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第 174 章 表明心意(三更)……(2 / 2)

大晉皇後嬌寵日常 嘻嘻99 14005 字 11個月前

陳姑娘就算再得寵,再生兒子,也比不過恒王妃母子在恒王心裡的地位。

哪個男人不是最愛自己的嫡長子,就連她爹那樣的賭徒,把家裡能賣的東西包括兒女都給賣光了,都舍不得賣自己的大兒子。

正是因為想明白了這一點,陳姑娘一開始就不打算和恒王妃對著來。

相反,她決定一定要好好討好恒王妃,以求將來她生了孩子能獲得恒王妃的庇佑。

但要讓恒王妃願意招攬她,她們之間就得有個共同的敵人。

不然的話,也顯不出那個好處。

陳姑娘這一路行來,都在挑那個能給她當棒槌使的人。

她看了一圈,發現海姑娘不愛出頭,張姑娘心內藏奸,隻有這秋姑娘,性情輕狂,為人不知天高地厚。

這樣的人是最好的被挑唆對象。

陳姑娘都已經想好了自己進府之後,要怎麼暗地裡挑唆秋姑娘和恒王妃對著乾,又要怎麼和恒王妃表忠心。

哪知道恒王壓根沒有讓她們進門。

陳姑娘原本有些著急的,哪知道秋姑娘卻主動邀她們見麵,說是要商討事情。

陳姑娘知道這個棒槌估摸著是要挑事了。

這鄭和她意,所以她毫不猶豫的過來了秋姑娘這裡,想要看看她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而張姑娘卻和秋姑娘以及陳姑娘的想法都不一樣。

她其實是被家族逼著過來金城的。

晉國君壓根都沒有提要冊封她們為庶妃或者側妃的事情。

也因此她家族裡的那些姐妹們根本就不願意過來金城,因為她們知道,自己過來後,有很大的可能會被恒王妃借著名分的事情拿捏她們。

這樣一件人人都避之不及的事情為什麼會落到她身上呢?

