要出一大筆錢。”

秦歌歎口氣,“人力成本會越來越多。也隻有讓營業額和利潤也跟著上漲才行。”

鄭瑜點點頭,“我回頭就去了解。”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秦師姐想得是很深遠的啊。她想把公司的福利提高,吸引更多的人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