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家庭家宴, 哦不,估計平常吃飯的位次都很有講究的。
首席肯定是長輩們坐的,他們坐次席招呼平輩的客人。
再看傅珩和曲蘭陵坐在第席的。
還好, 等他們結婚了, 傅董和傅太太就會去瑞士療養。
大家也就逢年過節打打交道。
讓她天天過這種很講規矩的大家庭的生活,還真有點吃不消。
家宴的菜色很豐盛, 擺了一大桌。
首先就是舉杯祝賀傅董病愈出院,秦歌也端著酒杯跟著說了祝福的話。
傅董道:“我準備等5月阿宸和秦歌結婚之後, 就和阿宸他媽一起去蘇黎世療養。”
這話一出,在座很多人都變了臉色。
這是要讓傅宸和秦歌提前當家的意思?那可能就沒有在大伯(大哥)手下的日子舒服了。
傅宸道:“一切家規都不會變的, 我肯定會遵循。我爸去了瑞士,大家想他了還是可以過去看他的。”
那11%的的分紅每年其實用不完的。當然,分紅也是沒有全分的。
大部分錢是要留在公司繼續發展的。
所以, 目前每年撥給家族公賬的錢是4000萬。
如今這50來號人, 家族基金按人頭萬每月每人。
一年大概是要發出去1800萬。
然後逢年過節還有生日的紅包再用去千把萬。
出生、升學、結婚、大病這些事另外還有錢領。
一年4000萬目前是夠的。
而且, 這個家族基金不是子子孫孫無窮匱的。
從當家人那裡算,代之內。
就譬如他當家了,那到康康的兒女那代就為止了。
從老頭這裡算,曾孫輩就沒得領了。扶持了你代, 你家都還立不起來?
所以, 除了少數人, 其他人還是都在抓住這代的機會上進的。
幸虧如此啊,不然一代一代的下去,承受不起的。
大明朝內庫裡那麼多錢, 十幾代後的皇帝都養不起幾萬名宗室了。
朱元璋是真的多子多孫。
當然,就算是老頭沒立這個規矩,他也會催著他增加的。
由老頭修改家規, 比他這個繼任者來修改要好推行得多。
秦歌心頭一個咯噔。那以後這樣的家宴是不是就得她來張羅了?
出錢都沒什麼,她可沒那功夫出力。
但她也不能說以後逢年過節就各過各的吧,一進門就把規矩給改了還是有些不妥的。
那程諾能擔當起嫻姨如今的工作麼?
回頭請傅太太把嫻姨留在家裡半年帶一帶她吧。
如果不要自己操心,秦歌對此還是沒有意見的。
比起生男孫的任務,安排家宴這都是小事。
菜很好吃,畢竟是家裡特地請的大廚嘛。所以秦歌還是沒有辜負美食的,她吃了兩碗飯。
傅明看看秦歌,“你食量還挺好啊。”瞧著雖然不是弱不禁風的,但也很瘦啊。
“我不吃夠兩碗,你哥不準我放碗的。”
傅宸看她兩眼,什麼時候的事,他怎麼不知道?
不過他還是道:“飯肯定要吃好的,減什麼肥啊?你們年輕女孩子都不要節食,健康的就是最美的。”
傅家的人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因為大伯就是什麼都要管著大伯母的。
甚至連傅董和傅太太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商清影上次來看他們,還玩笑得和他們提起傅宸還管秦歌每天鍛煉的時長呢,爹味十足!
散席後,秦歌被傅宸叫到門口一起送客。
各房在上海都是有房子的。
傅董既然能趁著老洋樓還不貴的時候買下這套,自然不會忘了囤點房在那裡。
傅氏房產修了那麼多樓盤,免費給自家親戚發幾十套還是能辦到的。
彆說,如果自己有這麼一個長輩,秦歌也會挺慶幸的。
從生下來就按月領3萬家族基金(據說物價上漲了還可以上調)。
讀書深造的費用有人給包了,隻要你能讀。
但高價給你買進名校就不要想了,靠自己努力考。
除非你父母省吃儉用把家族基金攢下來送你去。
長大成人還發一套一線城市的房子給你。這樣的長輩打著燈籠都難找。
而她站在兒媳婦的立場也能接受。因為,這一切都不是無底線的。
自己賺到了花不完的金錢,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當然也可以適當扶持家族中的平輩、晚輩。
這頓飯一吃,傅家人也知道秦歌肯定是自家人了,下一代的當家主母。
剛回來就被傅宸給了個下馬威,所有人後來至少麵上對她都是挺客氣的。
一家一家的都驅車離開了,傅明跟著父母、哥嫂上車。
她媽媽道:“看起來不是難相處的人。”
她嫂嫂道:“反正不是省油的燈。能勾得阿宸對抗大伯,大伯最後還同意了她進門,厲害著呢!”
“說得也是。一開始還以為小門小戶出來的,肯定不像曲蘭陵那樣高傲。可接觸下來看,可一點沒有小媳婦兒的畏畏縮縮。”
“有阿宸撐腰嘛。而且,她自己也蠻能掙錢的。運氣好,比不了!”
其他車上也是差不多的議論。
秦歌才不在意他們背後說什麼呢。她現在就是要和傅宸討論一下生男孫的問題。
傅董和傅太太早早的回房休息了。傅珩和曲蘭陵也上樓陪康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