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剛剛進入鬱州境內,腿腳快的人已經將這個好消息傳遍了鄉間。
農夫們正在地裡勞作,聽到這個消息,驚訝地擱下了手頭的農具:“梁刺史帶兵回來了?”
“來了,還差幾裡地就到了!”
眾人馬上連活也不乾了,跑出田地,準備去大道上圍觀。
有個年邁的老者正坐在村頭曬太陽,忽聽外麵一陣吵嚷聲,他年紀大耳背了,隻依稀聽得“軍隊……來了”這些詞,不由一驚,慌張道:“又要打仗了?這、這、如何是好!”他年紀大了,已經跑不動了,萬一敵軍到來,他不能拖累兒孫,隻能投井自儘,一了百了。
他的孫兒正巧從地裡回來,趕緊走上前,在他耳邊大聲道:“阿爺,彆擔心,梁刺史把北寇打跑啦!”
“誰跑了?”
“北寇跑了!”
“北寇跑了?”老人聞言愣了一會兒,混濁的眼睛稍稍清明,撫著胡須激動道,“好,好啊!”
鄉野的百姓們平日不太關心政事,隻要仗不打到他們家門口,朝堂裡的姓氏換了幾位都不要緊。可前不久燕軍襲擊曆城之事,卻引起了鬱州百姓的極大恐慌。
原本鬱州就屬於齊國邊境,年年都會有北方流竄過來的小股人馬進行劫掠。但有曆城這個釘子在北麵紮著,北燕軍很難大舉入侵鬱州,這使鬱州百姓多了幾分安心。
可曆城失守後,北燕軍進攻鬱州就方便多了。眼下本該是一年中農活最忙的時間,但很多百姓連農活都不想乾了,就怕自己播種時忙活半天,等到收成時,全讓彆人給收割走了。
因此,當梁闌玉率兵北上,並且迅速搶回曆城後,鬱州民間立刻沸騰了!
這位新來的刺史簡直天縱奇才,不光擅於治軍,懂得農耕,竟然連仗都打得好!還有什麼是她不會的?朝廷派她來,真是派對了!
鄉野的百姓幾乎全聚集到了道路上,迎接勝利之師。
沒多久,人未至聲先至。寬闊的大道上已能聽見遠方嘹亮的凱旋之歌。方圓數裡的飛禽走獸全都為之驚動。
又等一陣,大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全軍一邊前行,一邊齊聲高唱凱歌,歡天喜地的氛圍感染了所有人。梁闌玉騎在高頭大馬上,環視四周,發現道路兩邊的百姓們臉上全都寫滿笑意。
她心情甚好,向周遭點頭示意,引得人群陣陣歡呼。
跟在她身邊的韓衛看見了這出,心裡感慨萬千。
就在一年前,老百姓看見他們鬱州軍還繞著走,如今竟然夾道相迎,這轉變也太快了!他有幸跟著梁闌玉,從人見人怕的瘟神變成了人群簇擁的中心,這滋味……真爽啊!!
一路走過來,梁闌玉身邊的衛兵隊手上都被百姓們塞滿了野菜、雞子等物,都快拿不下了。
好容易到城池附近,梁闌玉便讓韓衛帶著軍隊回營休息去了,而她則帶著自己的部曲往城內走去。
陸春、宋聞、宋愈等人聽說了梁闌玉今日回來的消息,早早就在城門處候著了。陸春遠遠看見梁闌玉騎在馬上的身影,眼眶瞬間就紅了。
此番出征,陸春本想陪梁闌玉一起去。這麼多年她一直跟在梁闌玉身邊,從未長久分開過,何況戰事凶險,她生怕梁闌玉在外遭遇不測,她怎能放心?然而梁闌玉說府上離不了人,公事為重,她也隻能留下了。如今看見梁闌玉平安歸來,她懸了許久的心總算放下了。
其他人亦是滿心歡喜。
梁闌玉騎到城門處便翻身下了馬,與陸春相擁:“春娘,我回來了。”
“哎。”陸春很多想說的,卻又不方便當著眾人說,隻能用力握緊梁闌玉的手。
梁闌玉也注意到了陸春發紅的眼眶,與她貼了貼額頭:“春娘,我好得很。”
陸春點頭。她心裡知道,以後這樣的情況或許會越來越多,她應當儘早習慣才是。
眾人一起從城門往府邸走,梁闌玉問陸春:“我不在的時候,有發生什麼事嗎?”
陸春打起精神,向梁闌玉簡單彙報了一下這幾日的情況。
出發前梁闌玉把事情都安排好了,各個環節都有人負責,因此鬱州境內可謂有條不紊。
與陸春聊完,梁闌玉回頭看了一眼,注意到了跟在人群裡的宋愈。
她笑道:“宋二郎。”
宋愈被點名,連忙上前,來到梁闌玉身邊:“刺史。”
“宋二郎,我此番取得曆城大捷,多虧了你的計謀。該賞。”
梁闌玉進攻曆城,最難之處便在於她兵馬不足,但要讓曆城軍相信她很快會有援軍到來,於是主動放棄城池。
宋愈獻計,其一是讓梁闌玉在鬱州發出征軍糧的告示,但這隻是迷惑敵軍,她實則並未征收,隻是要讓敵軍覺得她做好了打消耗戰的準備;其二便是直接去斷敵軍的後路,讓敵軍有緊迫感,相信她有甕中捉鱉的決心,這才早早棄城而出。
至於在山道中挖坑,則是梁闌玉趕到現場後,查看了地勢,與更有經驗的韓衛商議且嘗試可行後想出的計策,幸好成功了。
對於梁闌玉的誇獎,宋愈表現得寵辱不驚,仍是那副酷酷的模樣:“刺史謬讚。”
若在往常,宋家兄弟裡梁闌玉會更喜歡宋聞,畢竟宋聞更懂得為人處事之道。而宋愈雖然長得帥,但總是一副對人愛答不理的模樣,感覺難以接近。
然而自從有了宋錦的事,宋愈在她麵前情緒崩潰大哭過幾場後,梁闌玉對他大為改觀:高冷隻是他的保護色,他也不是真的拽,或許隻是……社恐?
反正一想起他眼睛腫得跟桃子似的模樣,梁闌玉就覺得他比從前順眼多了。
“宋二郎,可有什麼想要的賞賜?”梁闌玉故意逗他,“你不會還有第二個妹妹吧?”
宋愈白皙的臉唰一下變得通紅,淡然的神色變得局促,支吾著說不出話來。
梁闌玉看到他連耳朵也紅了,頓時忍俊不禁:“噗……好啦,逗你的。此番你功勞甚大,等回府賞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