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第 92 章(1 / 2)

王元元聽陳英派來的小太監說晉國君想要嘗一嘗用她們府上的酵頭做出來的老麵饅頭後, 眼角抽搐。

她怎麼覺得晉國君還蠻喜歡嘗試新鮮吃食的。

這要是在現代的話,晉國君估計也是個頂級吃貨,並且還是能寫專欄的那種。

不過王元元也隻敢在心裡吐槽, 明麵上她還是笑眯眯的把自己留下的酵頭分了一些給晉國君, 並且為了讓晉國君吃到原滋原味的味道, 她還把自己府上做饅頭的配比也寫了出來一並交給了那小太監。

那小太監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高興的跟什麼似的,自覺這趟差事自己做的十分的漂亮。

禦膳房的廚子拿到恒王府的酵頭後不由得眼角抽搐。

是他們這些禦廚的手藝不好嗎?不然為什麼國君總想嘗嘗恒王府的飯菜是什麼味道。

他們的心裡有些不服氣,所以拿到王元元的條子後,他們不僅按照她的配比蒸了一籠饅頭, 還按照自己的配方蒸了一籠饅頭。

結果卻讓他們失望了。

晉國君隻嘗了一口他們的饅頭就不吃了,

不知道是不是大郡主把老麵饅頭的味道渲染的太過美味的原因, 晉國君吃完恒王府那邊的酵頭發出來的饅頭後, 就喜歡上了這個味道。

他當天晚上足足吃了五個大饅頭, 到最後還是柔妃擔心他吃壞了肚子,硬是攔著不許他再吃了。

但晉國君在柔妃宮裡吃饅頭的事情卻傳了出去。

皇後和貴妃等人見晉國君接下來幾日都讓人做了饅頭, 就也讓儀和郡主和儀通郡主她們在府裡學做饅頭, 又把晉國君拉到了自己的宮殿裡, 讓他嘗一嘗孫女們親手做的老麵饅頭。

晉國君雖然覺得這些老麵饅頭不太好吃,可這些都是孫女們的心意, 他也就笑納了。

等到一段時間門過後,晉國都裡忽然流行起了一種簡單的吃食, 那就是老麵饅頭。

國都的百姓都說這是晉國君最喜歡的吃食, 說就連晉國君的孫女女兒們都會做這些饅頭。

這饅頭是百姓家裡最家常的飲食。

百姓們聽說他們敬愛的國君不愛那些山珍海味, 隻喜歡吃這些最簡單的吃食,那心裡彆提有多自豪了。

有的老人看到孫子們鬨著要吃肉包子,就說他們:“就連國君吃東西都講究簡樸, 你還要吃肉包子。給我好好吃飯。”

晉國君聽密探們說了百姓的反應後,啞然失笑。

他其實隻是一時興起想吃一吃饅頭,倒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影響。

不過近來國都內的奢靡之風確實有些嚴重了,要是能讓他們緊一緊皮,也是不錯的。

也因此,接下來的時間門,晉國君就讓陳英吩咐廚下,讓他們給他上些家常菜就行了。

這宮外一向都是上行下效的,那些人看到晉國君忽然節儉了起來,自然也不敢在明麵上太過奢靡。

國都內節儉之風一時盛行了起來。

不過,這也不關王元元的事情,因為她正在和大郡主一起掰著手指頭算恒王回來的日子。

前兩日,太子派人過來跟她說,恒王已經進入晉國國境了,再過幾日他就要回來了。

恒王趕回到國都時,已是夕陽西下的時候了。

他看著高高的城門,覺得心裡憋屈極了。

他沒想到自己竟然被楚國君給暗算了,這也就罷了,到最後他還隻能以這樣的方式趕回晉國。

這讓恒王不免有些鬱鬱。

“老。”就在恒王放下車簾,準備閉目養神的時候,外麵傳來了太子的聲音。

恒王心中一驚,他從馬車內探頭看了出去。

果然,太子和純王等人正身著便服站在城門處等著他。

看到恒王出現,不論是太子和純王等人有什麼心思,麵上都堆出了一絲笑意。

恒王從馬車上跳了下來,走到太子身邊。

太子看著臉上略有些疲憊之色的恒王,心裡有些愧疚。

他看恒王上前,就拍了拍恒王的肩膀對他道:“父皇在宮內設了酒宴,你先和我們進宮吧。”

“可我還沒換衣服。”恒王聞言就道。

他這風塵仆仆的模樣怎麼去麵君。

太子聞言就笑道:“你放心,我在東宮裡備了一套你的衣服,你去我那裡換就是了。”

