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教他想起曾經的一段對話———
“老師啊,有朝一日我若是遇險,僥幸得以生還,不方便給你傳書信的情況下,我就找人給你送一根筆直的木頭。”
他問:“為什麼要送木頭?”
那時......
那時他的徒弟,是怎樣回答的呢?
他垂眸思索著,發現即使過了很久,他依然清晰地記得當時的答案。
“我以前讀過一篇文,文裡說‘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木頭筆直,用火萃取,就會變作彎的車輪。人也是一樣,總是會被外物改變。”
那時他的弟子彎著眉眼,笑得像一隻狡黠的狐狸:“可我偏不。”
“我就要做那筆直的木頭,一輩子都不要變成車輪。”
沒有經曆過世間黑暗,少年總是抱著天真的想法:“我呀......寧折不彎!”
......
“確實笨得像塊木頭......”宋蘭亭清淺的聲音散在風裡,“可彆人也該知道,這塊木頭做了什麼。”
他不知道烏子虛傷到了什麼程度,也不知道他是否是強撐著給他送平安,他不知道他是否會回到燕國......一切都充滿了太多的不確定。
比那根報平安的木頭先送到的,是一些染了血的麵人殘片,那些殘片已經看不出是些什麼了,浸著厚厚的血,看不到原先的顏色。
他追根溯源查下去才知道,原來那些殘片是子虛打算送給他們的禮物,可是那些禮物,最終成了他遇害的催命符。
知道這個消息後,書院裡所有人都很難過,這幾天沒人能笑得出來,所有人內心都憋著一團無形的火。
命運怎麼能這麼捉弄人呢?
風中送來了哭聲,他派去的人正在向百姓講述那些鮮為人知的事實。
那些殫精竭慮、舍生忘死的日夜,應該被人知道。除了子虛,那些在鼠疫之中為國儘忠的人,也該被人知道。
若是真的不能以功臣的身份回來......那就以逝者的身份,名留青史吧。
*
百姓愚昧無知,容易煽動,卻也最淳樸、最真摯,那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講出去,便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紅紅的眼眶,沒有什麼藝術加工,沒有什麼陽春白雪,隻有永遠痛苦的呻/吟,低矮壓抑的棚屋,繚繞不去的藥味,徹夜不熄的燭火......隻有一條條被焚燒的生命,一排排留下的粗陶罐,一夜夜燃不儘的燭火,以及滿目看不到儘頭的血色。
———那是真實又悲愴的故事,浸透了比那滴血花燈更多的、訴不儘流不乾的血與淚。
就像戲文裡常寫的,為國儘忠的人總是走得早,上天總是妒英才。
“阿娘———”之前拍著手誇花燈好漂亮的小姑娘早已哭腫了眼眶,“阿爹———”
她軟糯地哭喚著,手直直的指向上方,那是滴血花燈的方向:“我想要那個花燈!”
“小孩子瞎說些什麼!”她的阿娘也是淚流滿麵,卻仍忍不住伸手拍了一下她的胳膊,“那花燈是能隨便要的嗎!”
“我不是想要帶回去!”小姑娘哭著說,“我隻是想把它點亮———是不是隻要花燈亮了?大哥哥就不會死啊!”
孩童的心總是最純粹的,他們想不到什麼太複雜的東西,會將一切往最美好、也最簡單的方向去想。
“把花燈點亮,大哥哥就不會死了!”她抓著她阿爹的胳膊,紅紅的眼眶對著他,眼裡是全然的期盼,從小到大,她阿爹都是家中的頂梁柱,也是她覺得最最厲害的人,“是不是呀?阿爹,是不是呀?”
她的阿爹避開了她的視線,她又轉頭去看周圍其他的大人,那些大人紛紛狼狽地躲開,不敢與她對視。
她臉上的失望之色越來越濃:“為什麼不能點亮......為什麼不能點亮那盞花燈呢?”
難道那是一件很難的事嗎?
所有的大人都心知肚明,點燃一盞、或是幾盞花燈並不是難事。但她所期盼的,才是真正的難事。
小姑娘環視了一圈,見沒人應和她的話,氣鼓鼓地跑到一旁的柱子下:“你們不去,我自己去!”
燈點亮,故事裡的大哥哥就會回來了!
在她準備付諸行動的時候,有一雙蒼老的手拉住了她,是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那個老人揉了揉她頭頂的小揪,笑道:“這些事情,不該你們孩子來。”
“你們去把那些花燈點起來吧。”那個老人回過頭,對著站在他身後的青壯年說。
他無疑是一個很有威望的老者,那些青壯年雖麵露遲疑,卻沒有違背他的話。早已不再滴血的花燈被摘下,替換了新的燭芯。
那些滴血花燈被一一摘下、點亮,又重新掛回原處。
百姓注視著他們一行人慢慢地走,慢慢地點,慢慢地做著那些無用功。但越來越多的人,跟在了他們身後,是沉默、龐大、無聲的隊伍。
第一盞被點亮的滴血花燈又熄滅了,站在附近的百姓遲疑著,除了點燈無用的原因外,更多的,其實來源於他們對那滴血花燈的敬畏。
熄滅的燈在那一排亮光裡黯淡著,像是月亮的陰晴圓缺。
但這一次,沉默的人群中,有人默不做聲地攀上了木柱子,替換了那花燈中已經暗淡下去的燈燭。
花燈被再次點亮,光從中心向四周蔓延,從這一刻起,整個燕京的滴血花燈,再沒有一盞熄滅———因為總是有人守著,在它熄滅的那一刻替換它。
它們從黑夜亮到黎明,在哭聲裡、在腳步聲中,像是一盞盞祈福的長明燈,亙古不滅。
作者有話要說: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出自唐朝盧照鄰的《十五夜觀燈》。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出自荀子《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