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正在帳篷裡看朝廷發來的邸報。
這大半年他雖然不在京裡,可卻一直在關注著京裡發生的事情。
楚國和晉國現在都想把騎兵部隊給建起來,所以這兩國現在都沒功夫給對方使絆子了。
而齊國那邊,看到晉國和楚國都在發展兵力,似乎也有些蠢蠢欲動。
父皇為了安撫齊國,答應送五百匹戰馬給齊國。
他這樣這就是支持齊國發展騎兵部隊的意思了。
朝廷裡有一部分朝臣認為這樣會使得齊國的實力增加。
可他卻能明白父皇的用意。
原本齊晉兩國互為同盟,兩國共同抵禦楚國。
可現在晉國要發展騎兵部隊了,等到他們的騎兵真的發展起來了,齊國的兵力必定大大的比不過晉國了。
父皇是擔心齊國為了抑製晉國崛起會和楚國結盟,所以才會送了那麼多戰馬給齊國,並且旗幟鮮明的支持齊國發展騎兵部隊。
楚國,晉國和齊國都顧著發展騎兵部隊了,自然不會互相找茬。
他們晉國也能借此發展自己了。
想到這裡,恒王忍不住放下了手上的折子。
恒王明白自家父皇所做的一切退讓,其實都是為了給晉國求得一個喘息的空間。
那如果把他換做父皇呢?
假如是他,在晉國實力已經比齊國要強盛的情況下,他能像父皇那樣,放下身段去討好齊國君嗎?
恒王覺得如果自己想不明白這個問題的話,那他就沒有資格去說自己想要坐上那個位置。
但很顯然,他現在根本沒法想清楚這個問題。
所以恒王決定,他先做些彆的事情。
拿起折子後,恒王繼續看起了邸報。
當看到國都的京兆尹被免職,並且純王也因此被父皇訓斥之後,恒王忍不住挑了挑眉頭。
他是知道自家王妃和那對攔路申冤的老夫妻之間的淵源的。
他也知道自家王妃隨後的做法,並且很欣賞自家王妃的這個做法。
在他不在京裡的情況下,自家王妃最好還是以自保為主。
但他沒想到,這對老夫妻所要告的人卻是純王妃的娘家堂弟。
他更沒想到純王在知道父皇已經知道了這對老夫妻存在的情況下,還想要將此事糊弄過去。
當然,這些事是後來才爆出來的。
他能知道的事情,太子和皇後自然也能查到。
純王一開始其實已經拿銀子安撫好了那對老夫妻,可太子和皇後又派人去挑唆那對老夫妻,讓他們再度去京兆府申冤。
他們還讓人把這個消息透露到父皇的麵前。
父皇自然是大發雷霆。
他雖然隻是罰純王在家閉門思過,卻差不多卸掉了恒王的一支胳膊。
純王一係的人丟掉了京兆尹這個官職。
而接替京兆尹的人則是康王一係的人。
這意味著,純王要暫時沉寂上一段時間,而康王則會在國都內風光上一段時間了。
眼看著他們在國都內今兒個你起高樓,明兒個我樓塌了,恒王的心裡一點波動都沒有。
且讓他們在國都裡先鬥上一段時間吧。
最終決定他們能否坐上皇位的因素有很多,兵權和時運是最重要的因素。
他且先練好手上的兵馬,至於其他的事情,他不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