純王和康王等人也上來勸。

恒王想想覺得去東宮換衣服也挺方便的,就點頭應了下來。

幾人各自上了自己的馬車。

趕車的宮人揮舞了一下鞭子,馬車就緩緩的動了起來。

純王坐在馬車裡,想到這段時間門發生的事情,心裡就是一陣憋屈。

前些日子,他那個姨母家的兩個孩子把大郡主的臉給劃傷了。

他當時並不知道此事,等知道後,已經晚了。

恒王妃已經帶著大郡主進宮了。

他也是那個時候才知道恒王妃在家中等了兩日,就是想要看看他姨母會不會主動帶孩子上門道歉。

可他姨母就跟沒事人似的,在家該麼樣就怎麼樣。

更讓他生氣的是這件事情他的妻女都知道,可她們卻沒一個人告訴他。

他要是早知道此事,一定會壓著吳郡王夫婦去和恒王妃道歉的。

可他不知道。

所以才有了後麵發生的一係列事情。

他知道後,就想找機會跟父皇解釋。

畢竟他也不想讓父皇認為他是個不關心侄女的人,更何況現在還是在老出事的節骨眼上,他就更不能給父皇留下這樣的印象了。

偏偏他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機會,他父皇這段時間門甚至連他母妃那裡都去的少了。

他和母妃都很著急。

好在現在老回來了,他沒法去堵父皇,卻能主動去找老。

等過了今日,他找個時間門帶著王妃上門跟老賠禮才是正經。

馬車駛入皇城後,純王和康王等人先去了太和宮。

而太子和恒王卻先去了東宮換衣服。

兩人趕到太和宮的時候,晉國君還在裡麵處理公事。

純王和康王等人則在東側間門坐著喝茶,順便等晉國君出來。

看到太子和恒王走了進來,幾人就站了起來。

一番見禮後,各人又坐到了各人的位置上。

太子一麵喝茶一麵趁著這個功夫低頭沉思。

父皇的意思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他在老剛一回京的時候,就把他接進宮裡,就是為了讓國都裡的這些人知道,他並沒有因為唐國的事情,遷怒老。

既如此,那他就要叮囑一下太子妃的娘家人和身邊的親近臣子讓他們務必要恭敬的對待老了。

就在太子沉思的時候,陳英笑眯眯的走了進來。

他跟眾人行禮後對眾人道:“國君請太子殿下和王爺們去西側間門用膳。”

太子和純王等人知道西側間門的膳食已經擺好了,便放下茶杯,站起來往西側間門的房間門走。

眾人在西側間門等了一會兒後,晉國君神采奕奕的走了進來。

看到他進來,太子和純王等人連忙同他行禮。

晉國君說了一聲免禮後,就把目光放在了恒王身上。

恒王的身形雖然比之離開晉國之前要消瘦了不少,可他的精神看著卻還好。

晉國君見狀不免點了點頭。

人這一輩子就是憑著精氣神活著,隻要精氣神還好,就算遇到再難的問題都能闖過去。

他笑著對恒王道:“回來就好,什麼事情都等吃完飯再說吧。”

恒王聞言眼眶就是一熱,倒也不是說他是個多麼容易感動的人,隻是晉國君極少在他們這些做兒子的人麵前流露出溫情的模樣。

他遭遇了這麼一遭事情,性命險些受到了威脅。

晉國君能頂著楚國的壓力堅持讓人把他帶了回來,回來之後又給他在人前做臉。

他怎麼能不動容呢。

晉國君和太子等人都看到了恒王的神色。

晉國君覺得有些唏噓。

他這個兒子性子一向冷硬,寧願流血也不流淚。

他倒沒想到他不過說了句貼心的話,他這個兒子竟會如此動容。

晉國君就拍了拍恒王的肩膀,又笑著對太子和純王等人道:“孤年紀大了喝不得酒了,你們兄弟今兒個晚上可要好好喝一杯才是。”

他如此有興致,太子和恒王等人又怎能拒絕呢,幾人連忙說好。

太子還道:“弟弟們今兒個要是喝多了就彆回去了,直接去我那裡就是了。”

晉國君就笑道:“那感情好,既如此你們就更不要有顧忌了。”

他都這麼說了,純王和康王等人隻能連聲應是。

恒王卻拜托陳英派個人去恒王府給王元元他們報個平安。

康王年紀輕些,說話也沒那麼多顧忌,見狀便打趣恒王說他萬事都想著嫂嫂。

恒王還沒說話,純王就笑道:“弟這麼長時間門都沒回來,不比我們這段時間門都在京裡。”

若是往常,康王看到純王裝作一副兄長的模樣故意討好恒王,心裡定會有些不舒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