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君一時興起而舉辦的比武比賽, 最出風頭的反而不是太子他們,而是阿亨。
他一直被晉國君帶在身邊,直到公主她們的黃油都要做好了,才被王氏抱走。
因為阿亨睡著了。
王元元見狀便讓王氏直接把阿亨抱回去睡覺了。
而院內眾人則移步到了房間內, 因為有晉國君在, 如太子妃和純王妃這樣的女眷們則去到了側室等消息。
而太子和純王他們則留在正廳和晉國君一道等著看公主和四公主做出的黃油是什麼模樣。
王元元在皇後這裡待了大半日, 越到後來就越覺得胸悶沒精神。
她知道自己這是累著了,卻又不好在此時表現出疲態,隻好強撐著。
也因此, 後來公主和四公主做出來的吃食, 她也隻是草草吃了幾口, 具體是個什麼滋味倒也沒有嘗出來。
這一日發生的事情著實有點意外, 直到了,皇後和王元元倒也沒機會說上一句話。
等到從皇後那裡帶著大郡主和安寧縣主回去時,她總算是大大的鬆了口氣。
雲老夫人已經吃完了晚飯,正就著天黑前的這點光亮在院子裡散步。
王元元早就派人跟她說, 安寧縣主會過來和大郡主一道休息, 所以雲老夫人早已派給大郡主的房間又收拾了一下。
看到王元元一進院子就露出了疲憊的神色, 她就知道自家外孫女是累著了。
“你先去洗漱一下吧。”雲老夫人對王元元道。
王元元知道自家外祖母一定會照顧好大郡主和安寧縣主的,倒也沒和她客氣。
她走之後,雲老夫人就問安寧縣主:“我讓人熬了點海底椰梨膏, 縣主要不要吃一點?”
安寧縣主最喜歡吃新鮮的吃食了, 聞言立馬被吸引了注意力。
接下來的時間她和大郡主一直跟在雲老夫人身邊,就連王元元都退了一射之地。
柯氏中間來看過安寧縣主一回,還說要接她回去。
可安寧縣主在這裡待的實在是太開心了。
王元元這裡的新鮮吃食實在是太多了,她頗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
柯氏沒辦法,隻好又放安寧縣主在這裡住了幾日。
直到後來皇後要單獨宴請雲老夫人, 柯氏才強硬的把安寧縣主給帶走了。
……
王元元原以為這次宴請隻有皇後和太子妃等人,哪知道晉國君半上午的時候傳話過來說他中午也要過來。
皇後又驚又喜,連忙讓人準備了幾道晉國君喜歡吃的菜。
晉國君來後,幾人坐在一塊說話。
“老夫人,孤有一個問題想要請教你。”晉國君深為敬佩這位老夫人的為人,在麵對她時,態度也十分的和氣。
皇後和公主等人在一旁作陪,看到晉國君對雲老夫人的態度後,公主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後,她就若有所思的看著雲老夫人。
雲老夫人聞言忙謙虛道:“您是一國之君,您都不知道的事情,我一個老婆子怎麼知道呢。”
兩人說話間,宮人們已經上完了茶退了出去。
晉國君就跟雲老夫人講了自己的困惑。
原來,前些時日,有一群學子在國子監舉辦了一場辯論會。
他們大概討論的是行善積德是否有用。
他們討論來討論去,那些觀點也不過都是老一套。
晉國君想到雲老夫人似是對這些很有研究,就想聽一聽她的看法。
雲老夫人想了想道:“我不過是個快入土的老婆子,也沒有什麼才學,不敢說自己說的道理比那些飽讀詩書的學子還要好,不過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有些自己的看法的。”
雲老夫人其實不是個喜愛出風頭的人,可晉國君既然已經擺出了想要聽一聽她的看法的態度,那她自然不能掃了晉國君的興。
晉國君是真的很想聽一聽雲老夫人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聞言就道:“老夫人儘管直說便是。”
雲老夫人就道:“如學子們所說都說積善行德必有後福,可為什麼有許多人做了許多的善事,命卻越來越不好。又為什麼有許多好人反而早早的去了,而那些無惡不作的壞人卻都活的好好的呢?這麼一細想,似乎行善積德的說法是騙人的。可我覺得之所以許多人行善積德卻沒有得到自己預想中的結果,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觀照自己的內心。”
“觀照自己的內心?”晉國君跟著重複了一句。
公主和皇後等人也聽住了,她們全都眼巴巴的看著雲老夫人,希望她能為她們答疑解惑。
雲老夫人繼續道:“是的,他們是做了許多的善行,可那些隻是外在的舉動,如若他們在做善事時,內心存的是惡念,這個善就不是真心實意的善,而是虛假的善。既然是虛假的善又怎能累積福報呢。況且做善事時,也要注意觀照自己的發心。若是行善積德的發心隻是想讓自己好,那麼這樣的人,自然是比不過那些心中無我,隻是為了讓眾生脫離苦海的人。”
