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強撐著走到馬車邊上時,就有些支撐不住了。
王二老爺的小廝連忙上前扶著他上了馬車。
等到坐到馬車上之後,王二老爺才長長的吐了口氣。
他開始閉目養神。
等到回到王府後,他也沒回後院休息,而是徑直去了前院。
“這封信要親手交給王爺。”王二老爺將信封密封好後,遞給了暗探。
那暗探連忙應了,在風雪的陪伴下,快馬加鞭去了金城。
恒王是在除夕過後接連收到了王二老爺和晉國君的密信的。
王二老爺的密信比晉國君要早上兩天。
王二老爺的信裡其實沒有太多的消息。
他隻是說了楚國發生內亂的事情,但這都不是他要說的重點。
王二老爺寄送此信的目的,是提醒恒王要做好戰鬥的準備,並且他還希望恒王能注意到柔朗一族的動向。
恒王收到王二老爺的來信時原本正和王元元一道站在廊下看孩子們在院子裡嬉戲玩耍。
之前連著十幾天都沒有出太陽,孩子們被王元元按在房裡待了十幾日沒有出去,都憋壞了。
今兒個好不容易出了個大太陽,孩子們怎麼都不願意再待在房間裡了。
她們從吃早餐的時候,就跟王元元商量待會兒要出去玩。
王元元看今兒個確實不冷,就也放他們出去玩了。
恒王今兒個也不想再處理公事了,就給自己放了個假。
結果他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就遇到了這麼個事。
恒王看完信後,麵色凝重的起身走到書架前。
書架的第一層放著各地的邸報。
恒王伸手從最左側拿出一份來自楚國的邸報,翻看起了裡麵的內容。
果然。
他盯著裡麵的一行不起眼的小字,暗自後悔自己當時沒怎麼在意這條信息。
這上麵寫著楚太子,不對,或許再過一段時間,他就要稱呼他為楚國君了。
但無論如何,現在還要叫他楚太子。
楚太子於十一月初的時候借口太子妃身體有恙,跟楚國君求情讓太子妃的父親看望一下女兒。
楚太子妃的父親可是楚國的三朝元老,他在任上做的好好的,為什麼無緣無故要回京。
看來,對於這次篡位,楚太子其實已經謀劃了許久。
還有就是,嶽父說要他注意柔朗一族的動向,難道楚太子想要在這個時候在晉國內部挑起戰亂?
雖然站在兩國實力的角度看,晉楚兩國如果真的打起來的話,最終會落得兩敗俱傷的局麵。
晉楚兩國暫時都不想讓彆國漁翁得利,所以兩國的國君隻是小打小鬨的試探對方,倒還沒真的打起來。
但那是建立在楚國君地位穩固的基礎之上的。
楚國現在的情況是楚太子上位不正,他登基後必定會麵臨朝臣和楚國百姓的質疑。
而為了讓自己的位置能做的穩固一些,為了讓楚國的朝臣和百姓們無暇去質疑他,他很有可能會選擇發動一場戰爭。
其實恒王的想法和晉國君的想法是不謀而合的。
晉國君在看到楚太子篡位的折子後,就斷定楚太子登基後一定會選擇用對外發動戰爭這個方式來轉移楚國國內朝臣和百姓的視線。
但晉國君和恒王想法的不一樣在於,晉國君覺得楚太子登基後會向晉國宣戰,因為楚國人一直想要攻打晉國。
而恒王則覺得楚太子登基後很有可能會向齊國宣戰。因為楚太子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讓皇位做的更穩一點。楚國如果跟晉國宣戰的話,楚國不一定能贏,而楚國若是輸了的話,楚太子這個國君的位置就坐的更不穩了。
但楚太子如果向齊國宣戰的話,楚國很有可能會贏,楚國贏了之後,楚太子就能用齊國的賠款去安撫楚國的貴族世家們,這樣一來,他的位置就能坐的更穩了。
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楚國向齊國宣戰的話,齊國一定會向晉國求救的,晉國如果選擇不幫齊國的話,那麼齊晉兩國的關係一定會受到影響,楚太子就能做到楚國君之前一直沒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分化晉國和齊國的關係。
想到這裡,恒王就轉身繞過屏風走到了內室。
無論楚國是選擇向齊國宣戰,還是選擇向晉國宣戰,他們晉國都不能選擇獨善其身。
如果楚國向晉國宣戰的話,他們肯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守住邊境線。
而如果楚國向齊國宣戰的話,他們晉國也一定要出兵幫助齊國,因為齊晉兩國現在還需要聯合在一起對抗楚國。
但楚國的目的是打一場勝仗,所以他們一定會想辦法阻撓晉國的援兵及時趕到齊國。
恒王站在了地圖前,仔細的觀察著楚國和齊國的交界處,思考楚國可能會從哪裡發兵攻打齊國,以及如果齊國真的陷入危險中的話,他們要從哪裡增兵支援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