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梁闌玉如約先去東營視察了一番。
和西營一樣,東營的士兵也是一群歪瓜裂棗,看得梁闌玉心裡都納悶:就南齊軍隊這鬼樣子,是怎麼堅持到現在還沒被北方政權剿滅的?
不過她結合一下南北朝的曆史以及原主的記憶,也就想明白原因了。
——在亂世裡,運行的是比爛的邏輯。
現在的北方因為摻雜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胡族的矛盾,比南方還要亂得多。南方雖然也改朝換代,但隻是廟堂裡的姓氏換了一個,整體還是完整的。而北方則在上百年的時間裡不停地四分五裂、統一、分裂、屠殺,完全亂成一鍋粥。
在這種時代裡,不管自己爛成什麼樣,隻要對手比自己更爛,就有苟贏的機會。
當然,曆史上的南朝最終是失敗了的。等到北方完成民族的大融合後,就輕輕鬆鬆打過淮河、攻破長江,直取建康了。
想到這些,梁闌玉不禁歎了口氣。
視察完軍營,梁闌玉回到鬱州城內。她是地方軍事長官,不用住在軍營裡,城內有專門的府邸。昨天晚上因為到的太晚,連收拾的時間都沒有,她就著木板床睡了一晚上。今天下午沒有安排,正好能先把新住處好好收拾打掃一番。
都督府的麵積非常大,前任都督也豢養幕僚、私兵,所以後院建了許多通鋪。梁闌玉讓陸春去分配,把她帶來的一百多人全安排進去。
剛把主屋收拾出來,就有下人前來通報:“都督,夏、秋兩位姑娘帶人回來了!”
“哦?”梁闌玉道,“讓她們進來!”
不多時,梁闌玉派出去的斥候小隊進來了。她派出去八人,回來也是八人,一個都沒少。
梁闌玉先讓人給他們送了幾碗茶來解渴,隨後就把左右都屏退,隻留下所有斥候。
“說說吧,你們都打聽到什麼消息了?”
此番梁闌玉是命阿春、阿夏二人作為主事,因此也由兩名婢女進行彙報:“大姑娘,這幾日我們去了附近的郡縣,問了不少百姓。據我們所知,鬱州軍和當地百姓的關係恐怕十分惡劣。”
梁闌玉挑眉:“惡劣?”竟然用到了這麼嚴重的詞?
“是,惡劣。”
阿夏和阿秋說,當地的百姓討厭鬱州軍,因為鬱州軍不僅戰鬥力差,軍紀也特彆鬆弛。
在世兵製下,軍籍基本就等同於賤籍了。普通百姓都不願將子女婚配給軍人,生怕子女也被編入軍籍,永世不得翻身。但軍戶裡有不少光棍沒對象,這就導致了每年都有軍人|奸|淫|女子的事件發生。一些家中有未婚女兒的百姓甚至為此逃離了鬱州。
再則鬱州乃是南北朝交界之處,經常有北兵前來擄掠騷擾。隻要北兵不進攻軍營和城池,無論他們怎麼擄掠附近村落的百姓,鬱州軍從來不管,壓根不在乎老百姓的死活。
不僅如此,最可恨的是,鬱州軍有好幾次強征軍糧,在秋收之際強行割走老百姓地裡的收成,致使不少窮苦人家沒糧被活活餓死。
“強征百姓?!我|操……”梁闌玉聽到最後一條,臟話脫口而出。
她預料到了這支軍隊會很爛,但還是爛穿了她的底線:軍隊打劫百姓,這無疑是她最不能容忍的事情!
她緩緩吐出一口濁氣,沉著臉道:“還有嗎?繼續說。”
阿夏、阿秋二人稟報的時候,宋聞宋愈兩兄弟就在後麵看著。當他們看到梁闌玉因為聽到百姓受苦而明顯陰沉的臉,不禁對視了一眼,都從彼此臉上看到了意外:像梁闌玉這種出身權貴的人,竟然也會與平民百姓共情嗎?
阿秋道:“姑娘還讓我們查證先前鬱州軍糧倉被北寇偷襲的事。我們問了住在周遭的百姓,此事的確很蹊蹺。因為糧倉在比較偏僻的位置,有士兵把守,普通人不得靠近。據百姓說,那天他們的確在遠處聽到了喊殺聲,但規模並不大。他們也不知道北寇什麼時候來的、從哪裡來的,動靜響了一陣就結束了。”
“後來北寇撤退時打劫了附近的一個村莊,據那村裡的人說,他們看到的北寇不過二三十人。那日村裡正好在辦祭祖,青壯年男子都在,因此眾人抄起農具就把北寇打跑了。”
梁闌玉失笑:二三十人?難不成北燕兵被打得就剩這點人了?不可能吧?
而且打死五百多鬱州軍的北燕英雄,最後被區區幾個村民打跑了?搞笑呢?
“不過……”阿秋猶豫了一下,下意識地回頭往後看了看。
梁闌玉問:“不過什麼?”
阿秋抿唇,道:“我們問了附近所有的棺材鋪,那段時日訂做棺材的數量並沒有比往常多,也沒有人大肆砍伐附近的樹木……不知鬱州軍的五百具屍骨,以及北燕軍的屍首如何安置了……”
梁闌玉立刻明白了。
阿秋等人的調查都是從側麵進行的,他們並不確定當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軍隊裡死了那麼多人,卻沒有買棺材,這確實很奇怪,也有可能軍隊就是隨便挖了個坑把屍骨全埋了,未必能證明死五百人的事是矯造的。
但在梁闌玉看來,這個證據足夠了。這年頭親屬都是隨軍的,一人軍籍,全家人全是軍籍。如果真死了這麼多人,哪怕他們沒有妻子兒女,也該有父母兄弟。哪怕軍官覺得死了手下無所謂,親屬也該為死者治喪才對。
但沒有人買棺材,也沒有人砍樹自己打棺材,那死了的人都沒人安葬嗎?
——的確沒有。因為壓根就沒死那麼多人。所謂北寇偷襲這整件事很可能是捏造的!
早在建康城裡看卷宗的時候,梁闌玉就覺得這事有很多地方不對勁了。而阿秋等人調查的結果,恰好印證了她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