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福是個既忠心又圓滑的人。
這句話要怎麼說呢?
他忠心的那一麵體現在恒王身上。
恒王身邊的這些人, 若論起忠心,沒人能比得上八福。
這也是八福這麼多年來能穩占恒王身邊第一把交椅的原因。
哪怕恒王身邊能人輩出,可八福的地位卻是無人能動。
當然, 忠心隻是他的一方麵,要想在恒王身邊待的長久,光憑著一腔忠心可是遠遠不夠的。
恒王的身份和地位都是頂頂尊貴的,也因此, 他的身邊聚集了整個晉國甚至可以說整個天下最為聰明的人。
這些人不僅各有各的心思, 而且勢力盤縱錯雜。
八福要是沒有兩把刷子, 也震不住恒王身邊的這些人。
他處事的圓滑就體現在了這個方麵,有些時候,在不涉及到恒王的事情上,他是很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叫人覺得他這個人太過孤介的。不然的話,那些人看他不好說話,隻怕會合起夥來弄他。
但他對下的圓滑,隻在不涉及到恒王的事情上。
任何事情, 但凡涉及到恒王,在他這裡就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而恒王最在意的人又是王妃,王妃那裡的事情, 就算再小, 他也要把它當成一件頂重要的事情來做。
那些太監們想換掉那個太監倒沒什麼,可王妃一向是個憐貧惜弱的人, 她要是看到那個小太監被換了, 到時候問起他,他要怎麼回答?
八福可不敢為了這些太監們糊弄王妃。
在恒王身邊待了這麼久,他比誰都知道王爺對王妃的看重。
他要是敢糊弄王妃, 他們王爺絕不會輕饒了他。
八福怎麼都不肯鬆口答應那些太監們。
而那些太監們見恒王怎麼都不肯鬆口,隻好失望的離開了這裡。
其實王元元讓宮人們排這個戲,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忙碌了一些,繁雜了一些。
因為那個時候,她們還沒有把排戲的這些流程梳理出來。
比如說誰負責管理場地,誰負責和那些演戲的人對接。
以上這些東西都沒有。
但到了後來,她們漸漸梳理出了每個人將要負責的具體事務後,一切都步入了正軌。
王元元她們也不用太操心這些事情了,像一般的事情,那些宮人們自己都能處理。
王元元她們隻要看一下他們臨上場前的彩排,給些自己的意見就行了。
恒王隻看了幾次他們弄的這個戲,就沒去看了。
他慣來對這些情情愛愛的事情不太感興趣。
但他見自家王妃玩的挺開心的,倒也挺為她開心。
他吩咐八福要管好這些宮人,說寧願多賞他們些銀子,也不能讓他們因為看戲或者演戲耽誤了差事。
八福也是知道自己手下這些宮人們的慣性的,他也明白自家王妃想排戲玩不過是為著個高興二字。
若是那些宮人們因此輕狂了起來,就不好了。
也因此,八福很重視對這些宮人們的教導。
他隔三差五都要把這些宮人們的管事太監叫過來,給他們緊一緊皮。
這些管事太監們回去之後也會給各自的手下緊一緊皮。
也因此,縱使多了個這樣的差事,這些太監們倒也沒敢鬨出什麼事情。
王元元不知道恒王為了她,在私下付出的心血。
她隻覺得這些太監們可比前世的那啥可好多了。
前世的那啥可比誰都輕狂。
草原上的消息傳到國都的時候,已是快到了八月底。
國都那邊會每隔一段時間派人送些東西來草原這邊。
這些內務府的太監們來到草原後看到了這麼個新奇的東西,自然暗暗記了下來。
等回去後,他們就把草原這裡的見聞告訴了各自的管事太監。
這些管事太監們為了討好宮裡的娘娘們,又在進宮請安時將恒王妃在草原那邊排戲看的事情告訴了各宮的主位娘娘們。
這些宮妃們平日裡除了爭寵之外,也沒什麼旁的事情做。
深宮的生活又十分的寂寞。
她們平日裡消解寂寞的方式也就那麼幾種,無非就是養狗養貓和聽戲。
也因此這些宮妃們都是資深戲迷。
眼下,聽到這些管事太監們說起恒王妃那裡排了一個新奇的戲,這些宮妃們的好奇心果然被吊起來了。
她們在彆的事情上不團結,但在聽戲這件事情上麵可是空前的團結。
像那得寵的小嬪妃就在晉國君麵前撒嬌,說是想看新戲。
如那些不得寵的小嬪妃也有自己的法子。
她們跑到了皇後麵前撒嬌。
皇後現在年紀大了,看這些年輕的小嬪妃自然跟她自己年輕時不一樣了。
她自己年輕時看到比自己更為年輕美貌的小嬪妃,心裡還會有幾分不自在。
可現下,她都是當主母的人了,又哪裡還會把這些小嬪妃放在眼裡呢。
在她看來,這些小嬪妃們就算又生了兒子,又能怎麼樣呢。
除非晉國君前麵的那些兒子都死光了,否則的話,再怎麼輪,也不會輪到她們的孩子。
既沒了威脅,她自然樂得表現出對這些小嬪妃們的寬容,以獲取賢名。
不過是一出戲罷了,況且皇後也很想看一看新戲,她跟晉國君商量過後,就讓內務府的人去找王元元她們要劇本了。
這一來一回差不多快有一個月了,王元元的這部戲也依舊都排完了。
聽到八福過來跟自己說,皇後和宮裡的娘娘們對這個新戲很感興趣,想要把戲本帶回去讓國都的宮人們在宮裡演一場這個戲後,王元元不由得瑟縮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