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 太醫如流水一般往江府給江老爺看病,得出的都是同樣的結論。
晉國君以及皇後等人、大長公主府及江府的姻親也都派了媽媽前去江府探望。
王元元和雲老夫人等人也都派了人過去府上探望。
自從得知江老爺突然昏倒的消息後,王元元就派人去了一趟順德侯府。
聽說了雲老夫人的打算後, 王元元對江府的事情就沒有過於擔心。
她和雲老夫人她們都在想, 接下來要怎麼讓江老夫人上鉤。
但這事也是急不來的, 總得讓江老夫人體會一下求醫無門的滋味, 她才會按照她們的計劃走。
眼看著天氣漸漸暖和了,恒王府眾人都換上了薄薄的春裝。
沒了冬裝的約束,阿亨顯得越發的輕鬆,也越發的活潑好動了。
王元元每隔一段時間都注意著給他補充靈乳, 他的乳母王氏夥食又好, 小家夥被養的極為壯實。
不過八個月大,就比彆人一歲的小孩身量還要長了。
他們雖然住在宮外, 可皇後及柔妃還是會時不時的派人過來看望阿亨的。
特彆是到了春天,眼見著天氣漸漸暖和了,阿亨又逐漸長大了一些, 柔妃就經常使人把阿亨抱到宮裡待一上午。
王元元有時會和阿亨一起進宮, 但她那天若是有事的話,便讓嬤嬤們帶著阿亨進宮,她自己則留在宮外處理自己的事情。
這日,柔妃又有些想念阿亨了, 便使人過來接阿亨進宮。
王元元想著今日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要去大長公主府探望江老夫人。
她正好也想看看雲清如, 便沒有進宮, 而是把阿亨交給了嬤嬤們。
讓嬤嬤們帶著阿亨隨柔妃身邊的大太監李公公一道入宮。
這些嬤嬤們前些時日還能抱得住阿亨, 因為阿亨那會兒穿的比現在厚實,動起來有些不方便。
可現在他長大了一些,又穿的單薄, 自然在嬤嬤懷裡就待不住了。
嬤嬤們險些沒能抱住他。
李公公一直想討好王元元和阿亨,見狀忙對王元元笑道:“奴才力氣大,在主子跟前伺候也很注意乾淨。王妃要是不嫌棄的話,就由奴才抱著公子吧。”
王元元知道柔妃宮裡的人,特彆是她貼身伺候的那幾個人,全都指著恒王和阿亨。
對於阿亨,李公公隻怕比嬤嬤們都要上心。
因此李公公一體,她就笑著應了。
李公公見恒王妃信任自己,眼中閃過一絲激動。
他到底是男子,這力氣比起嬤嬤們要打上不少。
阿亨在他懷裡雖然也動來動去的,可李公公的雙手卻仍是極穩的。
送走他們後,王元元就帶上大郡主也坐上馬車去了江府。
她比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要到的早一些,聞聽兩位老人家還沒到,她就讓宮人把馬車停到了離江府不遠處的一條巷子的入口旁。
等到宮人說看到雲老夫人的馬車以後,她就跟著她們一道去了江府。
江府和大長公主府僅一牆之隔,江老夫人病倒後,她的兒媳和孫媳們全都去了她那裡伺疾。
原隨著大長公主住在公主府的江大奶奶和雲清如也跟著來了江府。
這次過來迎她們的就是江大奶奶和雲清如。
王元元一麵隨著江大奶奶她們往江老夫人那裡走,一麵打量著雲清如的麵色。
她見雲清如麵色雖有些憔悴,可精神卻還不錯,就把心放回到了肚子裡。
大長公主和江二夫人以及江三夫人也都在江老夫人的院子裡伺候。
看到雲老夫人和王元元等人進來,眾人紛紛見禮。
大長公主見大郡主也跟著過來了,便讓嬤嬤帶大郡主去找她的女兒玩。
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則進了內室探望江老夫人。
王元元此次過來是為了探望雲清如的,且她身份到底放在那裡,擔心自己進去會麻煩江老夫人起來,便也沒跟進去。
大長公主知道王元元和雲清如關係好,且她也樂得看兩人關係好,見狀便讓雲清如帶王元元去彆處說話。
王元元倒也不跟大長公主客套,和她行禮後,就隨雲清如一道離開了這裡。
江老夫人其實沒什麼大病,不過是因為這些日子總擔心兒子,又見江老爺的病總是不好,所以才心急之下病倒了。
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進來時,她的頭上戴著個抹額,半坐在床邊由丫鬟伺候著喝藥。
看到兩位親家進來,她先是揮手讓丫鬟退休,隨後才對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道:“我這裡倒也沒什麼事情,倒是勞煩親家費心了。”
江老夫人雖說對兒媳和孫媳婦們不怎麼樣,可她到底是官宦人家的姑娘,在大麵上做的還是不錯的。
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坐下和她客套了一會兒後,就要告辭了。
江老夫人見狀就挽留她們:“親家留在這裡吃完午膳再走吧。”
雲老夫人笑著搖頭道:“親家的心意我們心領了,隻是我還要去大悲寺還願,還原前要吃上一個月的素食,這段時間還是不太方便留在外麵用膳的。”
但凡中老年人,就沒有不對佛法不感興趣的。
江老夫人也不例外,她聽雲老夫人說自己要去還願,那好奇心就被勾了起來。
“親家要還什麼願?”江老夫人好奇的問道。
“恒王妃懷孕前,我曾在佛前許下心願,希望菩薩能保佑她順利產下孩子,孩子身體健康。眼下阿亨越發的壯實了,我估著是菩薩顯靈了,想著也該到還願的時候了。”雲老夫人虔誠的道。
江老夫人年紀越大,就越信這些因果報應和神佛之說,她聽雲老夫人這麼一說,就想起了恒王府的那位公子。
她是見過那位公子的,那可真是個壯實又機靈的孩子,比目下許多孩子都要健康,聽說他到現在甚至都沒生過病。
江老夫人也算是看過許多孩子的,她很明白孩子小的時候,是最體弱多病的時候,就是那身子再好的小孩都要生上幾場小病。
眼下見雲老夫人說菩薩顯靈,又聯想到阿亨,江老夫人就覺得這是雲老夫人潛心禮佛的原因。
她想到自己那已經看遍名醫的兒子,忍不住問雲老夫人:“不知親家在大悲寺可有相熟的高僧?”
