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第 148 章 能做他們的女兒,是她……(1 / 2)

大晉皇後嬌寵日常 嘻嘻99 15445 字 11個月前

恒王回府時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候, 王元元此時並不在積英院,而是去了後花園散步。

但小蘋果和大郡主卻在院子裡玩老鷹捉小雞的遊戲。

恒王在院子外聽了一會兒女兒們玩樂的聲音後,轉身離開了這裡。

走在路上的時候, 他就在想。

他一開始不想把王妃和女兒們帶到西北去,本意其實是不想讓她們吃苦。

可王妃和女兒們如果常年見不到他的話, 又真的會快樂嗎?

王妃常常跟他說, 說如果女兒們能夠有父親陪伴著長大,並且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能有父親支持的話,那她們會越來越開朗,不會像五妹妹那樣被人欺負了也不敢反抗。

想到王妃還沒有嫁進來時,大郡主那怯懦的模樣,以及這幾年在他和王妃的寵愛下,她逐漸變的開朗的模樣。

恒王開始動搖了。

晚上,一家人吃完晚膳後,恒王就對王元元說了這件事情。

他說自己要去草原那邊練兵, 這幾年可能都要待在那邊, 他問王元元和孩子們是要和他一起去草原, 還是要留在國都。

王元元見孩子們還沒離開, 就叫住了他們,問他們是否願意跟著父王一起去草原。

孩子們聽說後,甚至都沒問草原那邊的生活好不好。

他們毫不猶豫的跟恒王說, 自己要跟父王一塊去草原。

王元元沒有說話, 卻眼神堅定的看著恒王。

恒王看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們, 眼眶微濕。

他想到了自己當年一個人單槍匹馬去草原打仗的情形了。

那時的自己雖然抱著一番建功立業的心思,可內心深處其實也有覺得孤單過。

從此以後,他不是一個人了。

他一定要誓死守護自己的家庭。

在這一刻,恒王在內心堅定的對自己道。

雖然王元元她們已經定下了要和恒王一道去草原。

可王元元和恒王的時間趕不到一起去。

恒王七月份, 最遲八月份就要離開國都了。

可王元元那時剛剛生完孩子。

就算是坐馬車,從國都到草原也要半個多月的時間,以王元元那個時候的身體狀況,根本沒法長途跋涉。

恒王就跟王元元說,他帶著阿亨先去金城,等到開春了,天氣暖和了,孩子也大一些了,他再讓吳七護送王元元她們從國都去金城。

他也會從草原出發,在半路上和王元元彙合。

吳七因為要成婚的緣故,沒法立刻跟恒王一道去草原。

恒王就說,既如此,他乾脆就在這裡訓練那些待選的騎兵,他們騎射功夫也還可以,但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落選了。

晉國君覺得他們裡麵有些人可能之前沒有太過重視騎射,所以才落選。

他就讓恒王從落選的人裡挑出一部分不錯的,訓練一段時間後,再選拔一次。

恒王考慮了一下,就把這個差事交給了吳七。

這樣一來,他既可以留在國都成婚,也能在之後護送王元元母子去金城了。

王元元覺得恒王的這個考慮比較妥當,就也沒有反對,她唯一擔心的就是阿亨在草原那邊的生活。

他們雖然沒有太嬌慣阿亨,可阿亨一直以來過的也是錦衣玉食的生活。

他能習慣那裡的生活嗎?

雲老夫人過來探望王元元時,就安慰她:“不要太擔心孩子,他們比你想象的更加堅強。”

話雖這麼說,可兒行千裡母擔憂。

王元元還是讓人收拾了不少東西,預備讓恒王和阿亨到時候帶上。

恒王一開始看她收拾這些用的東西覺得沒有必要,可他轉念一想,覺得反正自家王妃稍後也要過去。

這些東西縱然他和阿亨用不上,她也可以用上。

這麼一想,他既沒有再阻止她了。

這次去草原,江六爺也要跟著恒王一道過去。

大長公主聽說王元元也要跟著恒王一道過去後,就讓雲清如也跟著江六爺一道過去。

雲清如自然願意和江六爺一道去草原那邊。

一來,他們到底是年輕夫妻,不好一直分開。

二來,她看王元元跟自己的親妹妹一樣,自然不舍得讓她一個人去草原那邊。

她原本是打算跟江六爺一道過去的,可聽說王元元要年後再過去,她就跟江六爺商量,讓他先過去,她年後跟著王元元一道過去,這樣一來,她們也能有個照應。

江六爺其實有些舍不得雲清如。

她們到底是年輕夫妻,現在感情又漸入佳境,自然一分一秒都舍不得離開。

可他也知道雲清如對王元元的感情,況且就算他現在帶著雲清如一道過去了,她在那裡沒有一個相熟的女眷,他也不放心。

所以他就跟大長公主說,他先去草原,雲清如稍後跟著王元元的車隊一起過去。

聽說雲清如也會過去後,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都很高興。

三老夫人就對雲清如道:“你們不用擔心我們,去了那裡彼此好好照應對方。”

