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王回到軍營後並沒有立刻就做什麼大動作的事情。
因為楚太子現在還沒有正式登基。
他掐著時間算了算覺得楚太子就算再怎麼快,也得等到四月份才出兵齊國了。
也因此,他現在的主要精力仍舊是在訓練士兵上,隻不過,他特意把一些將士叫到了帳篷裡,帶著他們一點點的看地圖上晉國到齊國的地形圖。
一些敏銳的將士自是猜到或許不久後,他們這些人就要上戰場了。
他們既主動來投軍,為的就是建功立業。
如今既有了指望,他們哪裡能不興奮,平日裡訓練起來也更加的賣力。
他們的賣力也帶動了其他的人。
整個軍營的人每日裡訓練的熱火朝天的。
恒王見他們自己知道努力,也不像剛回來那會兒那樣抓著他們練習了。
他之前跟他的外祖父也就是柔方一族的首領說過柔朗一族恐有異動的事情。
柔方一族的人盯了他們好些日子,總算讓他們逮到了柔朗一族的破綻。
柔朗一族的牧民們原本都是在草原的西北方向放牧的,那裡是柔朗一族的領地。
可最近柔方一族的人卻發現柔朗一族的牧民時常會越過兩族領地的邊界線,進入柔方一族的領地放牧。
他們被柔方一族的人抓住後,或者說自己迷路了,或者說自己一個沒注意,牛羊們就越過界了。
柔方一族的人才不信他們那些鬼話。
他們草原上的人要是連方向都分不清了,還怎麼在草原上生活。
更何況,那些牧民越界的地方還很靠近恒王的軍營。
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可想而知。
柔方一族的人處理這些牧民的手段十分的簡單粗暴,他按照兩族之間以往定下的規矩,沒收了這些牧民們一半的牛羊。
兩族之間雖然有這樣約定俗成的規矩,可兩族若是真的沒收了對方牧民的牛羊,一定會派人去對方的領地交涉的。
但柔朗一族卻一直沒有派人過來。
這下柔方一族的人就更加確定那些人壓根就不是什麼牧民了。
那些人的真實身份應當是柔朗一族的勇士,他們假扮成牧民的模樣就是為了打探恒王這邊的訓練情況,摸清恒王的底細。
恒王得知了這些消息後,問他外祖父:“這些人從什麼時候開始越界的?”
柔方一族的首領聞言不假思索的道:“約莫三四個月之前,就有牧民越界了,不過一開始他們的動作也不頻繁,我們的人也以為是意外,就沒往那方麵想。”直到後來牧民越界的次數變多,負責邊界處的守衛才起了警惕之心。
三四個月之前嗎?
恒王聞言沉思了起來。
柔朗一族的人雖然也有狼子野心,但他們單個勇士的實力雖強,卻吃虧在人數少。
所以在沒有楚國暗中支持之前,柔朗一族的人是萬不敢在私下做什麼小動作的。
他們也絕不會無緣無故的打聽他這裡的消息。
一定是楚國人指使的。
那楚國人指使他們打探軍營消息的用意是什麼呢?
如果在不知道楚太子篡位之前,恒王一定會覺得楚國人想要摸清他們的底細是為了更好的訓練楚國的騎兵。
但在知道楚太子篡位之後,恒王就不這麼想了。
送走柔方一族的首領後,恒王又拿起晉國,齊國和楚國的地圖看了起來。
看著看著恒王就皺起了眉頭。
他發現在草原和高原的交界處,有一條小道。
那條小道在地圖上不是很顯眼,又因為高原的另一側是異族人,他們也不是很重視那條小道,也從未派人去探索過那條小道。
恒王卻是知道那條小道的。
他年少時十分的喜歡冒險,聽說越過那條小道就能看到異族人的領地後,他曾經偷偷的帶親衛走過那條小道。
那條小道極為險峻,如果不是功夫非常好的人壓根就沒法走完全程。
又因為小道的入口和出口都很窄,所以無論他們這一方的人還是異族的人都很難運送士兵到對方的領土。
因為那裡的地形可以讓防守一方的人,輕易的將來犯的人堵在小道裡。
正是這天險使得高原那側的人沒法過來,他們兩邊才能保持那麼多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