雲老夫人聞言就道:“有道是有,隻是大悲寺有許多高僧,說不準咱們有緣法的高僧不是同一人,我若是貿然告訴親家,說不得反而耽誤了親家的因緣。這種事情還是要自己親自去寺裡看一看才知道。”
她說的這番緣法的事理,正合了江老夫人的心思,江老夫人聞言忙道:“親家說的是,確實要自己親自去看一看才是。”
雲老夫人見自己的目的達到,在心內微微一笑。
王元元和雲清如避開眾人,單獨坐在雲清如暫歇的房間裡說了會兒話。
雲清如的婚姻生活她是知道的,雖算不上十分的和滿,但江行對她也不錯。
隻是前些日子,江老夫人給雲清如找了些麻煩,讓雲老夫人她們有些擔心她。
也正是看些日子發生的事情,讓雲老夫人下定決心要為雲清如掃除這個障礙。
不過這些事情,雲清如並不知道。
雲老夫人是覺得雲清如畢竟要在江府生活,倘或她露出什麼馬腳引得大長公主或江行對她不滿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此事她們一開始就沒有告訴雲清如。
王元元陪雲清如說了會兒話後,就聽百梅過來說,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要走了。
兩人連忙起身趕往江老夫人院裡。
從江府回來後,王元元見此時還未到中午,就讓大郡主先吃些水果,隨後再隨著嬤嬤一起識字。
大郡主被嬤嬤領走後,王元元又問留守在府裡的百梨:“王爺呢?”
百梨聞言忙道:“王爺在校場。”
在校場嗎?
王元元見這會兒天氣漸熱,襯著練完武後必定會出大量的汗,便對海生道:“你去庫房那裡拿些紅參、石斛和枸杞過來,再切點瘦肉燉些湯給王爺送到前院去。”
海生聞言連忙去了前院。
叮囑完恒王的飲食後,王元元一時之間無事。
她最近正在練習書法,想著平日裡阿亨在這裡,自己也沒大塊的時間練習,不如趁現在在廊下練一會兒書法。
她剛讓宮人們把桌案和文房四寶擺好,就見柔妃宮裡的宮人過來了。
王元元認得這個小太監,隻是不知道他的名字。
“不知公公此來所為何事?”王元元一麵示意百梨給這公公上茶,一麵問道。
那公公笑嗬嗬的道:“國君想中午在寧和宮舉辦一個家宴,柔妃娘娘讓奴才叫您和王爺入宮。”
怎麼那麼突然?
王元元雖然心中疑惑,可她不敢公然質疑晉國君的決定,便一麵自去裡間換衣服,一麵讓人去前院通知恒王。
她不敢問宮人為什麼,恒王卻是敢的。
她們坐上馬車的時候,王元元才知道,無緣無故的為什麼晉國君想起開家宴了。
原來柔妃把阿亨抱進宮中後,原本是打算讓他在仁和宮裡玩的。
但是阿亨在王府的時候,基本上每天到了半上午的時候,都會被王元元或是奶娘帶著去花園裡走一走。
今日也是,差不多到了那個時間之後,阿亨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雖然不會說話,可是會用動作表示自己的意思。
柔妃抱著他的時候,他就用手指著外麵,又向殿外的方向探身子。
柔妃明白他的想法後,便起身和五公主一起帶著阿亨去了禦花園。
恰好在禦花園碰到真帶著大皇孫和三皇孫出來玩的太子妃。
這其中大皇孫已經懂事了,看到阿亨隻逗了逗他也就罷了。
三皇孫卻隻比阿亨大一歲,他已經會說話和走路了,看到阿亨這個隻比他小一點的男孩自然很感興趣。
太子妃見狀就讓三皇孫和阿亨一起玩。
柔妃想著有奶娘和宮人們看著,他們應該不會有什麼事情,便和太子妃一道去了亭子裡坐著。
哪想到她們剛坐下喝了會兒茶,就聽外麵傳來小男孩的哭聲和宮人們緊張的勸架聲。
幾人連忙出去看是怎麼回事。
原來阿亨和三皇孫玩著玩著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打了起來。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三皇孫竟然還沒打過阿亨。
柔妃本以為是自家孩子受了欺負,哪想到挨打的是三皇孫。
她隻好跟太子妃說抱歉。
她是晉國君的妃子,說到底也算是太子妃的長輩,太子妃哪裡能讓她給自己道歉。
就在眾人亂作一團的時候,晉國君和太子一道過來了。
今日晉國君沒有太多的國事要處理,再加上今日天氣正好,他就起了去禦花園轉轉的心思。
恰好太子也正準備來禦花園找兒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