雲清如其實有些舍不得三老夫人,她的表情有些愧疚。

三老夫人見狀就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她道:“我們做老人的唯一希望的就是你們平安健康。你和孫女婿到底是年輕夫妻,若是我為了自己的私心,留你在國都,將來出了什麼事情,我心裡也不安。你們要是在一起,我雖然見不到你們,但知道你們夫妻恩愛,我也能安心。”

“況且你們也不是去一輩子,不過去個幾年就回來了,我和你姨祖母身子都很好,離得又近。你就不用擔心我們了。”

她這麼說,雲清如就沒有那麼擔心了。

她和王元元商量了一下,覺得她們不擔心彆的,就擔心雲老夫人和三老夫人有個什麼頭痛腦熱的。

王元元就讓八福從民間找了一位專為老年人調養身子的大夫送到了順德侯府。

雲老夫人知道自己要是不收下這個大夫,外孫女估計是不會安心的。

所以她也沒有拒絕。

恒王終究還是沒來得及看到孩子出生,就離開了國都。

軍令如山,他不得不走。

恒王臨離開前,心裡其實是很愧疚的。

王元元見狀就安慰他道:“沒關係,我這裡有那麼多人照顧,你放心。”

她是真的不覺得自己生產的時候,恒王不在這裡有什麼關係。

恒王也是不得已,他是去練兵,不是去開玩笑的。

她相信,要是能留下,他一定不會離開的。

生活在這個亂世,他們一家人能夠齊齊整整的,她的外祖母能夠安心頤養天年,她的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她已經很滿足了。

再要求彆的,就是妄念了。

恒王離開後,王元元的生活再度安靜了下來。

恒王隻帶走了阿亨,阿其他們年齡還小,到時跟王元元一道去金城。

王元元想著她們如果要去金城的話,估計好幾年都沒法回來了。

她就跟金嬤嬤說,讓她查一查哪些宮人快到婚嫁的年紀了,如果年齡快到了的話,她就不帶她們去草原了,隻留她們在府裡看家。

這樣一來,到了該放出去的年齡,她們也不必從草原趕回京城了。

金嬤嬤為此忙的腳不沾地的。

這些還是不跟著王元元一道去草原的那些宮人。

至於那些已經決定跟著王元元去草原的宮人,她也給她們開了一個恩典。

她讓她們在臨離開京城前,回家見父母一麵。

不過,她們回家探親的時間要錯開。

因為離京的時間還早,這些宮女們也沒有一窩蜂的都要求在這個時間回家。

並且這裡也不是所有的宮女都能回家的,有些家不在國都的宮女就不能回去。

所以,到最後,真正能回去的宮女也沒多少。

在金嬤嬤的安排下,宮女探親這個事情進行的有條不紊。

至少王元元和孩子們的生活沒有受到影響。

王元元允許宮女們回家探親之後,百梅、百梨和春紅這裡倒也好。

她們中有的人已經不知道家人是誰了,有的人家人就在順德侯府,根本就不愁見麵的問題。

隻有秋兒得另外安排回家的時間。

秋兒和百梅她們不一樣,她家住在國都郊區,世代以務農為身。

秋兒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上麵有三個姐姐,一個哥哥。

她三個姐姐嫁人嫁的早,和家裡來往也不太密切。

秋兒的母親生她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她嫂嫂嫁進來時,秋兒才三歲。

那個時候,秋兒的母親因為常年的勞作,身體十分的虛弱,需要吃藥。

她嫂嫂就說既如此,那就把秋兒賣給大戶人家做丫鬟,聽說大戶人家的丫鬟吃穿不愁雲雲。

秋兒家實在太窮了,她父母和哥哥沒辦法,隻好同意了嫂子說的話。

秋兒比較幸運,帶她的那個人牙子同時也在做內務府的生意。

秋兒因為眼神機靈被內務府的人選進了宮裡,隨後她又被分到了恒王府,又因為種種機緣做了王元元的大宮女。

她雖然被家裡賣了,可她也不怨恨家裡人,因為她知道自家那時候太窮了。

所以,這些年,秋兒常托人把月錢帶回到家裡去。

她母親已經去了,但是父親還在。

這些年,家裡用秋兒托人帶回來的月錢買了些地,日子過的頗為不錯。

秋兒一直想要回家看看家裡的父兄和侄子們,隻是一直沒有機會。

如今,按照王府的規矩,她既然能回家看看,她就過來跟百梅請假。

百梅聽說她家就住在近郊,並且她已經近十年沒有回過家了,很爽快的同意了秋兒的請求,並且她還派了馬車送秋兒回去。

秋兒回家時可以說是衣錦還鄉了。

畢竟京郊裡這些村子裡的人哪裡看過這樣華麗的馬車,更何況秋兒還是在王府裡當差。

她家附近的女人們都擠到了她家想要看一看秋兒。

秋兒的嫂子雖然麵上在笑,可心裡卻是十分的憤恨和擔憂。

這些年,家裡用來買地的那些錢都是秋兒托人帶回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