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擔心孫子會被彆人當做眼中釘和絆腳石。
柔妃越想越是著急。
她不由得用求助的目光看向皇後。
皇後的心裡其實也有些不舒服。
她再是大度,也不樂意看到自己孫子的光芒被彆人蓋了過去。
可冷靜過來之後,皇後就開始思考起了晉國君的用意。
平白無故的,國君為什麼要把阿其接到宮裡來住?
阿其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幼子,他就算是把阿其接到身邊,又有什麼意義呢?
難道是為了安撫恒王夫婦?
想到這裡,皇後恍然大悟。
恒王現在正在前線打仗,偏偏楚國人接一連三的在背後做小動作。
頭一回他們讓恒王妃受到了驚訝,這一回更是差點把阿其和阿圓帶出了晉國君。
恒王知道兒子們險些遇險的消息後,心裡肯定會不自在。
而他現在又是在打仗的關鍵時期。
所以國君才會給恒王府如此榮寵,其意就是安撫恒王。
想通這些事情之後,皇後心裡的那絲醋意立馬消失不見了。
她看到柔妃麵色緊張的看著自己,就像往常一樣衝著她安撫的笑了笑。
晉國君也看到柔妃的神色了,他自然也能想明白柔妃是為了什麼緊張。
不過是擔心彆人看阿其得了他的寵,從而陷害阿其罷了。
想到這裡,晉國君就在心裡深深的歎息。
皇後和貴妃她們為了自家的榮寵,恨不得他能把她們的孫子整日帶在身邊。
可柔妃和恒王他們卻從來都不把孩子當成爭寵的工具。
他想要把阿其帶在身邊,肯定是有他的用意的。
太子和純王他們的鬥爭越發的白熱化,他想讓他們之間降降溫。
他希望他們至少不要在眼前這個時候內鬥。
但他除了是國君之外,也還是一個祖父。
所以他自也會護的阿其周全。
王元元沒想到晉國君竟然會想把阿其接到宮裡來住。
她自是不願意讓阿其住在宮裡的,可是晉國君的命令又不能隨便違抗。
王元元不免有些為難。
太子妃見狀就安慰她道:“你放心,我會幫著照顧阿其的。”
王元元想了想,覺得太子和純王他們互相之間鬥的還是很厲害的。
隻要他們還在鬥,那阿其在宮裡就沒有事。
因此,她欣然接受了太子妃的好意。
前朝那邊聽說晉國君把阿其留在了後宮裡,自是反應各一。
晉國君雖然沒有明著告訴朝臣們這兩日發生了什麼事情。
可這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
有些手眼通天的朝臣們很快就知道了阿其和阿圓自己從楚國死士那裡逃出來的事情。
但他們卻都不認為晉國君把恒王家的公子帶在身邊是因為他看中恒王。
他們都覺得晉國君此舉半是為了安撫恒王半是為了警告太子和純王他們讓他們不要在這個時候生事。
太子和純王以及康王知道阿其被帶到晉國君身邊的消息後,果然老實了下來。
他們各自麾下的禦史們這段時間也沒有再去攻擊對方了。晉國君雖然說要把阿其接到宮裡來,但他並沒有讓阿其立刻就進宮,而是讓阿其在家裡待上幾日再進宮。
既是要進宮,那麼一些該準備的東西還是要準備的。
雖說宮裡什麼都不缺,但一些阿其慣用的東西也還是要給他帶上的。
王元元和雲老夫人這兩日一直在為阿其準備要帶進宮裡的東西。
除此之外,她們也沒有再做旁的事情了,頂多就是讓大郡主她們帶著阿其出去玩一玩。
王元元的說法是一旦進了宮,就不能像在宮外這樣玩的那麼儘興了。
阿其在家裡待了兩日後,就隨著宮裡派來接他的宮人一道進了皇宮。
他離開王府之後,旁人還覺得沒什麼,但阿圓卻頗為失落。
大郡主年歲越大就越來越喜歡跟同齡人在一起玩。
她現在和阿圓根本就玩不到一起去。
至於小蘋果,她更喜歡和阿金一起玩。
一來是因為阿金一直以來都自詡是姐姐的小跟屁蟲,什麼事情都向著小蘋果。
一來則是因為阿其和阿圓總是待在一起,在阿金沒有出生之前,小蘋果不免會落單。
在阿金剛出生的那段時間,小蘋果還為著這個吃醋過。
有好長一段時間,她甚至都不能看到王元元抱阿金。
隻要王元元一抱阿金,她就會抱著王元元的大腿哭個不停。
直到阿金會說話了,知道黏著她了。
小蘋果才算是沒有再排斥阿金。
幾個孩子雖然是親兄弟姐妹,但是他們各自有各自玩的比較好的人。
阿圓落單了之後,不免有些鬱悶。
王元元聽伺候阿圓的小太監回來說,他這段時間都沒心情追著吉祥跑了。
王元元能理解阿圓的心情。
她以前上小學的時候,有個比她大兩歲的玩伴。
那個姐姐為人很好,經常帶著她出去玩,她們之間的關係也很好。
結果她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家裡搬家。
她也被安排到了其他的地方上學,和那個鄰居姐姐也失去了聯係。