因為她最好欺負,她父親不爭氣,每日裡隻知道喝酒逛巷子。

她母親為人懦弱,幼弟年幼。

在整個家族裡,她們家是最容易被欺負的一家人。

所以這樣的“好事”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

她其實很不想過來。

因為她父親不爭氣的緣故,她們家自小都要看著伯伯嬸嬸們的眼色生活。

她姑姑今兒個在娘家受氣了,不敢跟幾個嫂嫂頂嘴,也不敢拿另外幾個侄女出氣,就罵她出氣。

她家裡的月銀用光了,去找伯母要錢,伯母就給她們使些眼色。

她外祖母看到她母親被家裡伯母姑姑們糟踐,不敢出頭為母親做主,就成日裡在她麵前說些讓她一定要仇恨她伯母姑姑之類的話。

這些話讓她幼年極為的痛苦,最讓她難受的是她弟弟長大後,她外祖母竟然又開始對她弟弟說那些,她伯母姑母們是怎樣看不起她母親,以及她們一定要記得這些仇恨的話。

可這些話外祖母卻不敢跟其他舅父姨母家的孩子說,因為她老人家知道她這麼說了,她其他的那些孩子會生氣。

可她卻不擔心她母親生氣,因為在她乃至所有人看來,她母親這樣的人是沒有資格生氣,也沒有資格傷心的。

因為在家族中身處弱勢的緣故,她自幼就看儘彆人的臉色,也因此,她自幼就發誓,她嫁人後絕對不會在看彆人的臉色行事了。

偏偏她家族裡的那些人,在欺負了她們母女這麼多年後,又要把她送來給恒王做小,讓她和她的孩子都要看恒王妃的臉色過日子。

張姑娘恨不得剝了那些人的皮,可她也深知,自己隻怕碰不到那些人,就已經被按住了。

她根本沒法反抗家族的命令。

但張姑娘也不是個省油的燈。

當她意識到她自己隻能聽從家族的吩咐,來到金城後,她去找了她伯父要了一筆銀子。

那筆銀子可能會讓她伯父有些肉疼,所以她伯父一開始有些不願意給她。

她就說如果她伯父不給她這筆銀子的話,那她就一頭碰死在這裡。

當然,她是知道她伯父不會讓她碰死在這裡的。

因為她的名字已經被康王和德妃報到國君麵前了。

她伯父隻好答應了她的要求,卻也陰了她一把。

他告訴她父親,他給了她一筆銀子。

他伯父的心思,她也能理解。

她是覺得隻要她把這銀子給他父親一部分,那他就能從她父親手裡拿回來一部分銀子。

她父親也果然是個又蠢笨,又見錢眼開的人。

他果然過來找她要銀子了。

可那會兒的她已經不怕他了,因為她知道,就算她在家裡怎麼鬨,這家裡的人都不敢對她怎麼樣。

她十分抗拒的事情在這個時候成了她的保命符。

她直接給她父親說,如果她父親再來找她要銀子,那她就和他同歸於儘。

她父親一開始壓根不相信她會這麼狠,直到她打翻了燭油,燒掉了半個屋子。

整個張府的人才算是明白,她們沒法再像以前那樣欺壓她了。

她臨走前沒有把手上的這筆銀子給她母親。

因為她知道,她母親是個糊塗的性子。

她十分的容易被她父親哄騙,她父親要是知道她母親手裡有了銀子,一定會把她給騙走的。

但她給她幼弟留了一些銀子。

她幼弟今年已經八歲了,他是個聰明沉穩的人,和她父親完全不像。

她告訴她幼弟,在她不在國都的這段時間,他一定要好好讀書,要是想買什麼東西,就用她留給她的這些銀子。

她幼弟當時眼眶都紅了,卻十分認真的告訴自己,他一定會好好讀書給她撐腰。

她當時再也繃不住哭了出來。

她們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弟,沒有人比她們彼此更清楚對方這些年的辛酸和不容易了。

她幼弟也知道,這個時候的她們壓根就沒有和家族反抗的力量。

她們隻能蟄伏,然後等待時機,狠狠的打那些欺負過她們的那些人一巴掌。

或許是抱著報複張家的心思,張姑娘在路上的時候,其實也已經想好了要怎麼爭寵,怎麼生兒子了。

偏偏恒王的做法出乎她了意料。

他壓根都沒讓她們進府。

張姑娘和秋姑娘以及陳姑娘都不一樣,她們隻想著怎麼爭寵,怎麼在恒王府站穩腳跟。

張姑娘卻從恒王的處事中猜到了恒王的一點想法。

他不相信貴妃和德妃送來的人。

這個認知讓張姑娘心裡拔涼拔涼的。

她從來都沒有看過恒王、康王以及貴妃那些貴人們。

她隻見過德妃,還是臨走前見的。

也因此,她對於恒王的印象就是不得寵宮妃生的帶有異族血統的皇子。

這樣的人又怎麼敢得罪貴妃和德妃。

這也是她一開始覺得自己能夠得寵的原因。

可恒王的所為卻狠狠的打了她一巴掌。

他壓根就不買貴妃和德妃的帳。

甚至於他都不擔心自己這樣的行為會讓晉國君感到不悅。

畢竟她們這幾個姑娘還是晉國君讓人送到金城來的。

恒王真的如她們所為的那般不得寵嗎?

還有,他如果真的對貴妃和德妃有了防備的話,他會不會懷疑她們是貴妃和德妃的耳目。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她在金城的路其實很不好走。

就在陳姑娘和張姑娘各自想著心事的時候,秋姑娘開口了。

她這次叫另外這幾位姑娘過來,是想讓她們和她一起派人去恒王府跟恒王妃請安的。

她的理由也很簡單,雖然恒王把她們安置在了外麵,可她們到底是晉國君賜給恒王的人,自然要見一見恒王妃這個主母,給她敬茶的。

陳姑娘聽秋姑娘說完這話後,就轉頭看向張姑娘,似是在征求她的意見。

張姑娘卻低下了頭。

這個棒槌。

她在心裡暗暗地罵了秋姑娘一句。

自己要送上門去找死也就罷了,還要帶上她。

無論怎樣,恒王現在都已經表明了不想見到她們。

她們最好的選擇其實是按兵不動,看恒王府之後的態度行事。

她倒好,硬要跟恒王對著來。

她們要是敢派人去恒王妃那裡讓她不痛快,恒王絕對饒不了她們。

張姑娘就算再傻,也不可能跟著秋姑娘這麼一個蠢貨如此行事。

她十分乾脆利落的拒絕了秋姑娘的提議,並表示自己有些困了想要回去休息。

而陳姑娘原本就覺得張姑娘雖然不言不語,卻比秋姑娘要聰明。

她看到張姑娘出口告辭,便也開口說自己要離開。

直把秋姑娘氣的牙癢癢。

可她到底年輕,看到張姑娘和陳姑娘不肯附和自己,難免會懷疑自己的做法會不會有些不對。

偏偏貴妃派來的那個小太監,以往在貴妃宮裡做慣了冷板凳。

他十分想做出一番大事業,因此便極力地鼓吹秋姑娘派他去跟恒王妃請安。

秋姑娘再次被他說動了,她果真讓那小太監拿著自己的名帖去了恒王府。

那小太監走後沒多久,跟秋姑娘房間挨著的海姑娘關上了自己房裡的窗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