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要一個名頭,要一個能夠借機挑撥晉唐關係的名頭。
恒王做沒做這些事情根本沒有關係,隻要他正好在那個時候在唐國,那麼他就算是拿出九張嘴都說不清這樁冤枉事。
想到這裡,王元元就在床上翻了個身子。
她這幾日其實一直失眠,也一直在想恒王這件事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這樣日思夜想了幾日之後,還真是讓她想明白了那些事情,可她的身體卻有些吃不消了。
幸好她有靈乳在,不然隻怕外祖母就要看出端倪來了。
想到這裡,王元元又忍不住翻了一個身子。
她這幾日總是這樣,明明夏天已經過了,卻還是每日口乾舌燥的睡不著覺。
王元元起床又喝了一瓶靈乳後,方才覺得症狀稍緩。
她又躺回床上繼續想著剛剛的事情。
恒王的這個罪名是絕無可能洗的掉的了,就算他拿出了確鑿的不在場的證據,楚國君他們也隻會說恒王拿出來的證據是假的。
現在唯一能夠護住恒王的就是晉國了,偏偏他現在又在唐國。
他是會想明白這些事情,儘快從唐國趕回來,還是會傻傻的呆在唐國,任由彆人宰割呢。
想到這裡,王元元一下子坐了起來。
不行,恒王在唐國多待一日,他的處境就越危險。
不說唐國那些背叛了唐國君的叛臣會如何鼓動唐國的人對付恒王,就說楚國君那邊為了能讓恒王徹底閉嘴,隻怕也會派人去暗殺他。
她能為此做些什麼呢?
第二天一早,王元元就對雲老夫人說:“我想進宮見一見太子妃。”
雲老夫人一聽就明白了王元元的用意。
“你是想讓太子幫你們周旋?”雲老夫人問道。
王元元點了點頭道:“雖說現在國君的態度未明,太子不一定願意為了我們周旋,可我總得進宮去試一試。”
雲老夫人想了想道:“我這幾日也在想這件事情。我想過了,無論如何,都要保住恒王的性命才是正經。隻要他能回來晉國,國君總不會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推出去交給彆人處置。所以總得有人給恒王傳個信,讓他趕緊回來。”
“我就是想著皇後到底是唐國公主,太子那裡可能在唐國有些人脈,所以才想去找太子妃的。”王元元道。
至於她為什麼沒有直接去找皇後。
很簡單,太子就算和唐國國君又親,可他們再親,也不是親兄弟。
恒王才是太子的親兄弟,太子無論怎樣,都不會因為唐國國君而對恒王有什麼意見。
他唯一顧慮的可能就是晉國君的態度了。
可關於這個,她也想好了理由去說服太子,隻看太子願不願意聽了。
王元元和雲老夫人商議好之後,就換上朝服,帶著阿亨進宮去了。
她的臉上一絲脂粉都沒有。
太子妃原本正在和太子說話,聽宮人來報說恒王妃帶著府上大公子來了之後,太子妃就道:“估摸著是為了三弟的事情。”
她說起這個,太子不由得歎了口氣。
“你去看看她,好好安撫一下她吧。”太子對太子妃道:“說起來也是我對不起他們夫妻了。”
當初如果不是為了他的私心,恒王也不會去唐國。
可眼下他在唐國出了事情,他卻不能出頭為他張目。
太子從本性上來說並不算是一個壞人,他的心裡自然有些不舒服。
太子妃哪裡能不明白太子的心結,也因此,她在和王元元見麵時,無論態度和表情都是十分的和煦。
可王元元要的並不僅僅是這態度上的和煦,她是想要太子妃的一個態度的。
不過這些話,她肯定是不能直接和太子妃說的。
“弟妹的臉色怎麼這麼憔悴?”太子妃坐下後,才發現王元元臉色蒼白,未施脂粉,她嚇了一跳,再看向王元元的時候,心裡就有了一絲同情。
也因此,她再接下來和王元元說話的時候,態度更和煦了一些。
王元元知道太子妃不是那等虛情假意的人,她也不想和太子妃兜圈子,就對太子妃道:“請太子和嫂嫂看在你侄子的份上,救救我們王爺吧。”說到這裡時,王元元忍不住哭了出來。
她不是一個愛哭的人,原也不打算在太子妃麵前哭的。
可想到恒王,她就覺得鼻子一酸。
平心而論,恒王對她真的算得上是極好的。
甚至她可以這麼說,恒王是這個世上除了外祖母她們之外,對她最好的人了。
她隻要一想到他現在正在危難之中,眼淚就止不住的想要流。
阿亨原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他進來看到太子妃的時候還衝著她笑了一下。
可在看到母親哭了之後,阿亨先是愣了一下,隨後他竟也跟著大哭了起來。
他的嗓門可不是王元元能夠比的,這麼一哭,就連坐在內室的太子都聽到了他哭泣的聲音。
太子有些坐不住了,他站起來在書房裡前後左右走了一圈。
王元元說完了隻想說的話後就道:“我也沒彆的要求,就是希望我們王爺能活著。無論怎樣,好歹跟我們王爺遞句話,讓他趕緊回來,不要待在唐國了。可我也知道我們王爺的性子,他是個最不能受冤枉的人,我實在擔心他不聽勸,執意留在那裡。”
太子妃聞言沉默。她想她明白王元元的意思了。
送走王元元後,太子妃滿臉疲憊的來到了書房。
“她怎麼說?”太子問太子妃道。
太子妃把王元元說的話告訴了太子,她麵容苦澀的道:”我覺得她說的也有道理,恒王再怎麼說也是您的親兄弟,當初也是您一力推薦他去唐國的。如今恒王在唐國出事,您卻對此時置之不理,會不會讓國君認為......”