她那會兒是第一次體會到想念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王元元很心疼阿圓,又沒辦法把阿其從宮裡接回來。
她就隻好自己帶著阿圓玩。
但事實證明,孩子們長大後就想探索自己的世界是一條鐵律。
她不過陪了阿圓一天,阿圓就不樂意她跟著他了。
王元元知道他更喜歡出去玩,而不是和她一起要麼待在房間裡,要麼慢吞吞的在園子裡散步。
她又讓人把雲清如的兒子給接過來陪他玩。
想著兩個小孩子年歲差不多,應該也能玩到一塊去。
結果阿圓跟他玩了一天後,又開始念叨起阿其了。
“誰都沒有哥哥好。”阿圓光著身子,失落的坐在榻上。
他的奶娘剛剛給他洗完澡,正在幫他穿衣服。
王元元看到他這麼一副模樣,自是有些哭笑不得。
康王妃過來串門的時候,她就在閒談間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康王妃。
康王妃許是覺得有意思,回去之後又告訴了康王。
而康王為了討好晉國君,就在第一日進宮時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晉國君。
晉國君知道後不免感慨了起來。
他的兒子們為了國君的位置鬥成一團,他看到之後,心裡不免有些不舒服。
也因此,在聽到阿圓對阿其如此兄弟情深的時候,晉國君才覺得越發的動容。
這些孩子們隻有在小的時候才能有如此真摯的感情了,等到長大之後,各有各的打算了,彼此之間估摸著就會生分起來了。
晉國君就讓陳英把阿圓也接到了宮裡,不過阿圓並沒有住在皇後的寧和宮,他住在了柔妃的仁和宮。
雖然沒有和哥哥住在一個地方,但是能夠每日見到哥哥,阿圓已經很滿足了。
他十分歡快的跟著前來接他的宮人一道去了皇宮,臨走前還衝著王元元高興的擺了擺手。
倒讓王元元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但眼看著孩子們高興,她的心裡也很是滿足。
阿圓進宮之後,就開始了每日裡找哥哥的生活。
他每天早上起床吃完飯後,就鬨著要去找哥哥。
這要換做彆的宮妃,肯定會說皇後娘娘現在也在忙,我們要等皇後娘娘吃完飯後在過去之類的話去哄阿圓。
偏偏柔妃是個十分寵愛孫子的人,且她也不像國都裡的人那麼客套。
阿圓說要去找哥哥,她就果真帶著阿圓一道去了寧和宮。
皇後是早就知道柔妃的脾氣了,且她對柔妃一向寬容。
所以每次柔妃帶著阿圓過來,皇後不僅沒說什麼,還會讓她們和自己一道用早膳。
柔妃自然不會在皇後這裡用早膳,她覺得皇後用膳規矩太大,有些不自在。
皇後也不勉強柔妃,隻讓人把她和阿圓領到側殿等著他們。
阿圓在皇宮裡待了幾日之後,發現了一件讓他覺得很有危機感的事情。
他發現自家哥哥的身邊竟然跟了個跟屁蟲。
那個跟屁蟲就是太子妃的小兒子,今年剛剛兩歲的阿磨。
阿磨雖然是太子妃的小兒子,但他上麵有一個很受關注的哥哥,所以他在東宮並沒有那麼受重視。
太子和太子妃都更關注自己的長子。
阿磨上麵的兄弟姐妹有的跟他年齡相差比較大,有的雖然年齡相差不大,但也是個混世魔王般的人物,不太樂意跟阿磨玩。
阿磨要麼跟小太監們一起玩,要麼跟太子妃的娘家侄子們一起玩。
可這些人的身份都不如阿磨,在他麵前自然也有些拘束。
如今,宮裡好不容易來了一個不認識的哥哥,他不僅不怕他,還願意耐著性子陪他玩。
阿磨立刻被阿其給征服了。
他每日裡都要到皇後這裡找阿其玩。
阿磨在皇孫裡算是比較調皮的孩子了。
但他再怎麼皮也皮不過阿圓。
阿其連阿圓都能應付,更不用說阿磨了。
並且不止阿圓會想阿其,阿其來到皇宮之後,也很想念一直陪著他的阿圓。
隻是他到底沒有阿圓那麼開朗,什麼都願意跟人說。
所以彆人都不知道阿其也很想念阿圓。
阿其想念阿圓卻又見不到阿圓,便把對阿圓的滿腔思念移到了阿磨身上。
這堂兄弟一人相處的倒也其樂融融。
皇後和太子妃對孩子們之間的親近樂見其成。
她們覺得阿磨要是能和阿其搞好關係倒也不錯。
畢竟這麼長時間觀察下來,阿其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孩子。
他安靜、聰明,對人又有耐心,絕對是每個上了年紀的婦人都喜歡的孩子的類型。
在阿圓沒有進宮的這段時間,阿其和阿磨每日裡都在一起玩,兩人之間的感情倒也越發的好了。
皇後,太子妃和阿磨高興了,但是阿圓卻有些不高興了。
雖然他們有很多的兄弟姐妹,可一直以來阿其都隻跟阿圓最好。
如今拉了個跟他搶哥哥的阿磨,並且他哥哥竟然對阿磨也很好。
阿圓自然不甘心哥哥就這麼被搶走(他自以為的)。
他開始了自己的搶哥哥計劃。