晉國君聽到老夫人的話後,先是皺著眉頭沉思,慢慢的,他似乎是想明白了什麼事情似的,眼睛驟然亮了起來。
“老夫人果然心中有丘壑。”晉國君合掌讚歎道:“你說的對,有些人的積善行德隻是為了做給彆人看的,可私下裡他卻是無惡不作,這樣的人自然不會有什麼善報。所以說不是行善積累沒有用處,是偽善沒有用處。”
“是呀。”公主這個時候忍不住了,她就對晉國君道:“很多人去京郊放生,其實都是為了作秀,讓彆人覺得她是個善良的人,可是她內心裡對那些小鳥卻是一點善念都沒有的。”
“也還是不能隨便放生的。”雲老夫人原本不想再說些什麼了,可公主提到放生,她就有些忍不住了。
“老夫人此話怎講?”晉國君聞言就問道。
“每個動物適合居住的環境不一樣,有的動物適合生活在潮濕的環境裡,要是把它放生到了乾燥炎熱的環境裡了,那它肯定也活不下去,這是其一。其二就是,有的動物在當地已經形成了它們的生活方式,若是放個不合適的動物進去,它們之間的平衡可能會被打破。我記得有一年不知哪個地方送了一些小龜過來,我們把這些小龜賜給了各家。結果有一家的小孩子看到這小龜可憐,說要把它給放了。這家大人看到孩子有善心,自然是極為的支持。他們專門坐馬車去了城郊放生,結果就在她們把小龜放進京郊小河的當年,小河裡的一種魚類數量一直在減少。”說到這裡,雲老夫人停頓了一下。
“是那小龜把魚給吃了嗎?不過龜還吃魚嗎?”公主不是很懂這些。
“不是。”雲老夫人聞言就道:“是這小龜把河裡的一種水草給吃光了,而這種魚是以吃這種水草為生。”
“所以這就是好心辦了壞事。”皇後聽的心裡一揪一揪的。
“是的呀,想想那小魚何其的無辜,可那小龜其實也沒錯。所以自那以後,我們就跟孩子們說,要是想放生的話,一定要弄清楚,放生動物生活的環境。不然的話就不要亂放。”
換後和公主等人深以為然。
晉國君也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很認同雲老夫人的看法。
他今日過來的目的其實是為了雲老夫人捧場的,他問雲老夫人那個問題也是想要和她說說話罷了,倒沒想到能有此等意外的收獲。
對於如晉國君這樣處於高位,且如今什麼都不缺的人來說,一個新穎的觀點反而更加的打動他。
原本行宮裡的女眷因為雲老夫人的身份不敢隨意接近她,可在晉國君對雲老夫人表示出尊重之後,這些女眷們都雲老夫人的態度完全變了。
貴妃、德妃等人全都向雲老夫人下了帖子,邀請她老人家過去做客。
雲老夫人拿到這些帖子後就對王元元道:“你派個人把這帖子送給皇後吧。”
王元元點頭,喚來百梅,讓她抱著帖子去了皇後那裡。
皇後看到這些帖子後,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娘娘在笑些什麼?”陳嬤嬤見狀就問她。
皇後就道:“我是在笑雲老夫人可真是個妙人。這麼多人給她下帖子,她要是都去隻怕是顯得太過高調。若是去了這家不去那家,又顯得有些看不起人。所以她就把這個帖子交給了我。”
陳嬤嬤聞言也笑了起來:“您一直對恒王夫婦照顧有加,收到這些帖子後肯定願意替雲老夫人解圍。”
皇後也笑道:“當然,也隻有我有資格替雲老夫人解圍。你去給她們傳個話,就說過幾日我會專門宴請雲老夫人和貴妃等人。其餘的就不要再說了。”
陳嬤嬤會意,自去傳話不提。
因有了皇後娘娘這一番話,貴妃和德妃也暫時安靜了下來,沒提要見雲老夫人的事了。
……
在行宮的日子其實比在府裡還要無聊。
她在府裡的時候還能做做美食,修剪一下花草,可來到行宮之後隻能每日裡靠和人說話打發時間了。
也因此,王元元知道了許多貴族間的逸事。
她一直以為這些公主郡主們之間關係還算和諧,倒也沒想到她們之間竟然也會有些爭鬥。
要說起王元元是怎麼知道公主郡主們的這些事的,那還得從五公主說起。
她和五公主的關係一向不錯,五公主在宮裡時會經常給孩子們做些針線。
她見五公主這樣,自然也會時不時的進宮看望她一回。
之前在宮裡的時候,她和五公主到底離的比較遠,來往起來也不算太方便。
這次來到行宮後,兩人之間的來往就多了起來。
五公主悄悄跟她說,說四公主和容和郡主一道帶頭排擠成林郡主。
“成林郡主?可是安王爺的女兒?”王元元想了想問道。
這個安王爺是晉國君的堂兄弟,若是論起來,成林郡主和四公主她們也都是姐妹。
五公主點了點頭,她見廊下這會兒沒人,就繼續喝王元元講起了這裡麵的糾葛。
原來公主喝四公主都到了選駙馬的年紀了,皇後和貴妃這段時間也在讓人私底下尋摸,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這麼一尋摸,貴妃和四公主就看中了維安侯的長子魏柯。
這個魏柯家世過關,長相俊朗不說,就連性情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