她沒說讓國君認為什麼,可太子心裡卻跟明鏡似的。
父皇現在事情繁多,所以想不起來這回事,等他想起來這回事後,隻怕會認為他不講兄弟情誼。
“我晚上去見一見母後。”太子想了想對太子妃道。
太子妃一聽就知道他這是打算去晉國君那裡打聽消息了。
......
晉國君不知道王元元進宮來找太子妃的事情。
但他聽到密探說王元元和雲老夫人仍舊在府裡教養孩子後,就沉默了下來。
及至到了晚間,他去了一趟皇後那裡。
皇後知道晉國君近日因為唐國的事情心煩意亂,且她也因為唐國發生的事情,心下有點惶惶。
因此,她出去迎晉國君的時候,麵上不由得帶了一絲謹慎。
晉國君看到皇後的舉止時,其實是有些無奈的。
皇後什麼都好,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也當得上正宮這兩個字。
可她有一點不好,就是在和他相處時,她太小心了一些。
其實他對於唐國的事情,一點都不覺得著急。
他自是知道楚國的目的。
楚國無非就是看聯合唐國不成,所以想借機挑起唐晉兩國的矛盾,好使他們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若是換做兩年前,他或許還會顧慮重重。
可現在,他早已安撫好了雲國的貴族和舊臣,也成功解決了齊晉兩國之間的危機。
再有就是晉國這兩年風調雨順,兵馬和糧草充足。
草原那邊,柔郎一族雖然出了點亂子,可根本不足以影響大局。
就算楚國親自出兵,他都不懼一戰,更遑論這小小的唐國了。
他這幾日之所以遲遲沒有做出反應,一來是顧忌著齊國的態度,擔心他們若是真和唐國打起來了,齊國會和楚國聯起手來夾擊他們晉國,到那時,他可就是腹背受敵了。
再有就是,皇後這邊,他也要安撫好才是。
不過他覺得他並不是那個適合和皇後說這些事情的人。
他得讓太子過來跟皇後說。
但這個也要等一段時間了,並不是他今日來找皇後的重點。
他今日來找皇後,是想和她談一談恒王府的事情的。
“國都裡的那些流言我也都聽到了,不管怎麼樣,老三是為了我們晉國來出使唐國的,他現在在唐國正艱難著,我們總不能讓他的妻兒受委屈………”晉國君說完這些話後,又把雲老夫人和王元元在府內的這些舉動告訴了皇後,他對她道:“我不是很方便直接出手安撫她們。你明日派人去恒王府賞她們一點東西,也算是堵住外麵那些人的嘴吧。”
賞賜什麼東西其實並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對外表現出他們的一種態度。
皇後自然明白晉國君的意思,她連忙答應了下來。
晉國君是想起這件事情才過來後宮的,他前朝還有事情要忙,和皇後說完話後,就離開了寧和宮。
皇後送走晉國君後,回來就把臉沉了下來。
她最近真是大意了。
皇後坐在榻上後微微的吐了口氣。
也怪她前兩日太過於關注唐國那邊的事情,竟然把恒王府的這一檔子事給忘記了。
結果,竟要讓國君親自來提醒她,要她出麵安撫一下恒王妃她們。
皇後剛想開口叫陳嬤嬤進來,就見宮女進來報說太子求見。
太子?
他怎麼這個時候過來找她,難道也是為了恒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